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伊朗特约记者 晋燕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董铭 ●崔晓冬
“他是上帝派来的艺术巨匠”——黑泽明
“世界失去一位真正的影坛伟人”——《一次别离》导演法哈蒂“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法国新浪潮大师戈达尔“他是伊朗文化的代言人,他的电影视角与西方截然不同”“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对于世界影坛来说,伊朗导演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见图)病逝的消息无异于一场地震。这位艺术大师的去世,宣告代表伊朗银幕美学的一代传奇谢幕。无论伊朗民众抑或世界影迷,都将在光影的世界里延续对这位“电影旗手”的怀念。
德黑兰度过悲伤一夜
北京时间7月5日,伊朗民众被一条消息震惊:身患肠胃癌的电影大师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于当地时间4日在巴黎去世,享年76岁。法新社披露说,阿巴斯是在今年3月被诊断出癌症的,此后因病重从德黑兰转至巴黎治疗。阿巴斯病逝的消息仿佛在伊朗人心上重重一击。5日晚,德黑兰所有电影院都在晚上10时暂停播放影片,以此向大师致哀。伊朗改革派大报《东方报》的头版借用阿巴斯的一部代表作为标题,称阿巴斯“起身去了朋友家”(阿巴斯的代表作之一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朋友在此暗指真主)。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官方推特上写道:“伊朗痛失国际电影舞台上的一位大师,愿真主用无限的慈爱接纳他。”伊朗核谈判代表表示:“我们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他以诗意的眼光来看待电影,也为伊朗电影写下新定义。”不少伊朗民众5日在社交网站上向阿巴斯表达敬意。有网友感叹:“阿巴斯从没有贬低过自己的祖国,他向世界展现了伊朗人热爱和平的内心。”还有人说:“他是伊朗电影界的中流砥柱,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伊朗最伟大的导演在法国去世”,法国《费加罗报》5日发表悼文回顾阿巴斯的生平。凭借《一次别离》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在得知阿巴斯去世后说:“阿巴斯激励了一代代伊朗电影人,影坛乃至全世界都失去一位真正的伟人”。好莱坞名导马丁·斯科塞斯称阿巴斯是“罕有的具有特别学识的艺术家”。英国《每日电讯报》称,在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眼中,阿巴斯是“上帝派往人间的艺术巨匠”。法国新浪潮大师戈达尔的那句评语“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美国着名导演),止于阿巴斯”,也许最适合为他盖棺定论。
伊朗美学的代言人
阿巴斯1940年出生于德黑兰,早年通过拍电视纪录片和广告积累了拍摄经验。1987年,阿巴斯的儿童题材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荣获瑞士洛加诺电影节大奖。该片朴实的情感令西方动容,也让伊朗电影重回世界影坛。阿巴斯的作品充满现实主义色彩和人文关怀,他曾在伊朗大地震后拍摄反映农村灾后情况的《生活在继续》。上世纪90年代是阿巴斯的创作高峰,他擅长诗意的美学风格、大巧若拙的表现手法,并且喜欢使用非专业演员,讲述介于纪录片和剧情片之间的故事,因此获得全世界赞誉。《橄榄树下的情人》《十》《樱桃的滋味》《生生长流》等杰作令他屡获戛纳、威尼斯大奖,引发西方影评界的争相研究。近些年,阿巴斯多次离开熟悉的祖国,前往非洲、欧洲和亚洲等地创作。2010年由他在意大利拍摄的影片《原样复制》,为法国“银幕女神”朱丽叶·比诺什赢得戛纳影后桂冠。
阿巴斯之于伊朗电影的价值,相当于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令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意义。然而,由于伊朗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文化审核制度,阿巴斯在本国也曾受到苛责。相比因激进立场而被软禁的名导帕纳西,阿巴斯的作品并没有明显的政治元素,而是着重于艺术、人性的表达。只有在《十》等少数影片中,阿巴斯流露出对伊朗女性的关注和同情。伊朗国内保守者曾挑剔他作品中出现雷诺汽车、法语海报等“媚外元素”,还批判他在获得金棕榈大奖时“居然与法国女星行贴面礼”。这些批评令阿巴斯备感压力,但他并没有因此离开伊朗。
与中国“最后的缘分”
阿巴斯与中国也颇有缘分,20年前他的摄影艺术就曾在上海展出。去年,阿巴斯还前往北京798艺术区参加活动,并惊叹于中国的飞速发展。据悉,阿巴斯最后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就是要在杭州取景的《杭州之恋》。这部微电影讲述的是一名学习中文的伊朗人与中国人之间的情感故事。5日,包括中日韩在内的多国亚洲媒体都相继报道了阿巴斯的离世,并且感谢他给东西方观众带来的共同感动。
算起来,伊朗电影已有百年历史,但在伊斯兰革命前仅有一些民俗娱乐片。在达利什·梅赫朱等前辈开启“电影写实主义”后,阿巴斯等人在挖掘本土文化和现实题材的道路上日益成功,终为世界所认可。在法哈蒂的《一次别离》摘得柏林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殊荣后,更多年轻的伊朗电影人走向国际,这一切都要感谢阿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