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元强
高中生参军意愿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文元强
内容提要:近期,对大学生兵源研究较多,对高中生兵源研究较少。本课题就高中生参军意愿问题展开研究,这不仅是因为高中生目前仍占我国征兵比例的大多数,还在于对其参军意愿及国防意识的培养,关乎公民素质和国家未来。
关键词:征兵 高中生 参军意愿 国防教育
作者:文元强,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院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加强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国防教育,鼓励更多优秀学生参军入伍,对于实现强军目标、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高中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其理想信念、意志品质、尚武精神决定着未来兵源素质。为此,本课题就高中生参军意愿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为征兵政策调整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我国地域辽阔,发展水平不同。课题研究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山西5个省份6所高中的千余名在校生进行了参军意愿调查。获得有效纸质问卷1321份、电子问卷272份(参与问卷调查的高中生分布见表1)。
调查中,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编制了《高中生参军意愿调查表》,对部分学生进行书面访谈。项目包括:一是开展国防教育情况。从高中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和各省制定的《国防教育条例》了解掌握情况作了问卷调查。二是学校落实国防教育情况。教育部门是对在校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责任主体,问卷主要了解国防教育是否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如何落实相关教育活动,教师或辅导员教案准备及备课情况,学校组织军训和军训内容、形式、效果,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开展国防教育情况。三是相关影响因素。了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意识对子女进行国防教育,是否帮孩子进行此方面的人生规划。四是了解入伍动机。主要调查其参军意愿是一腔热情、目标明确,还是考虑个人待遇、工作环境和个人价值实现等。
表1 参加问卷调查的高中生分布
表2 高中生参军意愿抽样调查
表3 国防兴趣情况调查
由表2可见,对于参军表示“非常愿意、愿意”的比例,明显高于“不愿意”的比例,但选择“没想好”的比例不低,说明国防教育力度应加强,动员空间还很大。另外,对具有代表性的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湖北、湖南等中南地区,以及山西等华北地区的部分中学调查显示,高中生参军意愿分别为28%、46%、40%,表明东南沿海地区高中生参军意愿的培养应加强。
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从表3可见,高中生国防意识较强,但部分高中生程度不同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家国情怀、国防意识较淡漠。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教育因素。新一代青少年,处于和平环境,生活条件优越,各种享受容易获取,内外部信息影响多元。对这部分群体,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仍是不二选择。
国防教育是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提高公民国防素质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在升学压力和应试驱动下,治学态度上相对薄弱,亟待加强。
从表4可见,无论社会或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仍有很大拓展空间。
社会因素。关于“如果参军,最担心的事项”调查显示:无法实现自我价值(32%),处理不好各种关系(31%),可能打仗、有生命危险(19%),每天要吃苦受累(18%)。关于“愿意入伍参军原因”显示:到部队锻炼一下(47%),实现参军报国的志向(21%),履行服兵役的义务(17%),上大学没希望、找条出路(6%),国家优抚政策吸引(5%),家人的意愿(4%)。关于“不愿意入伍参军的原因”调查显示:训练辛苦(41%),无兴趣(34%),当兵危险(18%),军人待遇低(7%)。由此可知,高中生比较担心入伍后实现不了人生价值,处理不好各种关系。通过访谈也了解到,有些高中生自我设计和目标追求较多的是如何当老板、歌星和影星。可见,开放的信息环境、传媒关注的焦点、大众追捧的目标和校园文化的品位,对高中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当前,社会发展加速,居民消费丰富,受享乐主义泛化的冲击,一些人奉献意识淡化;互联网传媒的普及,使中西文化碰撞激烈,网媒上多种信息充斥,鱼龙有的学校国防教育弱化,存在任务式、指标式活动倾向。有的学校教育模式僵化、手段单一,教育内容同现实脱节,使有些学生在树立正确国防观上基础不牢。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国防教育是军事机关的事,对学校无关紧要,或认为学生参军后再进行国防教育也不迟。有的学校把学生军训等同于国防教育,觉得学校既已进行军训,就已完成国防教育任务。另外,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多数高中学校缺乏专职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有的兼职教师在国防观念、国防意识及学术积累、思维方式、创新能力、混杂、辨别难度大。这些都使高中生在树立正确信仰信念和价值观上面临挑战。有一起网络事件颇能说明问题。春晚节目中,年轻歌手王芳唱响英雄赞歌,博得现场好评,她在微博中骄傲地说自己热爱祖国,竟引来大量网络负面语言暴力围攻。
