⊙ 冯现冬[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250103]
世间最美的相思与哀愁
——李清照《醉花阴》审美价值透视
⊙ 冯现冬[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250103]
这首《醉花阴》,一向被推为李清照以写愁见长的前期词的代表作,情感表达的含蓄宛折、细腻深沉的阴柔美是此词的风格特色。“人比黄花瘦”堪称全词的点睛之笔,贯穿全篇的愁思,到这里用一个“瘦”字使它得到了最集中、最强烈、最生动、最形象的表现,万般言语、千情百思都集中透入这一“瘦”字,形象鲜明含蓄,耐人寻味;情不说破,而情愈深,可谓幽情凄清,声情双绝。
李清照 《醉花阴》 情感 声情双绝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这首《醉花阴》作于公元1104年的重阳节。据《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八记载,1103年9月,朝廷曾两次下诏要求宗室不得与元党子孙通婚,禁止党人子弟居住京城。李清照作为元党人李格非之女不得不与结婚才三年的丈夫分别,暂时住回原籍山东章丘明水。在漫长的独居生活中,李清照饱尝了伉俪分离的痛苦,于第二年(1104)重阳节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醉花阴》。词人将真挚缠绵的相思之情和饱含生命情感的审美意象有机统一,字
后藏情,弦外有音,情凄婉而意含蓄,在虚实相生的形象中蕴含着无穷之味和不尽之意。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一开篇即令人耳目一新。词人不说自己愁、自己憔悴,却说薄雾浓云为昼长而发愁、瑞脑在铜香炉内慢慢消损化为灰烬,表面写物愁、物消损,实则写人愁、人憔悴损。人与物在此通感,相融共生。词人看到室外稀薄的雾气和浓厚的云层阴沉迷茫,心情自然压抑沉闷,所谓“瞻万物而思纷”,词人原本内心蕴蓄着相思难遣之情,便使得目光所及的外物也浸染上了浓重的情绪色彩。瑞脑,即龙脑,香料。金兽,兽形的铜香炉。词人看着铜香炉内的瑞脑香料慢慢烧尽,而自己的愁思却恰似袅袅青烟,不绝如缕,仍未消融。北宋词人秦观在《减字木兰花》中写道:“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寂寞相思的愁肠就像香炉中曲曲盘桓的篆香一样,正是一寸相思一寸灰。此句移情入景,以环境烘托渲染闺阁孤愁和对丈夫的相思之情。
漫长的愁绪就像那金兽炉上燃烧的瑞脑香,烟雾袅袅,终日萦绕在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公心头。是什么让她如此之愁?“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既点明了时令,也暗示了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古时候,重阳节这天,人们有赏菊、饮菊花酒、登高、插茱萸的习俗,而自己依然是一个人“玉枕纱橱”半夜犹醒,词人怎能不格外伤情呢!孤居寂寞之意,从夜卧纱帐、深夜觉凉中透露出来,措辞十分深婉含蓄。一个“凉”字,不仅真实反映了九月天气变凉的季节特点,更重要的是它真实地表达了词人孤枕难眠的悲凉。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凉,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东篱”指菊圃,即种植菊花之处。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的是他悠然自得的心境。而李清照却是独自把酒东篱,借酒浇愁而已。在房内闷了一整天,黄昏时分,词人只好强打精神,遵循佳节风俗,邀菊花共饮。如同李白《月下独酌》中的邀月共饮:“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处似乎可以看到词人忘情豪饮与醉酒中把玩菊花之情状,故而弄得菊花的幽香沾满衣袖。《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中有“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之句,说思妇折下芳香的花朵想要送给思念的人,可这人在远方,路途遥远,思妇无法将这份情送到。面对这扑人怀袖的菊花清香,词人亦是无法与丈夫分享,更无法将相思情怀传送给丈夫,此情何以堪?这更显示出她一人独斟独饮的孤单,勾起更深的寂寞情怀。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最后三句可谓神来之笔,宛若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下子推到我们眼前,这是词人积聚于心的情感的总爆发。江淹《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认为人世间最苦是离别。“莫道不销魂”,用双重否定来表达强烈的肯定之意,面对此情此景、心中无望的相思哀愁直令魂也销。只有瑟瑟西风恰似解人意,悄悄地卷起门帘,宛若离人归来。然而,在一次次失望的煎熬中,词人的愁情却更加浓郁。词人抬眼间,蓦然瞥见帘外黄昏时对饮的菊花,花瓣细长而纤弱,在萧瑟的西风中摇曳飘零,反观自身,觉得自己比那菊花更消瘦、憔悴,真是人不如菊!菊花,是清丽俊秀的,又是高雅端庄的。以菊花自喻,更清楚地表现出词人对丈夫思念的深切、爱情的真挚,以及词人的高标逸韵。此句以帘外之黄花与帘内之思妇相比拟映衬,境况相类,形神相似,不仅把人的神态展现了出来,而且也揭示了人的情操,创意极美。更有甚者,因花瘦而言及己瘦,以宾陪主,同命相恤,物我交融,以人瘦胜于黄花,极含蓄地表达了凝重的离思,与词旨相合无间,给人以余韵绵绵之感。贯穿全篇的愁思,到这里用一个“瘦”字使它得到了最集中、最强烈、最生动、最形象的表现。万般言语,千情百思都集中透入这一“瘦”字,形象鲜明含蓄,耐人寻味。情不说破,而情愈深,可谓幽情凄清,声情双绝。
作者:冯现冬,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师,教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文学教育,文学解读学。
编辑:赵斌E-mail:948746558@qq.com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文学解读与唤醒教育研究”(J14WD12)阶段性研究成果;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体验式文学教育研究”(ZC1503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