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借助文本细读策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成为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以小学语文教学文本细读为研究对象,针对现阶段阅读教学现状提出了几个方面的策略,希望能够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是学生学习汉语言知识的基础学习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文本作为教师教学实践和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教学文本进行细读、精读、深层次阅读,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探究和挖掘文本教材潜在知识价值的能力,使有限的文本学习资源变成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
一、创设趣味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
大量的教学案例表明,许多学生在一篇语文课文学习结束
后,对课文的基本内容仍然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究其原因是缺少对课文反复多次的阅读。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对一成不变的阅读教学实践模式很容易失去兴致。鉴于学生的这一学习心理,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效率,就应该从创设和开展多种趣味性阅读教学模式入手,增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积极改善以往传统教学观念下的阅读教学实践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以及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例如,在《坐井观天》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投影的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富有童趣的“动物小王国”式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和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随后,教师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小组成员扮演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角色进行对话,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安排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归纳和概括,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来与大家一同分享小组学习成果。情境化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文本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了阅读思维,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二、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情感表达
在对文本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因个体思维角度和方式的不同,学生对文本内容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悟,表现为个性化阅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对教材文本内容和知识点进行讲授的同时,还应切实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阅读心理和感
受,充分尊重学生在文本理解和认知方面的差异性表现。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表明,小学阶段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始时期,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速度较快,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仍然与成人存在很大差距,表现为片面性、感性和不稳定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进行科学的引导,还应注意学生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观点片面化和思想情感单一化的问题,并能够及时地针对问题进行点拨和辅导分析。
例如,在《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一课学习中,课文通俗易懂,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心”,其中小猫消失后卡罗尔伤心难过的情节会对学生形成强烈的情绪感染,而这些情绪很容易使学生忽略对文章核心思想的理性认知。通过小猫失而复得的故事陈述,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善于发现生活之美,感悟生活之美的高雅生活情趣。语文教师应该学会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去看待学生文本阅读时产生的真实情感,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进行培养和提高。
三、多方位感知课文内容,领悟升华教学文本艺术魅力
教材文本是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的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材范本,具有基础性、实用性、逻辑性、科学性以及统一性的特点。语文教材文本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内容上呈现出丰富性和生动性,同时严格遵循新课程改革中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细读、精读的能力时,应该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立足于教材文本,通过相关内容的索引来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素材,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对文本内容和意象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理解和感悟;其次,教学文本所编选的课文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读物,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文本为范,了解和掌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学习文章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领会文笔写作的精髓。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和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细续文本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分析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章师亚.从“治病”想到教师的文本细读及教学把握[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5).
[2]朱小薇.文本无语,细读有情:也谈文本细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2(5).
[3]王荣,陈永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新校园:阅读,2015(9).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