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性学习探究

2016-07-04 11:36:02孙芳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10期

孙芳平

【摘 要】合作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是培养和树立良好集体观念的重要途径。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合作学习活动,以促进和提升学生集体观念的有效养成和树立。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开展的探知新知、解决问题活动,实际是群体力量下的团队活动。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所开展的探知新知、解决问题等各项活动,离不开学生群体的帮助和支持。但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单兵作战”,致使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观念、意识单薄,导致学生之a间不能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策略及方法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合作情境;合作内容;合作方法;合作指导;合作评价

一、创设互助合作小组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形成的班级必然会有差异性,这对于教学其实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差异,组建学习小组,创设出一种合作互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中实现互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异质性来分组,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优势互补,形成共同的学习合力。在小组组建成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分配角色,划分小组的策划者、问题的设计者,领引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去思考、探究问题。

二、合理地设置合作学习的内容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想更好地应用合作学习法,那么首先要做好的是合作学习内容的设置。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充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衡量。教师要根据一些规律性较强的公式以及定理来开展学习,并且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小组合作学习有价值。但是对于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现状,不能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否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信心的下降。科学合理的问题设置,将会促进学生探索欲望的增强,这样小组中各个成员都进行锻炼,从而进行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进行相关的指导,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探索。教师一定要选择一些具有开发性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

三、重视合作学习方法要领传授

传授学生互助合作学习“要诀”互助合作学习活动是学生借助外界力量和智慧开展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要领,才能有效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可见,“方法”是学生有效学习活动深入推进的“金钥匙”。但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只注重数学问题的解答训练,致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合作学习活动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将方法传授作为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补充,搭建学生锻炼和解答问题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过程的“回头看”,反思解题过程和方法,总结解题经验和要领,逐步形成问题解答的一般要领,从而使学生带着方法要领进行互助合作学习活动,提升互助合作学习效能。

四、强化合作活动指导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進学生的发展和帮助数学课堂教学呢?我觉得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固然是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合理指导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而且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若能给予及时地指导、帮助或提醒,使学生立即返回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也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教师要发挥自身在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引导,使学生能够解决合作解题中的困难,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对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中出现的“不足”进行有的放矢的“纠偏”工作,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互助合作学习思想和习惯。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合作学习中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合作学习的开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此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的检测与评价,了解到各个小组之间的能力,以及研究成果。对于合作学习法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间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等。这样来充分了解学生自身的真实想法和各个小组之间的合作情况,以便更好地设计学习计划。同时学生在相互评价时,也能充分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与掌握。另外,教师不要吝啬,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来创设温馨积极的课堂情境,如:开动脑筋想一想,说错了也没关系;教师喜欢爱动脑筋的同学;你回答得很棒;你比昨天的回答好多了;你的回答让老师和同学们听的很清楚等等。以此来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对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但会积极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会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