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域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安710000)
从政府购险看政府应对突发事件
——保险机制与灾害预报的紧密结合
李域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安710000)
政府公共服务(包含公共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公共安全保障,它既包括预期损失的减少,也包括对损失的有效补偿,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应对风险是政府公共风险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阐述了保险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政府购买保险服务的现实意义。
政府购险;保险;现实意义
政府公共服务(包含公共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公共安全保障,它既包括预期损失的减少,也包括对损失的有效补偿,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应对风险是政府公共风险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保险是一种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具有普适性特征和内在的协调功能,有利于减少社会的交易成本,激励和促进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增强生产要素在满足人类需要上的效能。政府利用保险管理公共风险分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方式即政府直接经办保险,比如社会保险;间接方式是指政府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向社会提供风险保险服务,政府购买保险服务属于后者,它是一种新型的公共风险管理方式。
(1)所谓保险机制比保险公司的历史远为悠久,渗透更为广泛,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可以归结为三个环环相扣的部分:准确评估风险的或然率,对投保者提出合理的行为约束,并分摊个别投保者遭遇的损失。任何同时具有上述三项功能的社会机制,都是有形或无形的保险机制。这三合一的职能,完全适用于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预警。
(2)保险机制让市场化的保险公司有着强烈的动机,对天气,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进行恰如其分的探索,分析,评估,公布和预警工作。如果某个保险公司高估了灾害发生的概率,它就会向投保人索取过高的保费;这样,它就会被其他索取较低保费的保险公司赶出市场,反之,如果低估了灾害的概率,它就必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索赔,最终被突发事件打败。结果就是精算,这已是保险业的基本事实。虽然预防灾害是有代价的,但是为了避免无法预知的意外和灾害,我们不得不在事前多付出一点代价。
保险机制的另一项功能是规范行为,让保险公司从事天气,地震和海啸的预报,能加强对投保人的行为约束。不守规矩的投保人,将得不到赔偿。如果保险公司对游客发出了警报,游客就有义务疏散,否则灾害一旦发生,投保人就得不到赔偿。这种由保险合约赋予的约束力,也有助于减少高危地区和高危时期的潜在伤亡。
政府买保险工作已经启航,但运行上出现的问题,无时不在影响和阻碍这一新生事物的推进。
(1)保险意识方面。为什么保险机制还停留在目前的规模,而没有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大自然的灾害连年发生,当中涉及巨额的生命和财物价值。欧美的天气预报,早在十几年前就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一直是灾后救助,灾后拨款,现在要变成事先防灾,事前出资买保险,划不划算的疑问常在政府官员的大脑中折腾。
(2)要科学规划设计保险承保理赔方案。既要使政府买保险服务运用保险功能化解风险,被保险人受惠,又要使经营的保险公司整体能够轻微盈利,长期共存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周密细致的科学工作规划。目前,承保保险条款普遍仅从短期内考虑居多,缺乏综合长期考虑。
(3)要建立市场监督机制,规范政府购买保险的市场秩序。由于政府购买的保险服务“块头大”,一直是各家保险公司竞争的“香饽饽”,一些地方的保险公司出现重承保、轻服务,重数量、轻优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信誉。要建立准予和退出的竞争机制,要加强监管,严防恶性竞争。
政府购买服务在西方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40多年的实践。目前,政府购买服务正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保险服务是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服务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我国洪水、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等传统社会风险频繁发生,同时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社会安全等现代社会风险迅速上升,政府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任务更加繁重,改善政府公共风险管理机制、创新政府风险保障服务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具体看来,政府购买保险服务首先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由公共风险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政策的制定者、购买者和监督者。政府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引进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形成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机制,以实现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政府购买保险服务有利于节约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可以充分利用保险公司已有的人力资源、服务网络、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减少政府在自办保险模式下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行政经费投入。政府购买保险还可以提高财政救灾资金使用效率,使得财政救助资金的投入效应得到明显放大。此外,政府购买保险服务还有利于发挥保险在国家公共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商业保险补偿在自然灾害损失中一般占30%~40%,而在我国仅为5%左右,90%以上的自然灾害损失由政府承担,不仅加重政府财政负担,而且不利于实现社会风险单位的减灾救灾激励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静慧.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协调能力的建构与提升[J].管理现代化,2012(6):6-8.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119
D630
A
1673-0194(2016)13-0210-02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