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力学的另类教学探索

2016-07-04 01:13李文亮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牛顿力学粒子

李文亮

摘 要:大学物理学作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的大学物理教学中,仍然沿用老式的教授方式,枯燥繁琐的公式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让大学生对大学物理学心生畏惧、提不起兴趣。本人以牛顿力学章节部分,探索一种另外的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公式的推导以及概念的灌输,而是采取数值试验的方式进行教学,经本人实践后,反响较好;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兴趣以及对大学物理学的探索的渴望。

关键词:牛顿;力学;粒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088-01

质点运动学部分是大学物理学的重要章节,其中质点运动方程表示质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它可以确定质点在任意时刻质点的位矢,质点运动学方程包含了质点运动中所有的信息,是该章节最核心的问题所在[1]。本文利用推导的相关公式,进行程序编写,从而在计算机上实现数值模拟位矢的演示。

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XYZ,在初始刻t=0,给定质点所在的位矢R0,

给定质点初始的速度,以及质点的受力F=F(t),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矢量,我们想知道质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矢,也就是要找出随着时间变化的位矢函数R(t)[1]。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来求解一下,第一个例子是双体问题,如图二所示,两个微观粒子,质量分别是M与N,初始时刻两个粒子相距x米,两者之间存在着作用力,其中作用力是两者间距的函数F=-dV(x)dt,其中是两体的莫尔斯势能函数[2、3]。如何利用牛顿力学求出两个原子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的位矢呢?我们的策略如下。给定初始的位矢以及初始的速度,也同时给定了此位置时作用在M和N身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求出很短时间DT间隔的加速度,在DT间隔内认为粒子受到恒力F(T)的作用,作用了DT时间,从而求得T+DT时刻粒子的速度、位置;进而求得原子在新位置的受力F(T+DT),反复重复该策略,就得到了在任意时刻原子的位矢以及一切相关的物理学信息。图二是我们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的,两体的计算机数值试验的结果。

图二很明显看出,双体粒子在做类似简谐振动的运动,符合物理直觉。

图三使我们求解得到的三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三体1,2,3三个质点两点之间有相互的作用力,从图上可以很形象的看出来,标号为1,2的两个质点在力的作用下,来回的振动,此刻标号为3的质点在初时刻离1,2两个质点很远,然后标号为3的粒子逐渐靠近标号为1,2的粒子,最后,经过一阵子三体纠结,最终标号为3的粒子又逃逸掉了。

在教学中,我们进一步利用Matlab之类的软件进行一系列处理,形成动画教学。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包括公式的推导以及后期程序的编写全部由学生来完成并上机实现,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处理科学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的活跃性以及学生的兴趣。

結论与总结

本文双体、三体相互作用为例子,以牛顿力学为理论基础和依据,对双体、三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机数值试验,并进行了一系列后续形象化教学尝试。从理论公式的推导以及程序的上机实现,全部由学生来完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并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中去的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为大学物理学的教学提供了另类的思路和尝试。

(作者单位:新疆工程学院基础部物理分部)

参考文献:

[1]赵近芳.大学物理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曾谨言.量子力学.科学出版社.

[3]韩克利,孔本繁.势能面与分子碰撞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牛顿力学粒子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牛顿忘食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桥式起重机模糊PID控制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风中的牛顿
基于Matlab的α粒子的散射实验模拟
基于两粒子纠缠态隐形传送四粒子GHZ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