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迪
日前,辽宁省发布了本科专业“负面清单”,建议高校暂缓申请增设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6种省内布点数较多、就业率持续较低、不宜再重复设置的本科专业。(《光明日报》6月14日)
如今,大学门槛降低,“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渐成共识,志愿填报正演化为志愿选择的“智力赛场”。为了迎合大众心理,社会上各类高考志愿宝典遍地开花,高考志愿咨询市场应运而生,“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学生和家长往往对大学各专业的情况缺乏了解,往往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做出相对理性的抉择。为防止专业设置的同质化倾向,避免供求失衡,辽宁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可谓务实之举。这份专业“负面清单”不失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工具。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而眼下,无论是重点大学、普通本科学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鲜有自身的特色。一些高校甚至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导致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和重点专业不明显,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2012年9月,教育部重新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92%的本科专业设置权下放到高校。问题的关键是,放开高校专业设置权后,怎样让专业发展既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又不与人才需求脱节?辽宁省依据全省专业布点数、在校生规模和就业率等情况,向社会公布“建议高校暂缓申请增设专业名单”———专业“负面清单”,以避免供求失衡、盲目从众、贪大求全,不失为积极的探索。也应看到,“负面清单”主要说的是其设置情况和市场导向,并不是说专业本身出了问题。此外,以市场导向为依据评估专业,本身就存在争议,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实,专业及院校的冷热是相对的,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冷热的变迁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需求变化等密切相关,取决于人才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一些当时看来毫无悬念的好专业,说不定毕业时就沦落为不好找工作的“坑爹”专业。由是观之,大学如果一味迎合市场的现实需要,最终也必然会为市场所淘汰。
美国学者布鲁姆在目睹美国大学与社会的过度结合之后,发出感叹:“大学必须随时警惕自己的利益由于人们的要求而更加实用,更为适应现实、更受大众喜爱而受损害。”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各类高校在设置专业时,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而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师资、办学经费等条件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努力探索和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和培育机制。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16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