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演变与成因
——基于引进式技术进步的视角

2016-07-07 03:10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欠发达城镇居民差距

张 超 陈 璋

一、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速的经济增长,可以归纳为是以引进式技术进步①引进式技术进步是指技术进步并非依靠自主创新所取得,而是依靠引进国外或者模仿国外先进技术而获取的技术进步。为核心、以国家强控制力为保障、以政府投资为驱动的 “结构性”经济增长。国家强控制力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土地、自然资源和金融资源等要素的控制。这些资源一是可以作为引进技术的重要手段,如以市场换技术、以政策换技术等,即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吸引外资,或以外汇直接购买国外的技术设备,加快工业化进程;二是有利于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技术引进和城镇化进程②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引进国外的资金和设备。。

由于东部的地理位置优势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的引进技术最早发生在东部地区,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要方式(伍艳艳和戴豫升,2010[1]), 以1978年出现在东莞的 “三来一补”贸易方式为代表。随着技术、资本源源不断地涌入东南沿海地区,我国东部地区日益成为全国的经济龙头。与此同时,中部和西部发展却始终滞后,直至2000年的西部大开发、2004年的振兴东北及2006年的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的实施,西部等欠发达区域才开始在引进外资和技术方面获取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我国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战略,使得区域间的经济分化和收入差距拉大成为必然。而居民收入差距在过去30多年中不断拉大,对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公正与稳定都提出了挑战。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分割的背景下,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改革开放初期,受 “平均主义”及“大锅饭”传统分配思想的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均等化程度很高。相比农村居民而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对城镇居民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也使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更具特殊性。实际上,城镇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要比农村更为严峻,两极分化更加显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2]的研究表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并不相同,城镇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因素,而农村则主要是由于发展(农村工业化)的因素;罗楚亮(2004)[3]也认为改革因素的影响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过程中较为显著。

有鉴于此,本文从引进式技术进步的视角,对我国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研究,希望能探寻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真正原因,解决和应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所造成的困局。

二、S-S定理的失灵与我国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

S-S定理(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是要素禀赋理论的四个重要定理③即H-O定理(赫克歇尔-俄林定理)、S-S定理、H-O-S定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及雷布钦斯基定理。之一,也是讨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一个重要定理。该定理认为对外开放会导致一国使用相对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出口量增加,外需的增加引致对要素需求的增加,从而使得该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价格提高;同时,由于该国进口使用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会减少其国内生产,从而使得此类稀缺要素价格下降。根据这一定理,可以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非技术(非熟练)工人是相对充裕的,而技术(熟练)工人相对稀缺,因此对外贸易将逐步缩小收入差距。然而,实际情况却似乎并非如此。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加入WTO后,伴随经济日益开放的却是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而实际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均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学者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 Gordon和 Ann(1999)[4]对墨西哥的研究,得出了贸易自由化加剧收入不平等的结论,而Branko(2005)[5]使用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收入分布数据对落后国家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Wood(1997)[6]、Panagariya(2000)[7]等的研究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中会因出口导向及企业经营风险等问题,更有利于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而不利于非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会加剧收入不平等。

我国 “结构性高增长”过程中出现的收入不平等问题,显然不仅仅是对外开放或是劳动力之间工资收入差距所能完全解释的,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问题要更为复杂。基于引进式技术进步的视角,由于我国长期依靠引进技术,大部分技术进步带来的利润会流向技术输出国,从居民收入来看,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要远低于发达国家。从国内地区间收入差距来看,东部发达地区作为引进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受惠者,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收入(特别是劳动和资源要素收入)有一部分隐性地转移到了东部地区。不仅如此,东部地区引进技术多,经济增长快,经济 “总蛋糕”大,政府财政收入多。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分配给居民的收入也较多(无论是直接分配还是再分配),进而拉大了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

三、基本理论分析与数理推导

(一)基本理论分析

在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拉大的必然性。

1.地区间经济总量差距会反映在居民收入差距上。

由于我国存在显著的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运用强控制力有选择性地推动某些地区(城市)优先发展,将资金、资源和技术向这些地区倾斜①在引进技术地区的选择上,主要是出于经济基础和地域上的考虑,如宝钢建在工业基础最好的上海,而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则分别对应着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根据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②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投资,通过其外部经济使其他部门逐步得到发展的经济学说。赫希曼认为在市场经济自发调节之下,极化效应(回波效应)要远远大于扩散效应。[8],这些优先发展的地区会产生 “回波效应”,即欠发达地区的资金、资源、熟练(技术性、高素质)劳动力等要素会因地区间的收益差距而向发达地区转移。因此,发达地区积聚了更为丰富的资金、资源、技术和熟练劳动力,推动发达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快速提升,促进发达地区经济总量的腾飞。相对应地,由于在市场自发调节的情况下,欠发达地区不仅无法从发达地区获得资金、资源和熟练劳动力,相反地,欠发达地区生产要素仍会不断地流向发达地区。同时,欠发达地区由于技术落后,无法提高(或只能缓慢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缓慢。多方面因素导致了地区间经济总量上的差异,而经济总量与居民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经济总量上的差距会反映在居民收入上。

