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数字电视制播技术分析

2016-07-09 09:37王艳丽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年6期
关键词:数字化

王艳丽

摘要:制播系统是广电系统中的核心,制播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广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逐渐应用于广电技术中,实现了电视台采、编、播的数字化运行方式,有效的提升了电视制播技术水平。高清数字电视是我国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的重要转折点,由此对于高清数字电视的制播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电视制播系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电视制播系统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高清数字电视 制播技术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6-0238-01

高清数字电视技术为广大的观众带来了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无论是在音质还是画质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是电视领域的一场变革。在高清数字电视制播系统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渗透在采编播各个环节中,使得生产和管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实行数字化制播技术后,节目可以实现无带编辑,播出时可以实现无人值班,在管理方面能够资源共享,对各个环节进行升级和创新,在电视台内部形成一个全数字化的制作和播出系统,真正的实现了电视制播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有效的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

1 数字化制播技术概述

数字化在电视制播系统中的应用,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资金进行设备的购置,对于小型台而言,可以逐步实现数字化制播技术。小型网络可以由四套设备组成制播系统,资金大概需要20万元左右。由两套非编、一套播出和一套配音系统组成,一套非编可以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制作,另一套非编可用于广告文艺节目的制作,编辑好的节目通过网络传送到播出机硬盘中,最后由自动播出系统对外播出,比较适合于节目播出量不大的县市级台。数字化制播系统主要以硬盘为核心,以总控室为通道,将各个制作系统以及演播室有效的联系起来。县级电视台由于受到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在采编系统中可以以无带化作为发展的方向,台中传统的设备可以暂时保留,然后逐步完善,最终实现全网数字化制播系统。

2 高清数字电视制播技术

2.1 硬盘播出系统

硬盘播出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播出以及存储的安全运行,并且能够保证网络的顺畅性。视频服务器的主备镜像设备应该选用完全模块化设计,并且各个部分的备件都应该留有冗余备份。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能够保证压缩格式的顺畅运行,图像的清晰度能够达到高清的标准,精确度能够达到零帧播出。数据库的服务器在整个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节目单的编辑、权限管理以及素材信息的储存等都需要依靠数据库来完成,数据库的服务器配置要互为主备。为了保证播出的安全性,对于网络数据的种类不同,应该将系统构建成多交换机的网络结构,在素材交换以及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都应该有冗余。

2.2 总控系统

总控系统是制播系统的核心,是对各项要素进行协调管理的重要系统。一般会将总控系统设置在电视播出的机房中,对于电视播出过程中的参与要素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音视频信号的正常运行。其中的信号调度系统通常是由数字矩阵和模拟矩阵组成,在两个矩阵中,为其配置远程调度面板和供给技监设备使用的控制面板。在构建信号调度系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工艺接地,从而抑制外界因素带来的干扰。在总控室中需要确保系统中的信号同步,在播出的信号传送到播控切换台时,信号的同步时基以及相位必须保持一致。在总控室中的GPS同步时钟系统能够为节目播出时间提供有利的保障,通过GPS时钟接收机,将校时信号通过网络传输给台内各子钟以及播出的服务器,确保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节目播出的精准度。

2.3 制作网络化

在数字化制播技术中,将P2技术作为摄像机技术,构建非编制作网络,整个过程都可以基于文件的无磁带网络运行模式。使用P2技术易于拍摄,在对资料的后期制作方面也提供了便利,上下载速度较快,工作人员可以在网络中进行稿件的起草和审查以及前后配音,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4 制播系统的安全性

数字化技术在高清电视制播系统中的应用,更加应该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高清数字电视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媒体宣传的正常运行。所以应该在相关设备以及系统方面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数据库是存储信息的重要系统,所以要加强数据库的备份工作,采取集中结合分散、远程备份结合本地备份的存储方式,实现多级存储模式,并且进行周期管理,保证数据率信息的安全性。在运行平台管理中,为了防止故障对各项业务造成影响,应该采用双主机技术,确保各项业务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行。存储设备和交换设备应该具有冗余功能,提高运行的可靠性。为了保证基础网络的正常运行,应该采用负载技术,并且进行链路备份,防止故障的发生。

2.5 制播系统的联通性

高清数字电视的制播系统应该保证各个网络之间的顺畅联通,由此确保数据信息存储以及传输的顺利运行。在网络联通性方面主要应该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总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跨系统运行的顺畅性,另一种情况是总系统与其他技术系统之间联通的顺畅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电视台的实际运行状况,合理设置联通平台,并确定合理的接口,从而确保制播网络系统的高效联通。

3 结语

数字化技术与广电技术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广电系统内部进行升级改造的重要途径。广电技术逐渐从标清转向高清,再到超高清,这些都是技术的升级。与之相适应的制播系统也应该有所改进,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高清数字电视的制播技术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制播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在精准度以及时效性方面大大提升。为了促进高清数字电视制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应该在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方面进行研究,更好的为电视制播技术服务,从而推动广电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飞,陶沙.高清数字电视制播一体化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传媒科技,2013-06-23.

[2]白月文.中心制播网络监控系统研究高清数字电视[J].中国传媒科技,2013-06-23.

[3]王洪涛,高鹏.黑龙江电视台高清新闻制播系统安全及互联标准[J].现代电视技术,2011-06-15.

猜你喜欢
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电镀生产流程构建
数字化制胜
数字化博物馆初探
倍压Boost PFC变换器的改进及数字化研究
关于“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