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2016-07-10 00:26彭兴松
师道·教研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中职教学策略

彭兴松

语文课作为中职学校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是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基础。 但是,许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基本上套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表现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形式和手段落后,脱离了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没有根据中职语文的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导致教学效果难尽人意,因此加强和改进中职语文教学迫在眉睫。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1. 课程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教育片面强调专业课,侧重于“一技之长”,着眼于就业,文化课普遍受到轻视,语文课程也失去了应有的位置, 长期沦为边缘学科,用夹缝中生存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根据调查,有一些中职学校常有减少语文课程的课时量进行学生实习实训的现象;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过时的、脱离学生实际,难引起学习兴趣的内容长期不变;有些学校对语文教研活动不重视、流于形式,一些语文教师至今还是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的老套套。

2. 学生基础薄弱。这是中职语文教学较为头痛的问题。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败者,有的甚至因为种种原因,连初中都没有读完,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对文化课的兴趣更不浓,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目前学生中不会说普通话的,作文中错别字、病句连篇的情况相当普遍。

3. 学习兴趣不高。近几年来,中职学生素质整体下降,基础差、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心生厌倦,好大一部分学生片面认为,语文和专业是两码事,到职业学校来只是为了学专业技能的,学好专业、满足专业岗位需求就可以了,他们普遍持一种“公共课无用论”的观点,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便逐渐失去了信心。

4.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受传统教育、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未与时俱进,教学方式陈旧老套,以本为本、采取单一的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或者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策略,忽视语文课外拓展和对学生课外语文活动的指导,使语文教学脱离了中职学生的实际。

二、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职业教育走向市场的今天,如果说学生是每个学校生产出的“产品”,那么企业则是“上帝”,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应服从企业的需要。当今企业缺乏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劳动力,而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它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设计中不应孤立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将它们与机械制图、园林设计这些专业课程隔绝开来,而应将它们逐步融合,重新组合,树立所有课程的学习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岗位能力的新理念。

2.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统筹制定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涉及到许多环节和主客观因素,每个环节和因素都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制定教学策略时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用符合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形式相关性比较强,需要统筹兼顾。在统筹使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课程或课程的不同内容,分情况制定教学策略。

3. 教学方法应讲练结合。语文作为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应和专业相结合,和学生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在职校的真正作用。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当务之急是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切实抓好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尊重职业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我们对过去的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大搞“一言堂”,大唱“独角戏”,语文课甚至成了“满堂灌”的代名词,语文教学走进了“高消耗、重负担、低质量”的死胡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应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根据语文教学和专业的需要,还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对话、表演等语言训练,形成较强的口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校情况,尽可能多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教学显得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更通俗,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设计出一些能让学生充分参与的教学内容,将“问答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研究法”“练习法”等引入课堂,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上午第四节,学生出现了疲劳现象,可用“问答法”启发学生的思路;某一篇课文比较简单,可用“读书指导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 通过互动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思维,使其紧跟老师的思路走,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利用他们的求知欲。课堂上老师广泛联系,旁征博引,不仅能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还能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服务。要注意的是,广泛联系,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联系,要为讲授内容服务,万不可抛开教学重点云天雾地乱侃一通。针对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的事实,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例如给旅游专业班教学《赤壁之战》,针对“90后”学生说话直接的现象,在教学时,可和学生共同探讨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的说话艺术,并有机设置一些导游或酒店工作时的情景,启发学生在面对服务对象时要注意讲究说话艺术,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可适当增加与学生以后的工作联系紧密的实用性教学内容,如申请书、请假条、求职信、即席发言等应用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 坚持激励和快乐教学法。虽然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差,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却有着超过同龄人的特长。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关注自己的价值,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师多进行赏识教育,采取快乐教学方式,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融洽的气氛。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言,在黑板上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他们上台做并能做对等,就可采用鼓励性语言对其给予表扬。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中职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