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源
1697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率领250多人,到西欧做了一次长期的考察旅行。考察期间,他使用化名,先在东印度公司荷兰船厂做船舶木匠,又在英国皇家造船厂工作。
他虚心好学,干活很卖力气,经常向人请教造船的知识。后来到普鲁士学习枪炮制造技术,他参观了工厂、学校、博物馆。彼得一世的这次微服出访,使他学到了很多东西。
1698年,彼得一世回到俄国,开始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他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促进了俄国冶金、造船和纺织工业的发展;修筑道路、开凿运河,修建了新的首都圣彼得堡;改革军制,建立了强大正规的陆海军;改革政体,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开办学校,选派了大批优秀青年出国留学。他的改革,促进了俄国生产力的发展,使俄国在走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从彼得一世在荷兰做木匠的时候向前算起,76年前(1621年)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即位。朱由校在位期间,宦官专权达到了极致,他最信任的太监魏忠贤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身为皇帝的朱由校荒于朝政,在宫中做着他最喜欢的事情——木匠。据说朱由校在建造房屋、木工和油漆工艺方面水平很高,巧匠不能及。每次朱由校玩兴正酣的时候,魏忠贤就会从旁提报紧急公文,最后就会得到朱由校的一句话“你们看着办吧,我正忙着”。
由于痴迷木工、贻误朝政,天启年间成为明朝最黑暗的时期,最后把一个危机四伏、内外交困、矛盾尖锐的“烂摊子”丢给了崇祯皇帝。崇祯虽然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但终无回天之力,被李自成起义军攻陷京城,历经276年的大明王朝灭亡。
且看以下对比:彼得一世(后被称为彼得大帝和俄国之父)10岁被立为沙皇,但一直没有亲政,17岁开始执掌政权,25岁率团出国学习考察,26岁在俄国发动改革,53岁去世,在位期间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使俄国一跃而成欧洲强国,为进一步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朱由校16岁即位并“亲政”,实际上国家大权一直操纵在魏忠贤手里,22岁去世,在位仅6年,却弄得明朝江山元气大伤、风雨飘摇、后患无穷,为明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彼得当木匠,是为了学习科技、改革图强;朱由校当木匠,是为了放纵玩乐、不理朝政。目的不同、志向各异,最后的结局也就完全相反了。
朱由校实亡国未必是当木匠的错,过人的才能没有放到正确的位置是他生在帝王家的悲哀;彼得大帝的辉煌也不能仅归因于志向远大,还有时势造英雄的成分,故事就是故事,读读无需当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