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实
“智能交通”能给人提供什么样的想象力?“啥啥都叫智能,300块钱的电饭煲都叫智能电饭煲。”我的同事差点打了个呵欠。但资本的肾上腺素却在飙升。就在我们准备这组文章的这段时间里,苹果给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投资10亿美元;几天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给另一个移动出行平台优步(Uber)投资35亿美元;紧接着,中国人寿又对滴滴进行了超过6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就在以城市交通为范畴的分享出行还炙手可热之时,市场的想象力又已带着移动互联网企业特有的乌托邦乐观主义驰骋向超现实。请感受一下这份腾讯研究院城际出行报告标题的气质:《后滴滴时代的千亿蓝海》。
今天,当我们谈及近乎陈词滥调的“智能”交通,就会不可避免地关联出同样也差不多审美疲劳的“大数据”或“云计算”。在公众话语的场域里,变革现实交通和构想未来交通的讨论,几乎由移动互联网企业,特别是“蝙蝠”三巨头主导,虽然传统上,交通基本上是一个由政府控制的领域。重要的原因,也许是移动端与我们的生活如此紧密的息息相关:我们每天使用滴滴出行或优步的APP叫车,用百度地图或高德地图导航,在淘宝或天猫上买买买。它们参与和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打破和重构了我们与被称为“交通”的时空的关系、与作为交通工具的车的关系,以及我们在其间被称为“行”的移动方式。我们不那么熟悉的,是“端”背后发生的事。有时候,我们谈论“云”,就像青春期少年谈论性,隔着实践和经验,云里雾里。
试图进入这个题目的过程中,一个持续盘旋的疑问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在一个基本在政府管辖下、公共性极强的领域,企业如何开辟和创造出市场?原初做电商的阿里、做搜索的百度和做社交网络的腾讯,如何殊途同归,不约而同进入到交通?传统上本质属于工程领域的交通,是如何实现向算法和数据思维过渡与转折的?在互联网巨头话语里孕育已久的“数据技术(DT)时代”又是如何呱呱坠地的?跨越传统交通运营和管辖空间的互联,又是如何开始的?
在杭州西溪的阿里巴巴集团园区,一位10年前曾在IBM研究院做过“智慧城市”领域大数据应用研究的数据挖掘专家,解开了我的一些疑问。当他在新加坡做世界上第一个预测城市内未来路况的交通项目时,IBM还是用PC机加软件和算法的方式去做。它的准确率很高,但瓶颈又很明显。当他们想把这件事从试点区全面铺开到整个新加坡时,他们发现,计算量太大,需要非常昂贵的硬件设备,这条路无法走通。这个为时几年的项目还未结束,云计算的概念已初现端倪,但还没有商用。2013年,当猎头告诉他,阿里有丰富的大数据时,他迅速回国。那时,阿里巴巴所有的电商业务都在大数据平台上跑,也正在看 “围墙花园”外还能做些什么,志向就是要做基础设施。2010年以前在新加坡过于昂贵的事,现在可以落地了。云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使得数据和算法能够在大规模应用的意义上取代传统的工程模型。IBM的“智慧城市”和“智慧星球”再鲜有人提起。它的概念其实是对的,但没有云计算,“智慧城市”就是一个伪命题。今天,我们这样讲:“智慧在云,智能在端。”
既然这次要讲述的对象是交通,我们还是按照基本的交通要素来结构这组报道。这些最基本的要素是:人与车、空间与时间,以及空间与时间里的资源组织和配置。政府仍然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但我们更关注新生的互联网+的力量。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范围内,我们走访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走访高德地图和优步,也采访浙江省交通厅这样的政府案例。我们想回答一系列的问题:高举分享出行旗帜的出行平台,如何重构了人与车的关系?它们如何从无到有地创造巨大市场,让企业在传统上被政府所垄断的交通领域里,有了建立个性化智能交通体系的主导机会?这些企业通过什么方式和算法,用前所未有的新手段提高了交通的效率?地图作为所有“行”的承载和与“行”相关的消费承载,在未来广阔的交通大市场里,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云计算究竟是什么?对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为何又如何寻找云计算与交通行业的链接点的?互联网企业与政府交通部门的合作,又是如何开始的?哪一些传统的空间界限,开始松动甚至被打破?回答完这些问题,还不够。我们继续问:资本市场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想象力何在?传统和互联网汽车行业作为重要的交通要素,如何应对未来?当互联网企业不断突破传统的空间界限时,对那些边界处的新情况和摩擦冲突,政策和法律层面有哪些讨论?
商业领袖憧憬着半个世纪乃至100年后的交通图景:未来50~100年,全社会的汽车资源可能都会在分享经济的体系中无差别的共享;最终,全国的陆海空各种公私交通资源,都将被互联起来,形成“整个社会资源无缝对接最大有效化”的综合交通。无论这样的乌托邦宣言是否会变成现实,我们都很期待,期待智慧的生长与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