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

2016-07-09 20:52邰丰
科学导报 2016年62期
关键词:富国第一书记村民

邰丰

中央机关离农村有多远?

中央干部离农村有多远?

放在一年多以前,山西临县张阳会村的老百姓或许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如今,张阳会村的老百姓会自豪地告诉你,他们这个小山村里就有中央派下来的“大干部”杨富国书记,带领老乡们脱贫致富。

2015年8月的一天,“中央给村里下派的‘第一书记来了……”,张阳会村的老百姓在村里相互议论着。一时间,这座大山里的小山村热闹起来。张阳会村位于临县雷家碛乡东部,距临县县城30公里,全村辖5个自然村,524户1436人,总耕地面积4760亩,人均耕地0.33亩,人均纯收入2000元,是乡里有名的贫困村。村里山大人稀,出行不便,产业结构单一,面对村里的贫困现状,杨富国没有退缩,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到一个月,言谈举止间感觉已成了正儿八经的“村里人”。

主动请缨当村官

只干实事不“镀金”

杨富国来张阳会村担任第一书记,一方面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需要,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心里有一个服务农民的情结。“我是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是非常有感情的,在我心里总希望自己能为农村的老百姓踏踏实实做点实事。”杨富国一直有这样一个心愿。

2015年4月,中组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决定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要求被下派驻村的干部要“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

当杨富国看到这个文件时,他认真研读了文件关于选派人员的要求和条件,身为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的他与自身进行比对,发现自己完全符合选派的相关条件,他很兴奋,认为自己终于可以去农村完成心愿了。杨富国便积极报了名,并找到所在单位中国科协相关领导主动请缨来山西农村担任第一书记。当杨富国出现在申请人名单里,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去村里当第一书记,有人认为他是来“镀金”的,但是杨富国一年多来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他来当驻村第一书记是真心实意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杨富国的这个决定也让家人被迫做出了牺牲。“原来在北京时,我可以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我爱人在医院工作,平时工作就比较忙,现在既要工作,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但是她对我当第一书记的决定很支持,我真的很感谢她。”杨富国说。

克服困难过五关

潜心规划谋发展

没来驻村前,杨富国对于村里生活条件差的问题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到村后,他发现村里的条件比想象的还差。临县的工作人员原本打算把他安排在条件较好离村不远的乡里住,但是杨富国婉拒了,“我是驻村第一书记,就得驻村,不能搞特殊”。就这样杨富国住进了村里原来的学校,在窑洞里安了家。

驻村后,杨富国在各发面都有些不适应,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在生活和思想上“过五关”。对于住宿环境、饮食、卫生等生活上的这三关,杨富国很快就过了,“语言关”和“孤独关”着实让杨富国下了功夫来克服。虽说杨富国也是北方人,但是当地的方言还是给他的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每次去村里走访,有时候老百姓说的问题他要听好几遍才能听懂。为了能够更好地与群众交流,只要一有时间杨富国就与村民拉家常,几个月后他就克服了语言关。每当晚上,杨富国望着漫天的繁星,时常感到孤独,但是他很快也找到了克服的办法,那就是看书学习。在寂静的夜晚,看书学习,思考问题,规划工作内容就成了杨富国排解“孤独”的良药。

来到村里后,杨富国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他要用两个月跑遍全村的每户家庭,彻底摸清村里的各项情况,找出帮助百姓脱贫的新路子。两个月里,杨富国每天一大早就出门走访,到晚上才回到住处,经常在进村入户中、在田间地头上,与群众、党员、老村干部交心谈心,倾心走访调研,了解掌握村情民意,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百姓诉求。他明白脚底的泥越厚,心离群众就越近。

面对村里的现状,如何发展张阳会村?如何改善基础设施?如何发展集体经济?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杨富国的心上。他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山西的农业和扶贫政策,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认真分析村里的产业结构,找专家、查资料,寻找突破口。为此,杨富国还自费到小岗村、山东寿光等发达地区调研取经。目前,杨富国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当前的村情、乡情、县情,摸索出一条以玉米、小杂粮为主导产业,逐步推广马铃薯和核桃种植、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路,并在积极探索发展养殖等产业的新路子。

狠抓党建强班子

汇聚人心请能人

目前张阳会村共有38名党员,但党组织各项活动还是以乡镇开展为主,党组织涣散,支部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发现这个问题后,杨富国就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党的根本,只有抓好基层党组建设,才能让村里的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要把党的精神重新带回村里,在村里竖起一面党的先锋旗帜。”杨富国首先和村支部书记谈话沟通,提出在开展党组织活动时要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村支部为主的建议,得到了村支书的大力支持。

杨富国针对村里党组织涣散的问题,他坚持在村支部开展“三会一课”,积极同村委员和老党员进行座谈。同时,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狠抓党员学习活动和平时的各项党建工作开展,充分发挥村里党员干部的先锋和模范作用,努力强化村两委班子。

“自从杨书记来了村里,村两委开会明显增多了,尤其是他经常给我上党课,带领我们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不仅如此,杨书记还经常给村里的流动党员打电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让全村的党员又过上了组织生活。”老支书杜小平说。

为了增强村里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杨富国特意跑到县里为村里的党员申请了抄写党章用的笔和本,亲自带领村里的党员抄写党章、写心得、写体会;他还通过为党员佩戴党徽的形式,提高党员对党性原则的认识,也是对党员自身行为规范的一种监督与鼓励。