表4 国防教育情况调查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影响高中生参军意愿的重要方面。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前赴后继、抛头洒血、英雄辈出、感天动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些年,全社会享受和平日久,远离战争硝烟多年,有人变得萎靡软弱,有人受“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毁损”观念影响,畏首畏尾,缺乏担当。有的家长受“独子不当兵”观念及军人职业特殊高危印象影响,对子女参军态度消极。不少家长远在外地打工,疏于对孩子进行应征入伍、军营建功的教育和人生规划。有的家长受参军要疏通关系等错误说法影响,对孩子报名参军不积极。
表5显示,肯定性回答高于否定性回答。另有统计表明,在很愿意参军的学生中,亲属支持率高达到78%。
其他因素。调查中,关于“对军人印象”的问卷显示:不怕苦不怕累(23%),守纪律(22%),坚强(20%),有责任感(18%),果敢(13%),印象一般(3%),印象不好(1%)。总体看,高中生对军人印象的回答充满正能量,这既来自其本身观察,也来自主流传媒、学校教育和现实影响。上述回答,对学校搞好国防教育、培养高中生参军意愿、坚定其献身国防信念,毫无疑问是正向肯定。
表5 亲属是否支持参军
关于“参军观念”问卷显示:倾向于当兵接受锻炼使自己更有能力(52%),通过当兵证明自己价值和能力(18%),作为男人没当过兵是一种遗憾(15%),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7%),服兵役后更容易找到好工作(7%)。可见,多数同学的参军意愿比较积极,献身国防的动机健康向上。
青年人是民族希望、国家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传承者和共产主义美好未来建设者。高中生身处黄金时代,享受改革开放红利,前途美好机会很多。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未完全定型。必须通过积极的价值观塑造、健康的教育引导、有力的国防教育,帮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为从军报国及成为合格公民打好基础。
要通过国防意识培养,破解“国防建设与己无关”误区。访谈中,有的高中生觉得,献身国防是军人的事,与己无关。有的高中生在军训中怕苦怕累,抵触情绪大。为此,要通过有效的国防意识培养,提升年轻人的担当勇气、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本领。“少年强,则中国强。”教育者要清醒知晓,国防意识培育不仅是《国防教育法》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国防意识教育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通过学军事学国防,高中生可以开阔眼界,提升思想境界;可以打破应试教育窠臼,拓展作为空间;可以激发竞争力、拼搏力和意志体质品格。
要通过革命战争观教育,调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心态。当今世界,因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纠纷引发的局部战争从未平息。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从未停止,“颜色革命”“和平演变”的阴云从未飘散。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抓好接班人培养工作。高中生是未来高技术人才来源,是兵源的生成群体。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大力弘扬我党我军百战百胜、屡创人民战争奇观的红色传统,帮助学生树立自豪感、自强感和正义战争必胜信心,强化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增强履行国防义务的内在动力。
要通过天下观教育,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观念。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前茅,外汇储备水平、消费品产能、基础物资产能居世界排头。巨大财富和巨大产能,既需要大批建设者接续,更需要强力者捍卫。全球治理对中国力量、中国方案、中国角色的需求,为我国青年一代提出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高中生作为有文化、有理想的青春方阵,是重要的国家建设预备队和未来全球治理的人才储备队。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施行,给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奉献空间、拼搏天地和奋斗平台。“天下者,我们的天下。”要把天下观教育纳入国防课程,进而激荡年轻人梦想、驱动年轻人奋进、矢志民族复兴大业,使其敢为国家进取、乐为民族奉献、勇为国防出力。
要通过多种渠道,盘活优质资源,建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国防教育师资相对薄弱,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这支队伍建设。要通过业务培训、优秀退伍军人招聘、军地院校互动、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国家指令性安排等手段,配好配齐配强国防教育师资。要通过把现役或退役英雄楷模、先进典型、红色传人聘为学校辅导员,盘活优质国防教育资源,提高国防教育效果。要通过与驻地部队共建、国防教育基地开放、军营一日体验、武器装备展示、军事游戏开发,让学生接触新鲜事物、体验强军进程、进入角色扮演,使其开阔视野、贴近国防、激活兴趣。当年,普鲁士战败后迅速崛起,明治维新改革快速见效,都有政府积极介入、指派军事教员常驻校园,对学生进行严格军训的因素助力。所以,欧洲军事家老毛奇说:德意志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校课桌上奠定了。
(责任编辑:郑宁)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2-4484(2016)02-00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