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三农”发展的黄金时期。五年来,中央坚持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把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作为实现“四化同步”的必然要求,着力构建农业生产经营、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框架,“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亮点。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三农”工作肩负的使命极其重大。要适应新常态,落实新理念,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以创新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协调发展补上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方向,以开放发展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以共享发展增进农民福祉,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奔小康。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在节目中,从怎样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形势、“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的目标和要求、实现“十三五”目标要求的改革措施重点等方面详细剖析了“十三五”农业农村改革,特别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生态农产品今后将有补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将推进七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要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
国务院公布《农田水利条例》
国务院公布《农田水利条例》,明确发展农田水利,要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节水高效、建管并重的原则。专家们认为,条例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农田水利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有助于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基本制度和长效机制,为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日前下发。《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发展,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轨推动、双向推动,合理引导学生进入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培养大工匠打下扎实基础,为个人发展、家庭脱贫提供支撑,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