在村里狠抓组织建设的同时,杨富国还通过平时的走访挖掘身处外地“思乡心切”的能人,想办法吸引他们回家乡,带领家乡的乡亲们共同脱贫致富。在外地发展的能人们也通过家里了解到了村里变化,村里很多身在外乡的人都知道“我们村来了个实干的第一书记”。

高润发就是被杨富国吸引回来的能人,高润发在外地从事建筑行业发了家,一心想为家乡做点事儿,前些年他就自己出资为家乡修了路。杨富国了解到情况后,主动联系到高润发,并多次前往太原与高润发进行了深入沟通,希望高润发可以带领村里的乡亲脱贫致富,在农闲时可以雇佣村里的乡亲出外打工。

“我就是冲着杨书记这份执着、这份实干精神才回来的。”高润发被杨富国一心为民的实干精神感动,回到家乡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帮助村里解决了2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立足“三扶”敢担当

俯身实干解民忧

“习总书记的‘三扶脱贫论提到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就是对我们驻村第一书记最好的指导。”杨富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9月,杨富国刚到任没几天,就遇到一个村里急需解决的难题。张阳会村各自然村百姓上山种地的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尤其是下了雨根本没法外出,处处是积水,车轮压过的车辙印清晰可见,路面凹凸不平,而且路两旁长满了杂草,尤其是农忙季节向地里运些化肥、农药,三轮车根本就上不了山,只能靠老百姓手抬肩扛,严重影响了村里正常的生产生活。村里几次向乡里、县里打报告,都没有得到解决。村里从党员干部到群众,都认为今年修路的事又黄了,村干部都有些心灰意冷。杨富国发现问题后,他主动召集村两委党员干部开会,商量解决修路问题的办法。

“当时,因为修路的事村干部们都有些心灰意冷。杨书记就组织我们开会,不断鼓励我们,他说咱们人穷志不穷,路必须要修,不解决阻碍群众生产的问题,怎么脱贫致富?村里全体党员干部要有志气,遇到困难不能失败几次就退缩。杨书记还主动承担了解决修路资金的事情。”这是村主任郝乃平第一次见到杨富国向村里打包票。

杨富国深知修路不仅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更是修群众心里那条跟党走的“致富路”,要给群众树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志气。为了让村民们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他下定决心要为村里把这条“致富路”修好。

为了把路修好,杨富国一方面积极协调村里人力、物力、财力,号召村里自筹一部分资金;另一方面不断向县里反映问题,找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终得到了县政府20万元的资金支持。资金到位后,他又带领村民紧张施工,历时一个月,就完成20公里乡间路的修缮,在秋收前彻底解决了村民出门难的问题。秋收时,平坦、整洁的乡间路纵蜿蜒在村庄,村民们驾驶着农用三轮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自如地来往于田间地头。

想脱贫致富不仅要扶志,还要扶智,来自科协系统的杨富国深刻明白要想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还得靠提升群众的科学素质,提高群众的种植技术,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杨富国一边挖掘身边的资源找项目,一边请专家为农民做技术培训,解决生产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杨富国为村里争取到中国薯网项目,帮助村民种植400亩优质马铃薯。中国薯网不仅免费提供了种植马铃薯的种子、化肥、农药,还向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并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种植马铃薯的村民,每亩可以增加2000元的纯收入。

杨富国的工作还得到了山西省科协的大力支持。在杨富国的努力下,山西省科协将为张阳会村建立科普中国乡村e站,并培养信息化人才,建设临县信息化第一村。乡村e站不仅可以让张阳会村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买到放心农资,还可以实现村里的优质农产品返城,村里的农产品将进驻北京新发地科普中国乡村e站。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建设信息化村,实现全村免费Wifi覆盖,村民在e站内就可以接受专家的技术培训,让村民不出村就能解决生产问题。通过无线网络,可为全村提供公共服务,使村民享受数字红利和现代文明,方便获得政策、教育、医疗等信息,改善精神面貌,提升生活水平。

再穷不能穷教育,杨富国还积极筹措和募捐,为雷家碛乡小学购买了科普图书、挂图等科普用品,在校园里为孩子们进行科技展示,开拓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精准扶贫是当前主要的治贫方式,杨富国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第一书记具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村里各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扶贫活动。2016年春节,杨富国为了能让贫困户过个好年,他自费出资1万多元购买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慰问了村里的五保户和特困户。

杨富国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村里高有奎家中19岁的儿子查出患有肾上线肿瘤,得知此事后,为了帮助高某战胜病魔,延续生命,他积极帮助高有奎一家联系北京和省里的专家为孩子看病,但是孩子终因病重不幸逝世。为了救孩子,高有奎一家不仅花光了家中积蓄,还欠下巨额贷款,高有奎常年腰疼,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一家六口只能靠高有奎老伴种地生活,收入微薄的家庭陷入极度困境。杨富国根据高有奎的情况,为高有奎的两个女儿在北京找到了稳定工作,以帮助就业的形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杨富国每天想得最多的事就是给村里定规划,帮乡亲们谋发展,在他驻村一年的时间里,张阳会村百姓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我还要在村里工作一年,我要努力同乡亲们把张阳会村打造成吕梁农村信息化第一村,让大家可以依靠信息化脱贫致富。”说起张阳会村的未来,杨富国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富国第一书记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杜富国写的这4个字看哭国人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驻村第一书记
富国睿利9月1日起正式发行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城市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