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环城绿带景观设计分析

2016-07-06 07:08叶绿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设计

叶绿

摘 要:环城绿带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使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更为流畅,还结合各住宅群、绿地,使之关联更加密切,以保持生态平衡;而且在城市景观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但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还改良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体现了城市特色和风貌。文章介绍了城市环城绿带的概念,回顾了国内外城市环城绿带的发展进程,比较了国内外环城绿带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实例,分析了南京环城绿带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践,以期为国内日益增多的环城绿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城绿带;城市绿地;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8-0152-03

环城绿带是大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绿色植被带将城市包围,是国际上一些大城市为了控制城市无序扩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规划的一类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国内一二线城市正经历着快速的成长过程,面积在不断扩大,人口在迅速增加,而这些城市也相继出现了国际大城市曾经出现的问题,比如热岛效应的加剧,空气质量的下降,绿地面积被房地产蚕食等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城市的要求和呼声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国内部分城市也对环城绿带进行不断的实践总结,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几十年国内将会迎来一个环城绿带的建设高潮。

1 环城绿带的概念及景观设计原则

1.1 环城绿带的概念

环城绿带(Green Belt Around City)是指在城市周围建设的绿色植被带,是城市带状绿地、绿色生态廊道的一种类型,即在一定规模的城镇或城镇密集区外围,安排较多的绿地或绿化比例较高的相关用地,形成环绕城市建成区的永久性开敞空间。是城市带状绿地的一种具体形态。

1.2 环城绿带景观设计原则

1.2.1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人类各项活动的永恒主题,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永恒主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环境、希望拥有碧水蓝天和谐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城市绿化带设计中要求绿地景观具有亲和性、富有人情味、舒适性和文化教育性,能够激起人们亲近的欲望,并要兼顾居民的健身娱乐、社会交际活动场所等。同时还要在设计中强调公众的参与性,让绿地的服务对象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使绿地景观更好的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通过“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城绿带建设,创造优美宜人的人居空问,才能使城市森林的综合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1.2.2 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环城绿带的规划建设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来考虑,不仅当代人受益,而且要利于今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就城市绿化来说,这一原则的重要内涵是在城市生态资源上使保护与发展同步。以绿为主,倡导生态建设;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交融的生态空间,提倡乔木、花草、灌木及地被合理搭配;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行为环境与形象环境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1.2.3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城市绿地各子系统之间、城市绿地与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益及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城市环城绿带作为城市绿化建设中的组成部分,规划时就必须从城市市民整体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出发,并结合城市规划综合考虑,优化系统结构。合理布局绿地,建设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城市规划发展目标相协调一致,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屏障,以实现城市绿化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提高。

1.2.4 生态化原则

生态观念的引入为认识和解决日益尖锐化的复杂城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城市环城绿带的景观规划中,一定要运用生态学的观点,遵循生态学中共生互利和相克相生的原则,不过分追求多种资源的经济效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景观。遵从生态恢复原则,城市环城绿带建设的重点就是遵循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在充分研究地带性植被类型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结构、种群特征等基础上,针对城市绿地中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绿地植被类型,分别选择相适应的地带性植物种类进行改造,人为加速其向地带性植被类型演替,以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2.5 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地区和城市其发展历史、绿化基础、自然条件都不相同,在各城市对环城绿带的绿地面积、数量、空间格局等绿地指标和空间形态进行规划设计时,要从实际的需要和可能出发,合理配置环城绿带的各类型绿地,做到重点突出、均匀分布,使绿地类型结构、格局和比例要与当地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达到绿地景观的整体优化利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确定适宜的绿地结构,选择应用具有主导功能的树种,重视使用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突出地方特色,不盲目模仿移植,不片面追求时尚。

1.2.6 生态经济原则

环城绿带应是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基地,通过发展林业、花果业、旅游业、观光农业、立体水面养殖等,以绿引资,兴绿致富。在绿带中大力推广诸如木本油料、木本药材、木本粮食、木本蔬菜、木本饲料、果树和用材树等市场稀缺、经济前景可观的经济植物,且规划形成适度规模和特色规模;提倡木本化农业和都市型农业,使其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成为绿带旅游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与生态旅游结合,在环城绿带中安排适当的旅游项目,顺应城郊旅游发展的趋势;在绿带水、陆、空全面进行生物多样规划,引入经济价值高的生物,使绿带土地和水资源获得最佳叠加效益。

2 南京市环城绿带景观设计特点和策略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地处我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濒江近海。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历史悠久,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美称,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长江穿城而过,沿江岸线总长近200公里,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1%以上,林木覆盖率26.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 m2,位居中国前三甲,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署特别荣誉奖获得城市。

2006年南京颁布了新一轮城市规划大纲,对南京生态绿地系统进行专项规划。将全市绿地系统归纳为形成“一带、 两廊、 三环、 六楔、 十四射” ,其中“三环”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绕城公路环城绿带。尤其是成功申办2014年第二届世界青年奥运会,给南京城市建设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最终在2014年初建成了全长37.2 km的环城绿带,如图1所示。

