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在延边州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食安办”到“新食药监局”,监管体系实现了从多条到集中的无缝链接;从“四级网络”到“阳光厨房”,维护机制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积极转变;从“部门主抓”到“有奖举报”,共治氛围实现了从政府到社会的全面覆盖。当下的延边州,安全“餐桌”已不再只是百姓的期许。
食品安全谁来管——以改革落权责,监管体系逐渐完善
食品安全,是群众健康的基石,也是长期以来政府亟待破解的难题。曾几何时,一个“毒豆芽”让食品安全陷入了不知谁来管的尴尬境地。
违法使用添加剂生产出来的豆芽,按照生产环节,归农业部门管;按照消费环节,归工商部门管;按照《食品安全法》,归质监部门管。但现实中,农业部门认为是一般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问题,应该归质监部门管,流通环节出了问题,应该归工商部门管;质监和工商部门认为豆芽是豆子发的,是农产品,应该归农业部门管……到最后,这么多部门管不住小小的豆芽。
为彻底根除“交叉地带多头管”、“真空地带无人管”的现象,让食品监管“无缝链接”,2011年12月,延边州政府组建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延边州和八个县(市)均独立设置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全州初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形成了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延边州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全州食品监管机制进入“集中监管”阶段。
为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延边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出台《延边州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试行)》,对各监管部门职责进行重新梳理和界定,大大减少了重复执法、多头执法和相互推诿现象;出台一系列工作制度、方案,形成《州食品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汇编》。延边州还出台《延边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从明确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强化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监管工作、推进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加强各环节的食品监管等21项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规定,进一步为全州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相关依据和制度保障。
2014年,延边州在紧紧围绕食品安全诚信、法制、生态、文明、幸福的延边(即食品安全五个延边),继续深化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将原州食安办、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州工商局、州质监局、商务局食品监管职能和人员全部整合到位,组建新的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全州8个县(市)将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质监局合并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51个乡(镇)、街道设立派出机构,在每个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设立至少1名食品药品协管员。州、县(市)、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四级监管职能层层落实,内设机构整合实现了由“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的过渡,全过程、全覆盖、无缝隙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食品安全管什么——以创新谋突破,监管机制日趋健全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生产、加工、配送、零售乃至餐饮等各个环节。如何以有限的监管力量确保无限变化的各个环节无问题?是盯着生产者看、追着产品跑,还是跟着消费者的问题?为此,延边州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以创新谋突破,在从“问题导向”到“思民为民惠民”的转变中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作答这一食品安全管什么的民生考题。
2012年以来,州食安办大力推行网络建设,精心编织“食品安全网”。在省政府统一部署下,延边州结合实际加快推进建立8个县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站(监督举报中心)、66个乡(镇)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站(监督举报站)、95个大型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快速检测室工作。针对农村餐饮安全,延边州成立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下设“村级食品药品协管办公室”,聘任各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为义务监督员和信息员,负责本村食品药品安全和农村集体聚餐的监管巡查和相关信息报送;建立农村自办家宴申请、农村宴席厨师登记等相应管控制度,从而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盲区、全覆盖的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管理。
电子追溯系统信息化惠民助企。率先在延吉市朝阳川镇开展可追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在龙井市开展消费奖励试点工作,拿出10万元设立食品药品安全消费专项奖励资金,以奖代补、以奖促推。截至2015年11月末,全州共完成食品药品电子追溯设备签约入网9219户,已安装运行3013户,电子信息化监管迈上新台阶。
食品配货车斩断“五无”黑链条。在敦化市开展食品送货车电子追溯系统试点工作,州内472辆食品送货车配备电子追溯系统移动终端,实行食品配货车经营信息动态管理,并在全州其他县(市)迅速推广。
阳光厨房让食品生产透明化。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突出以学校、机关食堂、大中型以上饭店、旅游景点饭店为重点,开展阳光厨房建设,目前全州已有996家餐饮企业达到阳光厨房标准。以“开发零付费、使用低成本”为原则,在10户食品生产企业中开展“互联网+食品阳光生产”行动。通过食品生产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形成了“时时查看、零距离监管”,让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视、透明起来,确保食品生产规范有序、监督管理依法有据、消费者心知肚明,从根本上保障食品生产安全。
食品安全怎么管——向社会谋合力,监管维度不断拓展
食品安全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延边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连续几年将其列为重点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延边州的食品安全态势逐步平稳。但是,危害群众食品安全的案件依然屡有发生。一方面,监管范围点多面广,而执法人员和力量严重不足,监管难度日趋加大;另一方面,近年来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又呈现出流動性大、隐蔽性强的特点,仅靠单一政府部门监管,难免出现遗漏,产生隐患。
如何在水涨船高的预期中增强群众“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成为破解延边州当下食品安全怎么管课题的关键所在。2012年9月18日,延边州在全省率先开通食品安全网和食品安全举报平台,让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及时方便地了解国家、省、州有关食品安全法规及政策、食品安全动态和食品安全知识,参与食品安全监督,为食品安全监管建言献策。
2014年3月18日,《延边州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举报奖励办法》正式颁布实施,投诉举报中心的12331和8333999两部投诉举报电话,成为全州群众眼睛延伸监管触角的有利武器。截至目前,全州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991件,共发放奖金72万余元,进一步打响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民食品安全保卫战。
为全面深入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延边州食药监管部门以零容忍的态度开展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联合公安、畜牧等部门开展食品領域无证专项整治等行动,共摸排核查生产经营户34274户,生产经营户自行关停101户,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85件,依法取缔无证生产经营户42户;查处了一批食品违法犯罪案件,捣毁了数十个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黑窝点、黑作坊,查破跨省收售病死牛、糕点厂违规生产食品、无证生产米酒案等一批大案要案。
为提升执法和整治成效,州食药监部门着力强化执法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使机关内设监管处室将工作重点放在政策研究、日常监管上,稽查执法办案机构将工作重点放在大要案查处、专项整治上,形成了“一个拳头打出击”的顺畅高效工作格局。仅2015年上半年就累计查处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90余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7件,查办案件数量、移送案件数量都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如火如荼开展。州食药监管部门通过与美团网、饿了么等网站合作,开展网络订餐“扫网行动”,打造校园周边“线上饮食”安全绿洲;与延边大学法学院合作,在人员培训、疑案研究、法律咨询等方面积极开展交流,开创开启食品安全法制工作新模式;加大与媒体互动,通过在媒体开设专版专栏、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广泛报道食品药品监管动态,曝光典型案例,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社会关注度,让食品安全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如今,延边州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取得全省唯一“双示范”成果,6个县(市)、2个园区进入省级示范行列,示范县(市)占全州县(市)总数的75%,居全省首位;不规范的流动餐饮服务大篷车少了,违法典型案例曝光的多了;夜市流动食品摊点不见了,整齐划一的固定摊位多了;无证经营的小作坊减少了,有证可查的特色美食餐馆变多了……跻身“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行列的延边,正在成为安全放心食品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