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宗
【摘 要】“四风”是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基层党组织作为反对“四风”主战场,只有充分认识“四风”问题的内涵及危害,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才能切实保持党和人民的群众的血肉联系。
【关键词】“四风”问题;基层党组织;剖析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人心向背看作风。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四风”问题解决的如何,关系党的形象,关心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一、从政党执政的历史规律看,“四风”问题是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原因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历史经验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政党要艰难得多。党越是长期执政,党风恶化、权力腐败的危险性越大,党风建设的任务越艰巨繁重。
纵观中外历史,“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是封建王朝的一个规律性现象。人类社会进入政党政治时期以来,这种“历史周期律”仍然在发挥作用。一些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很有作为的资产阶级政党,由于内部腐败等原因,不少已经丧失了长期执政的地位,甚至分崩离析。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这种“历史周期律”在执政的共产党中也体现出来,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党的内部出了问题,突出的问题是领导层腐败,“四风”问题突出,严重脱离了群众。
这一点在前苏共的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教训也尤为深刻。当时,随着前苏共执政的长期化与执政地位的稳固,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在苏共执政后期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说教已经充塞了苏共整个的意识形态宣传领域。到20世纪70年代,苏联社会已经普遍地存在着一种“夜间人”现象。这些人以知识分子、大学师生和官员为主。在白天,他们时刻注意与官方保持一致,高唱赞歌;而到夜间,他们则进行秘密聚会,阅读地下出版物,交流政治笑话乃至嘲讽政府和权贵。显然,这时已不仅是党和人民之间出现鸿沟的问题,而是人民已经酝酿抛弃这个党的领导的问题了。
二、从我党的现实情况看,“四风”成为人民群眾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总体上实现了历史方位的“两大历史性转变”,即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从封闭条件下领导计划经济建设的党转变为开放条件下领导市场经济建设的党,由此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性课题,更提出了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党长期执政,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容易在党内滋生惰性和麻痹思想。事实也是如此,在当下中国,“四风”在一些领域一些地方愈演愈烈,它的触角延伸到了社会各个角落。
1.当前基层干部“四风”主要表现形式。一是少数党员干部华而不实,纸上谈兵。在会风方面,会议缺乏实质内容,把邀请领导出席作为头等大事,把布置当落实,把开会当执行,匆匆忙忙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层层鼓动、全面铺开,重形式、轻实效。在文风方面不够实际。文件、讲话穿靴戴帽,往往多、长、空,求全、求大、求系统,既不充分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机械地照搬照套,结合单位、结合实际的内容不多。在工作落实方面。在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做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事情,最终吃苦头,受伤害的是群众。违背人民利益和意愿的事情多了,群众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同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权力腐败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催生腐败,腐败反过来又助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进一步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破坏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二是少数党员干部追求享受,贪图安逸。在精神状态上,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对落后的现状视而不见,对面临的危机无动于衷,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少数党员干部自我约束降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一些干部在得到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一味追求更豪华、更高档的享受,是为享乐主义。当他们的享乐主义心态外化成实际行动,是为奢靡之风。少数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地方经济发展了要极尽享受,乐于接受高规格接待。在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九三学社的提案列举了一组数据:全国公款吃喝的开销已达3000亿元。当下,人民群众对干部最不满意的就是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私用的“三公问题”。有的人吃得百病缠身,喝得东倒西歪,玩得天南海北,乐得不思工作,何谈为人民服务!“三公”问题不时出现,极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愈演愈烈。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预计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量将占全球的29%。有人称,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殊不知,如果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一年多少个亿就会节省下来,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就会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大兴勤俭之风。
2.基层干部出现“四风”原因剖析。一是缺失了个人信仰,扭曲了价值观念。受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的冲击,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着政治信仰不坚定、理想信念模糊、世界观和价值观定位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 “官本位”的思想严重,失去公仆的意识,对前来办事的人员不耐烦,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二是监管机制不够健全,权力制约有待完善。从当前基层看,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缺陷,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措施。有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够严格、随意性大,甚至成为一种形式、一种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约束力;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责任追究不够到位,以致不按制度办事的人得不到查处,严格执行制度的人得不到褒奖。
3.基层干部 “四风”问题的治理。一是聚集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严格落实有关规定和干部职能专题培训,著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使广大干部保持公道、尽责、务实、廉洁、守纪、亲民的工作作风,让基层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四风的危害性,自觉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积极做好本职之余,树立良好的个人作风,在全体工作人员和群众前建立正面形象。二是深入分析根源,狠抓专项治理。认真查找 “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根源,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敢于直面和勇于解决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三是加强组织领导,防止“四风”治理“走过场”。要针对基层的不同情况,设定明确目标,提出推进措施。要及时进行工作部署,认真做好治理“四风”问题的各项工作,要准确把握注重建立长效机制,重视研究出台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制度和规定,强化制度执行力,用严明的制度、严格的执行、严密的监督,形成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反对“四风”功在当今利在后世
中国共产党是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著称和起家的。提倡朴素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民务实清廉,是我们党长期得到人民拥戴的重要原因。苏东坡在《晁错论》中警示:“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与我们党的宗旨与价值追求永远水火不容、格格不入。不反“四风”无以定民心,不扫“四风”无以扫天下。中央下决心、下大力气扫除“四风”,不仅抓住了作风建设的“牛鼻子”,更触及了党群关系的实质,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功在当今利在后世。
反对“四风”,才能充分彰显党的“执政宗旨”。党的宗旨是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四风”的危害是什么?首先是违背了党的执政宗旨。违背党的执政宗旨,就是给党脸上抹黑。违背党的执政宗旨,是和人民背道而驰的。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解决领导干部的“四风”问题,也是为了挽救干部,是党内自我看病、自我打针、自我吃药、自我医治,自我革新,为的就是:围绕党执政宗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纠治“四风”,才能有效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党在革命、建国、改革开放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注重艰苦奋斗、团结一心、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才让国家和人民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却存在于一些领导干部身上,有的还表现得很突出。形式主义害人,违背“实事求是”的精神。官僚主义让党和群众分开,让鱼和水隔离,离开水的鱼儿能活吗?成由勤俭败由奢,“夺天下易,守天下难”。“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吃坏了党风,败坏了党风,使党的肌体生病、生重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病情转变,就会使党萎靡不振,甚至使党成为癌症病人走向覆灭之路。
清除“四风”,才能共圆“中国梦”。伟大“中国梦”的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伟大“中国梦”,要靠什么?要靠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力量,迸发出推动发展的智慧。如果执政党的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个疾病都很突出,又如何有能力带领群众?群众又怎能信任党的带领呢?果断除去“四风”,是民心所愿,是党心所想,是国运所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编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3]《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