2.劳动力流动导致地区间工资性收入差距。

一方面,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会刺激其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根据劳动力供求关系,需求增加,必然要求提高劳动者报酬,以吸引更多的熟练劳动力的流入。另一方面,由于欠发达地区技术落后,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也较少,劳动者报酬的提高十分有限,欠发达地区的熟练劳动力继续向外流入发达地区。因此,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报酬存在一定差距③这种工资差距在现实中表现为发达地区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欠发达地区。。

另一方面,由于熟练劳动力不断地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最终会导致欠发达地区熟练劳动力越来越少。一个极端的情况是欠发达地区由于技术进步的停滞只剩下低端行业,而这些行业可能仅仅需要非熟练劳动力就可以进行生产,即发达地区主要是熟练劳动力,而欠发达地区则基本为非熟练劳动力。因此,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持续流动,必然会导致地区间劳动者报酬的差距越来越大。

3.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间接拉大居民其他收入差距。

首先,发达地区的经营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一般而言,发达地区会提供给创业者更多的机会,会增加发达地区居民经营净收入;而欠发达地区的创业机会和创业环境远远不如发达地区。

其次,发达地区的居民可以获取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如在近些年发达地区房价的绝对增量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房租价格也一路攀升,由此而产生的财产性收入可能也是拉大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原因。同时,财产性收入的获得与初始的财富水平相关,富裕家庭要比贫困家庭更容易获得财产性收入。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收入较高,积累较多,因此,发达地区的居民要比欠发达地区居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④根据2015年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到:2014年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平均财产性收入为4 088.93元,中部地区为2 069.53元,西部地区为1 869.41元,东北部地区最低,仅为1 569.97元。。

最后,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决定了财政收入的差异,而转移支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又往往取决于地方的财政状况。发达地区的财政状况一般都要好于欠发达地区,因此地区间财政收入的差距,可能会导致地区间转移性收入的差距。

综合以上各因素,引进式技术进步会提高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这也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资源、人才的涌入。根据劳动力供求原则,熟练劳动力的劳动报酬会高于非熟练劳动力,进而产生工资收入的差距;而引进技术进步方式又会通过加剧地区间经济总量上的差异,进而影响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

因此,如果仅依靠市场自发调节,只会导致地区间差距越来越大,因为市场只讲求效率,而公平则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二)地区间人均产出差距的数理推导

鉴于前文的分析,地区间经济差异会体现在居民收入差距上,因此,首先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地区间人均产出差距进行数理推导。

我国存在显著的生产力不平衡结构,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很大,在模型中为了简化分析,仅分为两个地区,即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Y1和Y2分别表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总产出,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假设1:α1和α2分别为两个地区各自的资本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反映了两个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上的差异(如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是外生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是发展中国家自身所能决定的。因此,技术为外生变量,即从国外引进技术。但由于国家强控制力的作用,将发达地区作为首要的技术引进地。

假设2: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素质高,为技术人员,因此更适合引进技术的现代行业,用L1表示;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为非技术人员,适应低端行业的需要,用L2表示。

假设3: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存在技术扩散。若f(A,α2)>0, 表明存在技术扩散(溢出); 若f′(A,α2)>0, 表明技术扩散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若表示欠发达地区只有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发达地区一致,才能完全地吸收发达地区的技术①即当两个地区产业结构基本相似,也即α2无限趋近α1时,欠发达地区可以完全模仿发达地区的技术。。

假设4:两地的经济增长的模式存在差异,由于发达地区是资本密集型,欠发达地区是劳动密集型,因此,发达地区的资本占比要高于欠发达地区的资本占比,即α1>α2。

基于此,两地区的人均产出分别为:

假设D为两地区人均产出的方差,用以衡量两地的人均产出差距。

因为0 <f(A,α2)<1, 所以

结论1:外生的技术冲击会导致人均产出差距的拉大。

如果f″(A,α2)>0, 得到

结论2:欠发达地区技术吸收的速度越来越快,则外生技术冲击会导致人均产出差距增大加快的趋势减缓。

如果f″(A,α2)<0, 得到

结论3:欠发达地区技术吸收的速度越来越慢,则外生技术冲击会导致人均产出差距增大的趋势加快。

结论4:发达地区资本在总产出中的份额越高(而欠发达地区资本占比不变),两地区的人均产出差距越大。

结论5:欠发达地区资本在总产出中的份额越高(而发达地区资本占比不变),越能改善地区间的人均产出差距。

根据结论1、2、3,可以分析引进技术进步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总产出差距的影响,并强调技术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散对差距缩小的重要性;但如果不是扩散效应,而是回波效应的话,差距会继续拉大。在结论4和结论5中,指出资本变动对人均产出差距的影响,发达地区资本占比越高,则会拉大地区间的差距,而欠发达地区资本占比越高的话,则会有利于改善地区间的差距。实际上,我国引进技术很多是隐含在大量的资本投资之中(赵志耘等,2007[9]),资本投资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的数理推导

继续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①此处为了便于推导,简化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如果用前文的函数形式代入,亦可以得到相同结论。,对地区间人均工资收入差距进行数理推导。

Y1和Y2分别表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总产出,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技术水平外生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不是发展中国家自身所能决定的,因此为外生变量,如从国外引进技术。

假设5:两个地区各自的资本和劳动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一致,分别为α和1-α,即假设无论是高端行业还是低端行业,它们各自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比例是一致的。

假设6:地区内的资本同质,但两个地区间的资本异质。发达地区使用能生产高端产品的资本(如技术含量高的大型机械),用K1表示;而欠发达地区使用的是生产低端产品的资本(如生产食品的农业原材料),用K2表示。

假设7:两个地区各自的劳动力市场认为是完全竞争的,地区内的劳动力同质,但地区间异质。其中: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素质高,多为技术人员,因此更适合引进技术的现代行业,用L1表示;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为非技术人员,适应低端行业的需要,用L2表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根据消费者劳动供给的最优决策,发达地区的工资收入为

同理可得,欠发达地区的工资收入为

将式(1)除以式(2)得到

依据式(3), 对求偏导,则有

结论6:发达地区技术人员的增加(增速快于欠发达地区非技术人员的增加),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工资收入差距。

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供求法则,劳动力数量的增多,会导致工资收入的下降;而在另一个市场中,劳动力数量不变(或者增加较少),不会引起工资收入下降(或者下降较少),这就会缩小地区间工人(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差距。

在现实中,高素质人才大量涌入发达地区,如果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显然不利于他们收入的提高。当然,是否供大于求,还是取决于发达地区技术进步的情况。如果引进了更多的技术(设备),必然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

依据式(3)对求偏导,则有

结论7: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技术水平差异的扩大,会导致两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拉大。

依据式(3), 对求偏导,则有

结论8:发达地区生产高端产品的资本增加(增速快于欠发达地区生产低端产品的资本增加),会导致地区间的工资收入差距的拉大。

从以上的数理推导及其结论中,可以发现引进技术和资本投入的变动对于收入差距的拉大具有正相关关系。

四、我国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演变与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之间的绝对收入差距呈现出持续拉大的态势,但地区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则出现波动。其中:1995年的比值最大,为2.6,最高收入省份为广东(7 438.7元),最低收入省份为内蒙古(2 863.03元),绝对收入差距为4 575.67元;1981年的比值最小,为1.59,最高收入省份为上海(637元),最低收入省份为山西(400.6元),绝对收入差距为236.4元。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省份为上海(43 851.36元),而最低的省份为甘肃(18 964.78元),相比2012年,上海的增幅(9.1%)低于甘肃的增幅(10.5%),但由于上海的基数较大,收入的绝对值增加较多。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最高收入省份与最低收入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一)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演变

为了更好地描述收入差距的演变,以下将对我国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泰尔指数进行测度,以此衡量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并观察其演变特征。

按照统计年鉴中的分类,我们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四大区域①东部地区: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东北部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

分别考察这四个区域内部的差异和区域间的差异。定义第i区域内的泰尔指数为

区域内总体泰尔指数等于各区域内泰尔指数的加权之和,则有

定义区域间的差异为

总体泰尔指数可以被分解为

其中:pij为i区域j省的人口;Pi为第i区域的总人口;Yij为i区域j省的总收入;Yi为第i区域的城镇居民总收入;Y为全国总收入;P为全国总人口。测度结果详见表2。

表2 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测度值

图1 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区域内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较为缓慢;区域间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甚至是低于区域内差距,但进入90年代后,区域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速度要快于区域内差距。

