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妮
倪松华在伦敦三一广场10号。
【环球时报记者 张妮】盛夏的北京CBD,热浪在车流与人群中流布着喧嚣躁动的气息。
华彬中心的粉红色大楼置身于此。会客室里,深棕色的沙发,银色的烛台,嵌着金边的木制家具,墨绿与浅棕相间的墙壁,以及墙上的几幅油画,渲染着与屋外截然相反的另一种气质。
在北京遇见倪松华不容易。一年当中的大多数时间,他都会待在英国。华彬集团近年收购了“伦敦地标”三一广场10号以及英国百年企业温特沃斯高尔夫球俱乐部,后者因一系列风波频繁登上英国媒体的头条。
身为华彬集团执行总裁、华彬投资(英国)有限公司总裁,倪松华觉得,这些只是插曲。从海外并购及欧洲百年老店学到的东西,才应该是故事的主题。
中国企业可从英国脱欧寻找机会
黑色西装,白色衬衫,灰白小碎格领带,透着英伦范。
倪松华不苟言笑,眉头一直紧锁,接过记者的录音笔,放在宽大的沙发扶手上,随后要了两杯咖啡。
英国脱欧,理所当然成为我们的第一个话题。英镑兑美元汇率暴跌至30年来新低,在英国投资大量不动产的企业,资产快速缩水,似乎李嘉诚和王健林都难逃一劫。
“脱欧的事,小事。”倪松华说,“我们不太关注短期市场波动,更关注英国经济会不会出现长期衰退。现在的判断是,应该不会。”回看60年,英国经历了二战、欧债危机、雷曼危机,“每次伦敦的房地产价格基本都是小跌大涨”,他右手顺势划出一个波浪。
倪松华更担心的是脱欧可能会造成英国民族的对立情绪。苏格兰不想脱欧,甚至说它有一票否决权,这种对立情绪对国家稳定肯定是不好的。不过,他相信英国政府能解决好这件事。
脱欧后,英国与德国、法国等“后院国家”的关系可能较难处理,但他认为,英国应该会更多发展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中国企业应冷静观察,这或许是个机会。”
王健林此前放话称,如果英国脱欧,可能将其欧洲总部迁离伦敦。倪松华却对伦敦很有信心。“伦敦和英国其他地方完全不同。”华彬投资英国并没考虑英国是不是欧盟国家,选的是伦敦。这轮欧债危机对伦敦的影响,与英国其他城市是脱节的。
“长期看,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很难被取代”。倪松华认为,伦敦经济更多是靠国际资本支持,是欧元、人民币最大的离岸交易中心,聚集全球最优秀的金融人才。“而巴黎、柏林、法兰克福并不具备这样的人才基础。”
“脱欧并不会影响人们喜欢伦敦,想在伦敦生活、居住的愿望。”实际上,倪松华15年前就在伦敦工作了,那时他负责中化集团的原油贸易。
走出去不要强调自己是中国公司
英国不仅有伦敦,还诞生了众多百年老店和高尔夫。
2014年投资1.35亿英镑收购温特沃斯,华彬的初衷是借鉴百年高尔夫球俱乐部的经验,与其中国球场华彬庄园互相支持。“不是总有机会收购这种百年老店,温特沃斯的主人要做战略转型,我们才有机会,这是一种幸运。”
温特沃斯因为不够开放和国际化,各方面发展遇到瓶颈。大部分会员住在周围20多公里,将这个会所作为社交场所,“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一直这样下去,温特沃斯永无出头之日”,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优秀的品牌。“反对也好、闹事也好,都不是什么坏事。”不同想法的碰撞,对企业是件好事。
“实际上大部分人对改革是支持的,只是支持的人比较安静。”
媒体把冲突归因为中英文化理念的不同。倪松华不这样看。他以三一广场10号为例,历经6年升级改造,其私人会所今年揭幕时,四季酒店总裁称这里的建筑水平“世界第一”。这个项目团队有近千人,来自18个国家。“不同的文化理念并不存在实质性矛盾,只是大家对具体事情的理解不一样”。
倪松华也不认为英国对海外投资者有敌对情绪。“伦敦新市长是穆斯林”,看一个城市、国家是不是开放,就看它是不是愿意让非本地人做领导人。英国接受了来自俄罗斯、中东的投资者,中国的投资刚开始。“美国、英国企业来中国也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不是中国企业的特殊待遇”。
即便如此,倪松华仍总结了几条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心得:管理者、投资者往后退,经营者往前走;媒体尤其是英国媒体,喜欢抓负面消息,对媒体的说法不要太在意,更多专注于怎么把事情做好;不要强调自己是中国公司,“苹果什么时候说自己是美国公司?”
企业做强,要能忍受别人指着骂你
华彬是谁?老百姓知道的也许不多,而“红牛”几乎家喻户晓。这个20多年前被华彬引入中国的功能饮料曾掀起现象级讨论。它和华彬庄园代表了华彬集团的两大主营板块--快消品和大健康产业。
这家由泰国华商严彬创办的公司,并不满足于只在中国做大,希望跨入世界第一阵营。2012年,他们找到倪松华,寄望这位在石油行业有近20年海外管理经验的操盘手,掌舵海外并购。于是,有了伦敦三一项目的改造、收购及运营温特沃斯。随之,挪威VOSS饮用水、美国唯他可可椰子水等欧美时尚饮品被引入中国。
倪松华并不是因看好欧洲经济而收购欧洲品牌,他有自己的原则:目前,亚洲没有太好的品牌,美国以科技创新为主,世界一线品牌都沉淀在欧洲。华彬希望将这些品牌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基础,与中国及全球市场结合。
“百年老店还没成长起来,就被打仗打没了。”在倪松华看来,中国缺百年老店,主要因为经历了太多战争,解放后私营企业真正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30多年对一个企业是很短的。对华彬而言,走出去的最大收获就是“打破了做百年老店的瓶颈”。
“中国要想发展百年老店,首先要有稳定的经商环境,要尊重商业、尊重企业家,让企业家有一种安全感。”当社会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企业要做的就是解决两个核心问题:文化和体制。
文化的基石是包容心。“能忍受别人指着骂你。”这里的“别人”不仅包括媒体,还有员工。“有包容的心态才能把企业做大,有宽广的胸怀才能用说不同语言的人。”
所谓体制,是学会平衡做大、做长、做强的关系。“不能什么都要。”有的英国企业做了300年,只有一家店,做得长而不大。像ABI(百威英博)是为数不多做得又长又强又大的百年企业,市值上千亿美元,但其家族控股从100%减少到25%。
“做大做强”是中国企业喜欢喊的口号。“做大容易,做强难。”倪松华顿了顿,说:“要能经历起各种各样的黑天鹅、各种各样的灾难、甚至战争,你才能真正做强。”
采访结束时,倪松华才想起那杯咖啡,喝了一口,发现已经凉了。他端详着杯子,半开玩笑地说,“杯子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