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立
人类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又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人类要依赖自然生态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并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永续发展的目标。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反映的是人类现实生存条件的危机,空气安全、饮水安全、食品安全、物种濒临灭绝等,引发了西方社会的强烈反响和普遍的关注,对西方国家环保决策和环境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西方环境保护运动和绿色和平运动的发展。
西方环境保护运动
西方环境保护运动其形式多样,其中生态伦理思想的诞生,促进了环境立法;环保机构在大中小学开展生态教育和环境知识的普及,促进了新一代生态道德观和生态伦理观的形成;生态环境学者在社区巡回演讲和环保展演,促进了民众生态保护观念和动物保护观念的形成,逐步达到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目的。
1949年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先行者、新环境理论的创始人——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问世。该书被认为是生态哲学的经典力作。作者提出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问题,认为土地是一个共同体的概念,由于土地孕育了人类文明,人们应该热爱土地,珍惜大自然的生命,“这是长期以来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却总被人所忘却。” 他还指出,“我们的自大和完美的社会,现在就像一个忧郁症患者,它是那样为其自身的经济健康而困扰着,结果反而失去了保护其健康的能力”。利奥波德旨在唤醒人们正确处理人和土地的伦理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该书被认为是20世纪保护环境的标志性成果。作者指出:“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阶段的产物。当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作者还揭示了农药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用,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重视,开始对剧毒杀虫剂问题进行调查,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各州也相继颁布了“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杀虫剂的法律”。
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社会普遍认为人类社会处在环境灾难的边缘,生态危机、物种灭绝,必然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美国环保主义运动主要表现为反省工业化污染、空气污染、水体污染、迫害动物等,表现出回归自然、回归乡间运动的倾向,他们关注环境伦理思想与反对越战。1973年美国政府开始重视保护濒危物种,签署了“濒危物种法案”。1975年美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和“清洁水法案”。美国政府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美国环保志愿者和环境学者积极参加环保宣传工作,推动了美国社区生态文明建设。
1979年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发表《盖亚:新视野看地球上的生命》,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是一个有机体整体。“盖亚”学说代表了西方“深绿色意识形态”的重要思想。20世纪80年代,西方人意识到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欧美国家开展了环保问题“公众辩论”,环保观念、环保意识深入人心。1986年国际保护组织“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改名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实现保护大自然的战略转向。
生态女性主义是西方环境保护运动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流派之一。卡罗琳·麦茜特、葛蕊塔·高德、马蒂·基尔等是美国生态女性主义的杰出代表。
麦茜特的《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揭示了机械主义造成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为生态女性主义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高德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抛弃本质论恢复物种在物质女性主义环境论中的地位》通过考察生态女性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提出避免被边缘化的对策。
素食主义者基尔于1977年加入“动物解放团体”,1982年在加利福尼亚参与创立了“女权主义者保护动物权利协会”,该协会旨在加强女性主义与动物保护运动之间的联系,反对男权中心主义对女性和动物权利的剥夺,反对性别歧视和物种歧视,如FAR网站首页所述“作为生态女性主义动物权利保护者,我们认为,对女性和动物们的剥削是一种父权制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本身就带有性别歧视和物种歧视”。
基尔还参加了一系列生态女性主义的实践活动,用图片向人们揭示了父权制对妇女和动物的迫害。基尔的巡展讲演,提高了生态女性主义的影响力。基尔的多篇文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向全球传播了生态女性主义。
西方绿色和平运动
绿色和平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反对核试验和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各种保护地球运动的总称。
1971年,西方绿色和平组织在加拿大成立,这是一个国际性非政府组织,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全球41个国家设有办事处。绿色和平组织的使命是:“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并以行动作出积极的改变。” 绿色和平运动以非暴力方式力图阻止核武器试验及公海捕鲸,也关注其他环境问题,如水底拖网捕鱼、全球变暖和转基因食品等。
1978年,绿色和平组织开展了反捕鲸和反捕杀海豹活动。1979年,绿色和平组织的“彩虹勇士号”首航,航行到冰岛附近海域阻止捕鲸活动,“彩虹勇士号”就成了绿色和平运动的重要工具。1978年到1985年间,“彩虹勇士号”船员多次实施非暴力行动,反对有毒性和放射性物质倾泻海洋,反对猎杀海豹,抗议在太平洋进行核试验。
1985年,“彩虹勇士号”开赴南太平洋穆鲁罗阿珊瑚岛水域——当时法国的核试验区域,抗议法国进行核试验,在停靠新西兰奥克兰港口时,被法国特工炸沉,摄影师费尔南多·佩雷拉遇害。后来,法国政府向绿色和平组织及新西兰人民道歉,并对受害方做出了赔偿。1989年,绿色和平组织命名了另一艘船为“彩虹勇士号”,作为绿色和平船队的旗舰,继续开展环保工作。
近年来,绿色和平组织关注的重点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海洋污染,城市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危机等。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有时候把自己置于鲸鱼和鱼叉之间,有时候打扮成放射性废料桶闯入核设施中”,旨在唤起公众反省特定的环境问题。绿色和平运动最显著的成就是,“永久禁止国际商业捕鲸”;通过条约声明“南极洲是世界公园”,禁止由个别国家占有和在该大陆进行商业活动。绿色和平组织经过五年(1987—1992)不懈的努力,最终在南极建立了“世界公园”基地。绿色和平组织也反对任何国家在北极圈内开采石油,反对远洋渔船在该海域大量捕鱼。
绿色和平组织还推动了“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关闭部分太平洋国家之间的国际海域,将之设立为“海洋保育区”,禁止所有捕捞、垃圾倾倒以及开矿等活动,并将“中西太平洋区域的鲔鱼捕捞量降低50%”,以保护鲔鱼产卵区,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鉴于荷兰皇家壳牌公司2010年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绿色和平组织呼吁各国在2030年以前汽车停止使用石油。绿色和平组织呼吁各国制定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禁止工业肆意排放。绿色和平组织严厉批评生产转基因食品,认为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年来,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报道,引起了各国广泛关注。
总之,由于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促使西方工业国家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环境立法,治理污染,节能减排,保育生态环境,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西方国家的大学和环保机构深入社区,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环保知识普及活动,加强了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的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和自然生态伦理观,使环保意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
西方环境保护运动和绿色和平运动是西方社会对生存环境问题的回应,其意义:促进了西方生态文明建设,也促进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问题的深入思考,值得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