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妤
一般情况下,宝宝成长到6个月时就会开始出现分离焦虑,一旦妈妈(或其他特定的养育人)离开他们的视线,他们就会焦虑不安,有的会大哭,有的会大闹,吃不香睡不好,面对这种甜蜜的困难,妈妈的职责是帮助宝宝克服焦虑与害怕心理,让宝宝以正常平和的心态面对分离,把分离的难受降到最低。
我与馨宝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正式分离发生在她1岁1个月的时候,离开前我告诉她,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必须离开她一个上午,在妈妈不在的时间里,爸爸会陪着她,她将有好吃的好玩的,让她和爸爸玩得开心点,最后主动和她交代我会在什么时间回来,离开前我热情地和她拥抱,然后挥手说再见,尽管馨宝的嘴已经咧开一副准备嚎啕大哭的模样,我还是干脆利落地出门离去。
我们和馨宝都非常幸运,这次的分离特别的顺利,馨宝并没有感受到过多的不舍与难过。以下,是我和宝爸事后交流的经验总结。
分离前:
多次演练
早在馨宝6个月大到1岁之间,馨宝的外婆体恤我自己带宝宝的辛苦,每天会抽两个小时帮我带馨宝。当外婆第一次抱走馨宝的时候,馨宝小小的脸蛋上满是害怕与不愿意,张嘴就哭了起来。外婆示意我继续呆在卧室里,同时快速度把馨宝带离卧室到客厅去玩。可能是场所的更换转移了馨宝的注意力,也可能是外婆拿了新玩具导致她忘记了哭泣,总之馨宝很快就不哭了。
玩了大概半个多小时,馨宝又哭了起来。这个时候,外婆就对馨宝说,妈妈在卧室里,只是有事情忙,所以由外婆陪你玩,外婆带你去看看妈妈在不在好吗?不过我们不能打扰妈妈。说完这番话,我妈妈就抱着馨宝偷偷在门缝里看我。
不得不说,这一举措虽然很简单,但对馨宝来讲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慰藉,她知道并确认了妈妈就在隔壁房间,即使妈妈不在她的视线里,但妈妈就在她的身边,慢慢地,她甚至把这当成了一个好玩的游戏。而这样的短暂分离的经验,帮助她形成一个与妈妈正确分离的良好心理预期,多次重复有效地培养了她忍受分离的勇气。
挑选适合的照看人
在帮助宝宝克服分离焦虑上,个人认为除了通过事前多次演练让宝宝产生良好的心里预期外,挑选一位适合的照看人同样非常重要。
如何判断照看人适合与否,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点是熟悉,也就是说,宝宝必须熟悉这位接替妈妈的陪伴照看人。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除了环境的巨大变化外,主要是照看人的改变。如果宝宝不熟悉这位照看人,或者照看人完全是陌生的,无疑会加重宝宝的分离焦虑。生活中,我们与宝宝的分离很多时候是具有可预见性的,所以我建议妈妈们务必要将宝宝交托给自己和宝宝都信任、熟悉的照看人,可以是爸爸、外婆、奶奶等经常在平时的育儿生活中出现的其他亲人。
第二点是拥有母亲的技巧。何为母亲的技巧?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所谓母亲的技巧,我们指的是她和宝宝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宝宝和她合作的能力。带过宝宝的妈妈都知道,这样的能力是无法用教条来传授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习得的。因此,我建议家长挑选照看人时,一定要挑选那些真正对宝宝有兴趣、热爱宝宝、有爱心的照看人,这样的照看人能够帮助宝宝更快地适应分离,降低焦虑,缓解分离带来的痛苦。
分离时:平静地陈述分离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分离是家长与宝宝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分离带来的痛苦也是宝宝必须要承受、要面对的。对于这种避无可避的痛苦,我要求自己:
一是表现自若,不夸大不缩小事实。宝宝的情绪非常容易受妈妈影响,如果妈妈先于宝宝对分离表现得忧心忡忡,那么宝宝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以拒绝对抗分离,而非平静接受。
二是平静地向宝宝解释为何要分离。千万不要以为宝宝还小,不懂事,要么简单粗暴待之,要么不解释,甚至连招呼都不打就直接突然消失,这是万万不可的。分离虽然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并不是一件可以完全忽略的小事。妈妈尽可能和颜悦色、平静地和宝宝讲明分离的原因、提前解释分离是什么样的情形,告诉她妈妈不在的时间里谁会替代妈妈照顾她,妈妈即将去哪里,什么时候能回来,在这段时间里她有哪些选择,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事情发生,如果实在想念妈妈可以听听妈妈的声音或看看妈妈的相片等等,提前将宝宝所要面对的分离、所要承受的难过如实相告。
分离后:遵守承诺
正如很多妈妈在与宝宝分离时,因为宝宝撕心裂肺的哭闹而迈不开离家的步伐一样,也有很多妈妈离开宝宝后因为工作事务繁忙或其他突发事件等原因,会不小心错过她与宝宝的约定。不管什么原因,我都建议父母一定要尽最大可能地遵守自己对宝宝的承诺。否则,宝宝的分离焦虑不仅会加重,严重的还会影响宝宝对妈妈、对外界的信任。
因此,假若妈妈真的无法准时回家,应该及时通过视频或电话告知宝宝,取得宝宝的谅解。另外,如果你与宝宝分离时承诺过回家给她带礼物,那么也请一定认真遵守你们的承诺。当然,我比较不建议通过用礼物收买的方式达到分离的目的,但如果礼物是以妈妈回家后精心准备的惊喜的方式出现的话效果会更棒的。
教育专家尹建莉说,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样的,面对分离焦虑,只要父母采用的方式方法得当,相信宝宝完全可以接受。
作者介绍:
“女儿,你好。很高兴我是你妈,同时内心也暗暗期许,当时光丰满你的羽
翼给你力量追求自己的梦想时,你也能很高兴我是你妈。”
喜爱用文字记录女儿的屎尿屁,热衷用陪伴倾听女儿的小内心。认为不是每
位父母都天生就很能干,主张规则与平等育儿,积极探索新母亲的自我完善与情绪管理,推崇中国母亲读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