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治疗,注重体质讲特色

2016-07-04 01:24吕斌
饮食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前庭方药内耳

吕斌

“不舒服,整天头晕”,这是很多人都会出现的症状。其实,此“晕”与彼“晕”未必相同,种类也需细分。单纯的感觉头部昏沉只能称为“头昏”。而伴有看东西天旋地转、行走不稳和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医学上才被称为“眩晕”。对付让人异常难受的眩晕,中医在治疗上有内服外用的不同疗法。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调理摆脱“天昏地暗”的感觉呢?

分清“眩晕”和“头昏”

“晕”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医生会以患者的描述作为诊疗的依据。但是,很多患者都没有注意到,眩晕和头昏是不同的概念。

眩晕是一种运动感觉障碍。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而单纯的以持续的头部昏昏沉沉或迷迷糊糊不清晰为主的感觉,不能称之为“眩晕”,我们一般称之为“头昏”。

引起眩晕的病因有很多,正常人出现眩晕,大多数是体位变动所致。比如在荡秋千后、转圈后、坐电梯时和乘坐颠簸的车时容易发生眩晕。为什么体位变动会导致眩晕呢?这与人体内耳里面的前庭系统有关。沿着我们的外耳道向内,经过中耳,到达内耳后,就会看到精巧的内耳前庭结构。内耳结构就像坐标系,有内耳半规管以及椭圆囊感受不同的头位变化,覆盖了空间的各个方向。当内耳前庭感受到体位变动的刺激后,通过前庭神经传入大脑。大脑接收到神经综合分析,判断出头位。内耳前庭系统的淋巴液具有惯性,当头位剧烈变动时,由于淋巴液惯性,传入神经的刺激可能与实际头位不相符,此时就会出现眩晕的症状。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出现的眩晕症状过于强烈,超过了正常人体反应。比如在没有头位变化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了剧烈头晕。这又是什么原因?分析一下,不难得出结论。眩晕是大脑针对传入刺激产生的一种感觉。凡是影响眩晕反射各个环节的因素均可以导致眩晕。比如说,视觉性原因(比如眼震)、耳源性原因、大脑血供不足和颅内肿瘤压迫神经等复杂的原因都可以导致眩晕。

大多数眩晕患者会选择去急诊科、耳鼻喉科和神经内科等就诊。我们如何判断自己眩晕的原因,正确就诊?

对于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眩晕,且与体位变化无关,不得不排除颅内病变,尤其是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需要排除脑出血及脑梗死等原因。

中青年人间断性出现眩晕,耳源性因素占很大比重,其中耳石症和美尼埃病占了很大一部分。耳石症导致眩晕是因为内耳有个管平衡的“小石头”脱落,掉到了半规管里,从而引起眩晕,甚至恶心呕吐,通过复位治疗可立竿见影,疗效显著。美尼埃病与内耳内淋巴回流紊乱有关,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眩晕的同时伴有听力下降,后自行缓解。但是类似症状会反复出现。

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导致眩晕。颈椎病是导致年轻人眩晕的一个常见因素。由于现今的年轻人习惯玩电脑,低头玩手机,导致颈椎生理性弯曲由向前转为向后,压迫血管后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症状。另外,年轻人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缺乏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脑血供不足,也会引起眩晕。这种情况下,应改变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锻炼颈部肌肉,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眩晕性疾病是一类多发病和常见病,涉及多个学科,眩晕作为临床症状,占据门诊患者主诉中的第二至第三位,眩晕的发病率约为5%,一生中有过眩晕的人占28%。所以正确识别判断眩晕的原因,正确就诊,对因治疗,才会更加有效。

异病同治“眩晕”症

中医讲究辨证治疗,不同年龄和不同体质特色也决定了眩晕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一般而言,老年人多数是气血亏虚型眩晕。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劳倦或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气血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使脑失濡养,发为眩晕。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髄不足,也为眩晕之因。气血亏虚型眩晕者,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无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疗此症应以补益心脾,培补气血为主。方药可用归脾汤:取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将上药水煎两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若肾精耗伤引致的眩晕,常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遗精耳鸣,记忆减退等。方药可用补肾定眩汤: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肉苁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将上药水煎两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而应酬烟酒熬夜较多、生活不节制的中年人,一般属于痰瘀阻络型眩晕。中年人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牡蛎30克,泽泻15克,竹茹10克。将上药水煎两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还有一种眩晕者经常发脾气骂人,多伴有高血压,属于肝阳上亢型体质。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取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将上药水煎两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此外,一些阴虚火旺型的女性,在眩晕同时伴有烦躁及口干口苦等,可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使用中医特色技术治疗也是对付眩晕的好方法。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是沐足,可买点沐足盐,自己按摩涌泉穴。但要注意的是,高血压病人泡脚不要选择温补类的药材,应选择活血清肝的;而体质虚寒的人就可以选择黄芪和肉桂等滋补药材。

与此同时也可尝试针灸、艾灸、火罐及推拿按摩等中医传统疗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艾灸一般适合虚寒人群,而拔火罐适宜强壮者,要注意区分。

责任编辑/刘颖

猜你喜欢
前庭方药内耳
恐龙内耳的秘密
被忽视的“前庭觉”
乐乐缘何总摔倒
前庭神经炎 不可忽视的眩晕病
3.0TMRI在内耳成像及内耳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动物也会晕车吗
基于智能算法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数据挖掘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东亚古人类化石中发现“尼人内耳迷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