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红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应达到二级,能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到小学毕业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而信息技术图、文、声并茂、活动影像的特点,为学生直观地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阅读反应的敏捷性。
一、依托新颖的CAI课件,创设生机盎然的阅读教学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声像兼备、生动、立体感强、图文并茂、交互性强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带入了所创设的理想学习情境中,全身心投入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创新能力。
1. 插入配音练习, 促进语言表达
《新标准英语》编者将学生应该掌握的单词、句型、语法等知识汇成一篇完整的对话和篇章。教学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把文本内容还原成生活场景,制成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的动画片段,配上朗读录音,并在屏幕下方滚动播出文字,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储备,帮助他们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新旧知识板块之间架起一座连接的桥梁,拉近了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教学Book 4 Module 5 “I was two then”时,在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单词、句型后,教师鼓励学生为动态的flash画面老妇人、小女孩等不同人物配音。通过模仿人物的声音来复习所学单词、句型和巩固文本内容,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学会了语音、语调,在真实的任务中,语言表达更加自然、流畅。
2. 依纲靠本设疑,诱发阅读欲望
针对教材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收集有关动画片、影像资料制成画面色彩丰富和声音生动可感的课件,让学生置身于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Book 8 Module 7 “She couldnt see or hear”介绍海伦·凯勒的事迹。教师借助动画片资料和配上精彩的导语制成课件,在导入环节中播放故事开头部分,当屏幕出现海伦小时候又盲又聋的身影时,学生立刻想知道她如何生活和学习。此时教师设疑:1)When was Helen born? 2) Where was Helen born? 3) What happened to her? 4) What did Helen learn to do? 5) Why is she famous?这一连串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课文中,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故事,去感受和体验海伦艰辛的学习生活。
二、依托电子文本,创设灵动情境体验阅读乐趣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制成的电子文本,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看”,激起学生持久的情绪,感受读中的乐趣,从而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到课堂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
1. 自主听读,感悟阅读
电子文本中的课文朗读录音、插图以及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使英语教学变得多维而立体,为阅读教学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氛围,促使学生伴随着符合课文情感基调的乐曲声,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品读重点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Book 8 Module 3 “The sun is shining”时,教师事先查找风声、雨声和鸭子声,及适合文本配乐朗读的音乐录音链接到电子文本中。学生随着老师配乐朗读录音浏览图片,枯燥的文字变得有声有色,使学生身临其境,听说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善于总结、敢于创造的阅读习惯。
2. 模拟交际,习得表达
利用信息技术的声画并茂、视听结合、感染力强的特点,展示课本剧情景和大量阅读材料,激起学生愉快的心情,随之小组讨论对材料进行改编和自演,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创新的精神,促使学生善于表达。如学Book 8 Module 1 “I want a hot dog, please”,当屏幕上出现麦当劳点餐时,学生情绪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消掉课件中的对话的声音,让学生利用听到、学到的知识复述课件中的内容。随后分小组自由交流改编对话情节,模拟表演在餐馆点餐情景对话,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思考、讨论中陶冶情操,品读语言内涵,习得表达方法,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也体现阅读教学中小组的协作学习的作用。
三、依托信息资源,创设延伸读写空间
学生初步理解信息资源提供的阅读材料的意思,教师课前精心设计问题,用判断对错、填写表格、补全对话、仿写短文等形式检测学生掌握程度,同时引导学生“以读促说、以读促写”,既帮助巩固课堂的学习,又锻炼和提高阅读能力,创造出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
如学完Book 8 Module 7介绍人物的出生时间、地点、国籍、职业、身高及事迹等方面的内容后,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内容和提示,写一篇介绍杨利伟的事迹的短文,从而延伸了英语课内外的阅读空间。
四、依托网络通讯,拓展学习空间
网络通讯世界多姿多彩,给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阅读课中的“读”延伸到课外。如在线故事网站、英文歌曲、谜语、作文赏析、趣味童话故事和益智游戏等。学完Book 7 Module 9 “Do you want to visit the UN building?”时,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193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为全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学生将学习有效地延伸和补充,增加词汇量和英语信息量。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登录英语课外阅读资源库, 选择一些与课堂上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语篇,完成相关阅读练习,既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积累丰富语言,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英语学习引入生活中。
五、总结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依托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学会合理开发各种信息资源,迅速掌握和运用Internet,获取和交流教育教学信息,使各种信息资源与英语阅读教学更好地结合,使英语阅读教学更优化。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