出现这种现象,一是由于四大经济区域的各区域内部差距较小,如东部地区,均是较为发达的省份,而中部、西部及东北部地区相对来说是欠发达的省份,虽然东部和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但各个区域内部的差距较小。而在改革初期,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收入等方面的差距也都较小。二是我国在1992年后引进技术和外资的速度加快,但这些资金和技术的流向主要是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的优势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经济总量也逐步拉开了与欠发达地区的距离,这些都可能是造成区域之间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但各区域内部的发展仍比较相似,技术扩散可能也存在区域的限制,因此各区域内部差距拉大并不明显。

根据测度的泰尔指数,将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演变,按改革开放的五阶段来进行描述。

第一阶段(1978—1984):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很小,组内差距要大于组间的差距,也即表明区域内部差距比区域间的差距要大,区域内部差距对于总体差距的贡献率高。在这一阶段,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区域内部的差距也较小,只是相对于区域间的差距而言,要更为显著。

第二阶段(1985—1992):总体上略有上升,除去1991年总体泰尔指数低于0.01之外,其他年份均高于0.01,但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组内差距对于总体差距的贡献率下降,而组间差距的贡献率则有所上升。总体来说,这一阶段差距有所拉大,但并不十分显著。

第三阶段(1992—2002):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显著拉大,且波动明显,但多在0.02以上,有3个年份突破了0.03,其中2000年达到峰值0.037。组内差距占总体比重持续下降,同时,组间差距越来越重要。

第四阶段(2002—2008):泰尔指数呈现出 “倒U”状,由2002年的0.027上升到2005年的0.034 2,再下降到2008年的0.026 6,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第五阶段(2009—):泰尔指数波动相对平稳,并在2010年后持续下降,城镇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二)地区间收入差距演变的成因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从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扩展的一个过程。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1984年4月,进一步开放14个港口城市①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 “南巡讲话”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高潮。

改革开放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提高了科学技术水平,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 “先锋”,技术引进也首先开始于这些城市。我国引进技术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从国外直接购买技术或技术设备;二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来引进技术,即以市场换技术,或是以资源换技术的方式。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外汇储备有限,往往是采取第二种方式,即由外商提供资金、生产设备、技术、原料、配件、图样等,而国内则提供优惠政策(税费的减免)、土地、劳动力和服务设施等,共同组建加工工厂或是组装工厂。虽然没有直接地引进技术和设备,却是间接地引进了技术,加之可能存在的技术外溢,让这些沿海地区走在了技术引进的前列。可以看出,在改革的初期,国家的强控制力及计划手段,在技术引进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外汇储备也日渐充裕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汇储备极少,1978年仅有1.67亿美元,到了1980年竟为-12.96亿美元;但90年代中后期开始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从1996年首度超过1 000亿美元,到2006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仅用了11年的时间,而到2010年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更是只用了5年的时间。,技术引进的第一种方式也开始逐渐增多。由于沿海发达地区早期积累的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链,以及大量的技术性人才,可以降低引进技术的使用成本;同时,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准则之下,都会更倾向于将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投入能给他们带来更大收益的发达地区,这实际上也是 “回波效应”的作用。因此,改革开放深入阶段的技术引进仍然多发生在发达地区。

技术优势很容易转变为经济增长的优势,发达地区无论是GDP总量、人均GDP还是财政收入都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而职工的工资、福利显然是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的关系。发达地区的高财政收入也会给发达地区的居民带来更高的转移支付水平,使原本用以调节收入差距的转移支付变成了扩大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发达地区的工资、福利、转移支付水平要远高于欠发达地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鉴于地区间经济差距日益拉大,国家自2000年开始,陆续开始了 “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及 “振兴东北”等战略性措施;特别是2009年以后,先后批准了安徽皖江城市带等多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加速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这些战略措施的实施对于强化技术的扩散效应,显然是有积极作用的。其中,西部大开发最早,十几年来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接近中部和东北部两个区域。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 945.05元,比2001年的6 171.79元增长了2.55倍。内蒙古增长最高,为3.6倍;最低的为西藏,增长了1.54倍。这三个欠发达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显然有利于区域间收入差距的缩小。通过考察中部、西部、东北部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发现 “三大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这与前文泰尔指数的变动相一致。即在2005年后的 “十一五”期间,我国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基数大,缩小是有限的。而中、西及东北部地区之间的城镇居民收入则开始趋同,各区域之间的差距较小,具体比值如表3所示。因此,“三大战略”的实施应是2005年以来地区间收入差距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3 中部、西部、东北部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

