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骥
另类香港史
每到周日,位于香港中环的汇丰总行大厦楼下就聚满了来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外佣。这天她们放假,大厦楼下是纳凉的好去处。路过这里的人摩肩接踵,与门口两只铜狮合影的人络绎不绝,因为大厦已经成为地标之一。两只铜狮,一只名叫史提芬,一只名叫施迪,分别是上世纪20年代香港总行和上海分行经理的名字。然而,很多人未必知道这幢建筑的特殊之处。
目前这幢建筑,已经是第四代汇丰总行大厦,于1986年竣工启用,设计师霍朗明(Norman Foster)因之声名鹊起。这是一幢用钢和铝搭建起来的建筑,为了避免影响地下的港铁通行,整幢建筑内部没有任何的支撑,完全用外部看得见的衣架状结构支撑,可以自由拆卸。建筑的内部,则设有庞大的文件传输带,每天能传输数吨文件。坊间传说,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汇丰银行可以整幢拆卸运走--但现在看来,是没有必要的了。
汇丰银行的全称叫“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虽然在香港成立,但和上海有密切关系。1864年,包括宝顺洋行、琼记央行等在内的13家机构联合发起动议,希望成立汇丰银行。谁也没有想到,后来的汇丰银行会发展成金融帝国。这份仅有数百字的动议,已经成为“改变香港历史的60篇文献”之一。
发起者阐明在香港设立银行之重要,指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想要设立一个在中国多数主要城市都有分行的、本殖民地自己的银行。过去几年来,在香港及其周围的中国和日本各港口,当地贸易和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因此需要有更多银行的服务。目前在中国的银行,都只是一些总行设在英国或印度的银行的分行,它们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经营这些国家与中国间的外汇业务;对于已发展得范围广、种类多的香港本地贸易就难以应付了。汇丰银行将补救这个不足,它同这块殖民地的关系,事实上将如印度三大管区的银行或澳大利亚的银行在各该地区所承担的任务一样。”同时,认为“在香港建立一个造币厂以供应充足可靠的货币,也是必要的”。时至如今,汇丰银行仍是发行港币的主要机构之一。老版纸钞上的“汇丰”二字,乃曾国藩之子曾纪泽题写。
所以,发起者分析创办这样一家银行,有不少成功的把握:在中国,那些当地组织的公开股份公司繁荣昌盛,利润丰厚,显然是因为它们的管理机构都在当地,并由一些与公司利害攸关的业主或股东所组成,而这些人的支持自然成了公司盈利的主要因素。最为重要的是,发起者清楚明白上海才是英国对华布局的重镇,故“汇丰银行将在香港和上海同时开业。而且由于它在上海的业务最为重要,因此拟在上海设立一个当地的董事会,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工作。汇丰银行并将根据情况的需要,在其他地点设立分行”。设计上,在分配股额方面,香港和上海两地的股数相等,同时还保留若干股额给予中国和日本的其他口岸以及居住在其他地区而与中国贸易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汇丰银行成立后,第一代总行大厦位于今银行街。在短短十年内,汇丰就成为香港重要的金融机构,和当时的金融大鳄渣甸洋行等分庭抗礼。1876年,杰出的银行家昃臣(Thomas Jackson)成为汇丰总行的代理经理,当时他才36岁。他改变汇丰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的作风,努力寻求资源整合,如主动邀请渣甸洋行的大班加盟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董事。后来,清廷与英国合作兴建九广铁路,渣甸洋行承建,而汇丰银行则提供财政支持,合作令双方获得巨大利润。以至很快,汇丰银行便有足够资金兴建第二代银行大厦,地址位于皇后大道海傍,落成时为1886年。第三代银行大厦则位于旧香港大会堂原址侧,1935年启用,建筑为当时风靡的芝加哥学派风格,乃远东规模最大的建筑物,亦是香港首座装有空调的建筑物。日本占领香港时,曾用此作政府总部。
一切时过境迁,今天站在皇后像广场,已经看不见海。从汇丰总行大厦出来,穿过旧立法会大楼,只有昃臣的铜像矗立,不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