2.1 体现南京城市特色

南京环城绿带紧紧围绕城市,宛如南京的一道绿色城墙,沿途穿越了许多景区。景观设计之初,设计人员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南京的论著,深入南京街头巷尾与市民交流南京的特色,广泛征求寻访市民对南京环城景观的意见,力争从人文底蕴中寻求最佳的“立意”。最终提出了寓意深刻的“龙”和“虎”的设计理念,如图2所示,化用了毛主席当年的诗句“虎距龙盘今胜昔”,不但有形胜更有意长。“龙蟠虎踞”不仅通过绿带本身及其贯穿的一系列山系得以整体体现,而且充分体现南京山水城林的城市特色。

2.2 突出青奥盛会元素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Youth Olympic Games, YOG),简称“青年奥运会”或“青奥会”,是一项专为青年人举办的国际赛事,是青年人全球范围内最高水平的综合体育赛事。2014年第二届青奥会在南京举办,为办好这一盛会,在世界面前展示南京的风采,南京环城绿带在景观设计上突出了很多的青奥元素,比如吉祥物、青奥会徽、奥运五环等等,如图3所示,体现了绿带景观设计的时代主题性。

2.3 营造城市森林理念

南京环城绿带紧紧结合南京现有的高绿化覆盖率、高林木覆盖率,着力营造“城市森林”的理念目标。整条景观之路以“龙腾出水”开头,中间段利用现有林带打造“虎啸山林”和“二龙戏珠”等景观设计。巧妙地将互通、中分带、路基等公路部件构成一个整体,与景观浑然天成,完美地体现了“龙蟠虎踞”的设计理念。整体景观响应了“绿色金陵”的环境建设目标,突出了“城市森林”设计概念。

2.4 彰显现代人文关怀

南京环城绿带设计规划中注重以人为本,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一是在景观设计上既尊重自然地貌又着眼于舒适宜人,做到因地制宜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固有格局和美感。刘村互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初设计为水体景观,后经过反复讨论和实地勘探,考虑到其东侧地势较高,又采用了挖方路基,最终将方案变更为山地景观,在保证审美格局的同时又便于施工。二是大力打造特色城市公园,吸引人群与绿带景观的互动。沿线布局设立三个城市公园,“博爱青奥”突出南京博爱之都和青奥元素、“科技创新”紧扣时代创新主题、“历史记忆”令人不忘过去,既有时代特色又有历史厚度,很好地彰显了人文关怀,使绿带景观摆脱单纯“为景而景”的尴尬。

3 南京市环城绿带面临的挑战

南京环城绿带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达到了设计目的。但是应该注意到环城绿带是个新的事物,除北京外国内其他城市发展时间较短,普遍在20年左右,这样短的时间不足以积累足够的建设经验。所以对于环城绿带的建设经验不是很足,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经济发展对环城绿带建设的影响

应当说,环城绿带的出现是城市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才会出现的事物,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决定了政府对于环城绿带建设的态度,地方政府出于加快经济发展考虑,有意无意地一直在纵容城市的快速扩张,在实践层面很难克制对环城绿带的改变和侵占。

3.2 绿带建设在法律法规上的缺失

环城绿带的建设不但需要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更需要一套比较成熟的法律体系从基本的法理层面保护环城绿带的建设和保护。目前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南京以及国内其他城市关于环城绿带的法规层次较低、效力较弱,迫切需要加强城市立法,通过立法手段保证环城绿带规划和建设的严肃性和强制性。

3.3 环城绿带内的开发模式与后期维护还有待探索

环城绿带建成之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加以养护,同时绿带内居民的生活也需要统筹考虑,因此筹集维护资金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绿带养护的不足一来容易导致局部植被不够完善二来使景观出现瑕疵失去设计本意。

目前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后期养护不力在南京环城绿带中已经有所展现,局部区域植物的生长状态没有达到设计预期,甚至有些地段出现树木枯死,显得景观杂乱无章,破坏美感。从环城绿带的可持续性考虑,应当在绿带内适度进行产业开发,比如经济作物种植和旅游项目等,保证与绿带生态功能主旨不冲突同时有利于绿带具备自身造血功能。

3.4 公众对环城绿带建设的理解和参与水平较低

环城绿带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来自社会的支持不可或缺。但是目前南京环城绿带并没有得到南京市民的足够支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般市民的需求仍集中 于衣食住行这些基本层次上,那些与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往往才能获得足够的关注,对于环城绿带这种和自身利益并没有直接相关的项目参与度比较低。

上述的几个问题不是南京环城绿带建设中独有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国内规划建设环城绿带城市普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共识的当下,环城绿带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更好地建设环城绿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卓林,王葆华,申亮.快速发展城市中的环城绿带建设思考—以西 安环城绿带建设为例[A].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

[2] 李绍仁.城市环城绿带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2010 (15).

[3] 汪永华.环城绿带理论及基于城市生态恢复的环城绿带规划[J].风景 园林.2005(53).

[4] 张怀振,姜卫兵.环城绿带在欧洲的发展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5(6).

[5] 贾俊,高晶.英国绿带政策的起源、发展和挑战[J].中国园林.2005(3).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景观设计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恢复研究
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
浅谈海绵城市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城市绿地功能与作用的重新认识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