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现冬[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250103]
沉郁凄绝的哀叹与挽留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赏析
⊙ 冯现冬[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250103]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看似写常见的离愁别苦,但细细体会,词人情感沉郁顿挫、欲说还休;表现手法婉转回环,曲折幽深而情味弥足。原来,其中藏着难以言说的隐痛——赵明诚已纳妾的事实,这对一向自视甚高的女词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却无法明言,只好创作了这首含蓄蕴藉、抒发幽怨的作品,以寄托词人对曾经恩爱生活的追忆和对丈夫弃己而去的黯然挽留,读来给人一种“雨洗梨花,泪痕犹在;风吹柳絮,愁思成团”之感,堪称妙绝。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 离怀别苦 隐痛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1084—1155),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当时一位很有名气的学者型官员,深受苏轼赏识,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亦善文章。李清照天资聪颖,颇识音律。丈夫赵明诚乃当朝宰相赵挺之季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两人结婚后,志同道合,情笃爱深,常常诗词唱和。屏居青州期间,更是朝夕相伴,猜书斗茶,在归来堂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然而,品读李清照的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总给人一种“雨洗梨花,泪痕犹在;风吹柳絮,愁思成团”之感,其中语意低回幽咽,情感沉郁莫测,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悲愁和别样的凄苦,但绝非仅仅表露了夫妻间的离愁别绪,而分明深藏着一种难言的隐痛。据考证,这首词写于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屏居生活结束,赵明诚重返仕途之际。次年3月4日,赵明诚便只身赴莱州任太守,李清照独自留守青州。赵明诚出外任职为何不带家眷?据专家分析,赵明诚此时已有外室,二人在感情上已不像屏居青州时那样谐和。面对即将赴任的丈夫,清照悲苦难言,欲说还休,离恨别愁难以尽诉,只好把沉痛的哀伤与绝望的挽留付诸笔端。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金猊,狻猊形的铜香炉。狻猊,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故其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因金狻猊极为气派,故常常用作宫中器具。中国古人十分讲究浪漫与情调,唐以后时兴在闺房熏香,终日微火不断,以延意趣。“金猊”的出场显示了词中女子的身份和闺房的豪华,但她却任由金猊中的香火熄灭、冷却,无心去添香续香,闺房的冷清与居住其中的女子的心灰意懒,于此初现。“被翻红浪”,绣着华贵图案的红色锦衾被她的辗转翻身而弄皱,掀起了红浪,暗示词人一夜未眠。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华美的梳妆镜匣被闲置一旁,落满灰尘,说明主人已经很久没有梳妆打扮了。此刻,太阳冉冉升起,阳光照进了屋里,寂寞地照射在没有挽起帘幕的空空的帘钩上。词人对身边事物的细腻描写与感受,恰是反映了她心思的细腻敏锐,衬托其深曲的心事与丝丝连连的情绪轨迹。一个“任”字,表明她听凭时光流逝,对装扮乃至万事不再关心的情态。这里任宝奁闲掩,却清楚地昭示了“悦己者”的离去。因此,这种离别,不同于两情缱绻时的相思离别,不同于“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甜蜜烦忧,这是一个人的悲哀。赵明诚无论处于主动还是被动纳妾,对一向自视甚高的女词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上片开头五句只写一个“慵”字。香冷而不再去换新香点燃,一慵也;被也不叠,任凭胡乱摊堆床上,二慵也;起床后连头也不愿梳,何谈化妆,三慵也;梳妆匣上落满灰尘,懒得擦,懒得动,四慵也;日上帘钩,人才起床,五慵也。词人为何如此慵懒而没心情?原来是“生怕离怀别苦”。“生怕”一词,表明词人对离别后的相思与痛苦不堪忍受之情。“生”字则透露出了一种惊心,这种怕不是一般的怕,而是让人触目惊心的怕。一句“多少事,欲说还休”,本来有许许多多的心事想要倾诉,但却无从谈起。词人辗转反侧、情绪一波三折,想说又不能说,“怕伤郎,又还休道”。若是告诉丈夫,只是徒增他的烦恼而已,宁可把伤感苦痛深埋心底。“新来瘦”点出自己身体消瘦,但为何而瘦却不正面回答,而是用“非干”“不是”来反衬,表明既不关因酒而病,又非对秋景伤感所致,其中暗含之义正是离怀别苦所引发的复杂心绪,隐含着李清照的深深幽怨。这首词虽然是写常见的离愁别苦,但表现手法婉转回环,曲折幽深而
情味弥足,堪称妙绝。
下片设想别后的情景。“休休”,以叠字加重语气。休,即算了,表达了词人一种失望、沮丧和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可看出其任性刚毅的个性。“休休”远接上阕的“欲说还休”,至此,却依然是不能休。人终究是离去了,但是守候的人却无法从别离的情境中走出,伤痛而执着。《阳关曲》为唐宋时的送别曲,纵使千万遍《阳关》也难留,更增添了一份伤感,意中人行意的坚决反衬出闺中人的眷恋与愁苦。“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武陵人”,用刘义庆《幽明录》桃源寻艳的故事:汉代刘晨、阮肇入天台山,跟住在桃林中的仙女相爱,乐而忘返,等他们回家时妻子已去世,却见到他们的七世孙。词中“武陵人”喻指赵明诚离家而去。另一个是“秦楼”,相传春秋时有个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一夕吹箫引凤,夫妇乘凤而去。“秦楼”是仙人萧史与秦穆公的女儿弄玉飞升以前所住的地方,这里喻指李清照自己的住所。丈夫已经远去,独留自己空守着昔日共住的妆楼。“锁”有“笼罩”“隔绝”之意。烟雾隔断了她望夫的视线,丈夫的归期从此渺茫。《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个词牌,也是因此典故而得名,寄托了李清照对曾经恩爱生活的追忆和对丈夫弃己而去的黯然挽留。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此三句近乎痴话。流水本是无情物,怎能“念”呢?但正因如此,才突显词人的孤独与痴情。一是写出终日在楼前凝眸远眺,或盼信或望归;二是楼前的流水可以映出她凝眸的神情,也只有流水方可证明、体验她的痴情,抒情何其深婉,入木三分。“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用顶真格将词意再度深化,语意幽咽沉痛。“一段新愁”的“新愁”含义非常深刻,它说明这不是简单的夫妻别离之愁,这种“新愁”是过去没有体验过的,是深藏在离别之愁背后的被弃之愁。
以往的观点,常常把这首词归为抒写夫妻间离愁别绪的作品,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悉信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佳话。本文从另一角度来解析:我们并不否定李清照与赵明诚确实有过幸福美满的婚姻,但是,他们毕竟生活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赵明诚在外另有新欢是件寻常的事,何况李清照又无子嗣;由于李清照有很强烈的主体意识,在感情上无法像一般封建社会妇女一样接受这一点,故而李清照凭借自己的才华,创作了这首含蓄蕴藉、抒发幽怨的《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冯现冬,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师,教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文学教育,文学解读学。
编辑:赵斌E-mail:948746558@qq.com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文学解读与唤醒教育研究”(J14WD12)阶段性研究成果;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体验式文学教育研究”(ZC1503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