五、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技术进步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与有选择的技术引进

我国引进式技术进步下的 “结构性”经济增长模式使得我国在全球收入分配中处于劣势,在国内收入分配中则出现了劳动收入被低估,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态势。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呈现出收入差距大、总体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低的现状。因此,直接在各地区间进行居民收入再分配并不可行,以此来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也不现实,必须要从初次收入分配入手。就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特征而言,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引进技术进步方式决定的,而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出路是转变我国一直以来的引进技术进步方式,加强自主创新,改变我国在全球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扩大国内劳动要素收入。因此,亟待加强自主创新,以此来逐步实现对引进技术进步方式的逐步替代。

能否形成一定规模、持续的自主技术创新趋势是未来中国能否持续发展的最关键问题。只有实现了自主技术创新,生产力发展才能由 “强制演进”转变为 “自然进化”,生产力不平衡结构才有可能向平衡结构演进;只有以 “技术立国”的自主创新才能改变我国在全球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扩大劳动要素收入。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地区间的再分配(比如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部支持中西部发展等),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

(二)政府有目的地引导产业转移

在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存在一定程度要素流动壁垒的情况下,政府引导产业转移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在做好产业转移可行性研究和产业转移规划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1.改善生产要素条件,打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软硬件环境。软件方面,从财政、税收、融资三方面支持企业转移,创造良好的资本运营环境;加大人力资本培养方面的投入,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而硬件方面,主要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拓展市场需求,使得产业转移企业顺利站稳脚跟。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刺激消费的政策,并制定政府采购计划,帮助企业通过品牌推广等一系列措施来扩大转移企业的市场需求。

3.支持转移产业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转移产业要长久地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上下游产业的支持。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能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全局观念,着力打造完整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博弈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

4.为企业战略拓展与有序竞争创造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公平竞争,反对垄断行为,保护企业品牌和知识产权;简化相关审批程序,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转移产业相关优惠政策,打造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支持行业协会和商会等自治或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

(三)引导劳动力在地区间合理流动

经济发达地区,因其完善的公共基础建设和良好的人才引进体系,对人才的吸引力强;同时自身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也较多,培养人才的能力也较强,以北京为例,不仅有近百所高等院校(有多所“985”工程和 “211”工程院校),还有更为丰富的科研机构,人才培养能力强。相比之下,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自身人才培养能力也不够,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人才培养出来却留不住。目前的现实仍然是大量的人才向发达地区集中,尽管有 “逃离北上广”的现象出现,却并未成为主流,每年最为显著的仍是各地的毕业生涌向发达地区。过度教育的现象在发达地区尤为严重,在很多情况下,人力资本的价值并未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

虽然引导高素质人才向欠发达地区回流,既可以缩小欠发达地区高端人才与一般人才之间的工资差距,又可以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整体的工资差距,但要引导高端人才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增加中西部地区高端人才的供给并非易事。伴随着产业转移,可能会实现一部分高端劳动力的转移;但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引进机制的完善,对于吸引高端人才流入可能更为重要。

此外,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依然旺盛;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户籍限制,不仅出现了相同劳动在不同地区间工资差距较大的现象,还出现了在发达地区内部,相同劳动在本地工人和外地工人之间的报酬差异现象。因而,今后要进一步放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限制,让常驻的外来务工人员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如相同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同工同酬等,实现劳动力真正的合理流动,缩小不合理的工资差距。

此外,适度地打破行业垄断,进一步完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相关改革,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社保覆盖面及教育公平化,将有效减弱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在实质上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因此,各项改革的完善也将有助于缩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1]伍艳艳,戴豫升.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9):53-57.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执笔人:张平).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趋势与对策[N].人民日报,2002-07-09.

[3]罗楚亮.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发展因素与改革因素[J].上海经济研究,2004(1):20-27.

[4]Gordon H, Ann H.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Wage Inequality in Mexico[J].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99, 52(2):271-288.

[5]Branko M.Can We Discern the Effect of Income Distribution?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Budget Surveys[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5, 19(1): 21-44.

[6]Wood A.Openness and Wage Ine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Latin American Challenge to East Asian Conventional Wisdom[J].The Wor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7,11(1): 33-57.

[7]Panagariva A.Preferential Trade Liber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and New Development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0, 38(2):287-331.

[8]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潘照东,曹征海,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55-66.

[9]赵志耘,吕冰洋,郭庆旺,贾俊雪.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J].经济研究,2007(11):18-31.

猜你喜欢
欠发达城镇居民差距
关于欠发达地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欠发达农村环境下村民治理环境意愿的实证分析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