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学作文命题智慧

2016-07-10 23:54高风云
师道·教研 2016年8期
关键词:命题智慧课文

高风云

作文命题智慧研究是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是作文教学中的首要环节,关系着作文训练的成效。题目若出得好,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就能很好的诱发学生的创作动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学生就会文思泉涌;反之,学生即使绞尽脑汁,也不得要领,必定难以提高表达能力,更是无法在检测中客观有效地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

一、当前中学作文命题现状

当前作文命题存在着唯考题是从,以历年的中考、高考作文题为训练学生的主要材料,训练目标不明,严重脱离学生和生活实际,内容狭窄,形式单一,教师命题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教师命题智慧的缺乏主要受限于两个方面。

1. 忽略学生的个性和写作思维规律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会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命制与单元教学内容相关的作文题目,题目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另外,学生的作文写作是有一定的思维规律的,从写自己和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到身边的人、事再扩展到社会中的人或事,从书信体到日记,从写人写景叙事到一事一议再到议论文等。教师在作文实践中应当根据这样的思维要求命制相应的作文题目,如此方可高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束缚

教育是一种温暖的等待,它的收效绝不是一张试卷一次考试能检测出来的,它具有隐形性、终生性。但是教学评价最简单的操作就是升学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眼睛往往紧盯指挥棒。许多老师尤其是初三高三毕业班教师在作文训练或综合检测时往往直接取材历年的中考高考作文题,反复猜测命题方向,却忽略了所教学生的作文写作现状。

二、作文命题的智慧

作文命题智慧无穷,好的作文命题既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可以积极导向实际的教学活动。正如清朝人郑板桥所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意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掌握以下作文命题智慧对今后的作文教学意义重大。

1. 准确把握社会学的要求,正确命题引导学生的社会情怀和价值取向

要想命制科学有效的作文题,教师首先应该树立科学的作文命题观。通过命题正确引领学生追求写作知识、思维品质、人格境界、生活阅历、文字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融合的境界。作文命题要充分发挥其作为“引信”“诱因”的作用,引导激励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思考人生、认识社会的习惯,“养成”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的习惯,“养成”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注重交流与运用的习惯等。

2. 作文命题应富有人本思想

作文命题立足人本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作文的主体,要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命题内容贴近生活,适合学生经验;命题方式多样,可以不再局限于教师命题,学生自主命题受到关注。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挖掘学生的内在需要,新概念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就是这种命题理念的尝试。③作文的体裁要更丰富,更能凸显学生的写作个性、人文性。

3. 关注所用教材,结合要紧密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是集独特的写作技巧、崇高的思想境界、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作品,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例。结合本省教材,向文索题,既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写结合又可走出课本,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纠正学生作文舍近求远、空洞无物、无从下手的弊病,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结合课文进行作文命题,大致有几种形式:一是利用课文名句命题。如学习了《论语》,我们可以名句“见贤思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强化学生文本所学,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启示和收获。二是模仿、续写课文。借鉴章法技巧。三是改写课文。可以改变原课文的体裁。可以在忠于原作主题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把散文改写成说明文,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并在内容、情节、细节、写法等方面充分发挥。

4. 关注社会的重大事件,关注时下

作文命题必须关注当年的重大事件,关注当下是由写作活动的基本规律决定的。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来看,作为意识形态的写作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生活是作家的学校。积之愈厚,才能发之愈佳。只有具备丰富的生活积累,思想才能深刻,文思才能泉涌。而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写作则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像每年高考的绝大多数题目,大都和我们的生活现实息息相关,大多是当年高考前一年的重大事件。2015年山东卷的“为作家作品挑错”里面涉及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命题既气度恢弘,又贴近学生实际,体现了作文命题的现实性取向。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命题智慧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智慧派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