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Direction
3月21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下达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规划2016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总规模为3083万千瓦,涵盖22个省(区、市)。其中,河南省350万千瓦、天津市15万千瓦、河北省100万千瓦(不包括张家口、承德地区项目)、山西省160万千瓦(不包括晋北风电基地项目)、辽宁省100万千瓦、上海市20万千瓦、江苏省80万千瓦、浙江省120万千瓦、安徽省150万千瓦、福建省70万千瓦、江西省160万千瓦、山东省330万千瓦、湖北省155万千瓦、湖南省260万千瓦、广东省150万千瓦、广西省100万千瓦、重庆市10万千瓦、四川省43万千瓦(不包括凉山州风电基地项目)、贵州省210万千瓦、云南省200万千瓦、陕西省200万千瓦、青海省100万千瓦。
3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度风电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新能〔2016〕74号)。 通知指出,弃风问题突出的省份能源主管部门和派出机构要把工作重心从风电的开发建设转移到风电的高效利用上来,多措并举拓展风电消纳途径。
《通知》要求,严格控制风电弃风严重地区各类电源建设节奏。在电力供应严重过剩且弃风严重的地区,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研究暂停或暂缓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各类电源核准建设的措施,避免弃风情况进一步恶化。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实施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制度。同时,各地要结合实际运行情况,逐步放开限电严重地区的发电计划。此外,要积极开拓风电供暖等风电消纳方式。
3月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6〕54号),制定各省(区、市)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以及责任和义务,首次明确了2020年各省(区、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可再生能源比重目标在5%到13%之间,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为9%。
《意见》指出,不断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可通过证书交易平台按照市场机制进行交易。各发电企业可以通过证书交易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的要求。鼓励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持有人按照相关规定参与碳减排交易和节能量交易。
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6〕392号)。
《意见》明确,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智慧能源的简称,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
《意见》提出,鼓励建设智能风电场等设施及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运行云平台。推动在集中式新能源发电基地配置适当规模的储能电站,实现储能系统与新能源、电网的协调优化运行。建设接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促进灵活互动用能行为和支持分布式能源交易的综合能源微网。建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实时补贴结算机制,实现补贴的计量、认证和结算与可再生能源生产交易实时挂钩。进一步探索将大规模风电场等纳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实时补贴范围。鼓励能源生产、服务企业和第三方企业投资建设面向风电等能源大数据运营平台,为能源资源评估、选址优化等业务提供专业化服务。
3月2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风电保险创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为风电保险行业提供高起点、高层次、多领域的经验分享与互动交流平台。来自政府部门、风电整机制造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保险公司、检测认证机构等多领域的120余名代表应邀出席论坛,重点围绕“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政策,就国内风电保险行业发展、创新与趋势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3月1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联合美国Sentient Science公司共同组织的风电设备故障预诊断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20多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基于材料科学的计算检测技术是一种国际领先的故障预诊断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可帮助风电场运维企业和零部件供应企业精确计算出风电机组部件损坏的时间点,并及时提出使用建议,以延长组件、系统和资产的使用寿命,降低运维成本。与会代表纷纷对此项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围绕这一技术的细节、开发经验及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3月23日,壳牌工业润滑油技术峰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能源、农业、矿业、工程机械、制造业和润滑油等行业的60多家重要客户及企业代表共计300余人应邀参加峰会。本次峰会的主题为“创新,共驭挑战”,设有五个分论坛,与会代表分别就现代电力发动机的润滑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峰会亦全面展现了壳牌为工业领域各个行业提供的高效优质的润滑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