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伟的三“怪”

2016-07-04 21:14肖平胡睿
中国扶贫 2016年13期
关键词:村干部村民

肖平+胡睿

他是来自京城的80后干部,却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热血“知青”,执拗中透着坚毅,古板中寓着温情。

他是民政部下派的“第一书记”,但在当地干部群众面前总是俯下身子、掏出本子、不打官腔、学讲土话,拘谨中彰显机灵,憨厚中流露真诚。

按世俗的眼光,金伟这个人有点“怪”:爱“折腾”,喜“摆阔”,总“拒绝”,最初,不少村民觉得他难以理解、难以读懂、难以猜透。

从2015年7月25日,金伟只身来到江西省遂川县枚江乡枚溪村起,村民对他的疑惑就从未停歇。

爱上“折腾”

从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处长到“十三五”重点扶贫村“第一书记”,金伟没有给自己过多的调适时间。刚到村,就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白天走访村民,晚上翻箱倒柜,把村里陈年累月的资料、文件、会议记录都找了出来。

“连我的笔记都不放过,一页一页翻,每晚都看到很晚。”村支书罗柳保记忆犹新。

“枚溪村共有264户1065人,下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880亩,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水稻和外出务工……”不到一周,金伟就大致摸清了枚溪村的村情民意。

枚溪村53.23%的人口是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的留守群体,金伟从关爱这类人群入手,逐渐走近了村民。

经过一番调研,金伟提出,将村里闲置的义仓改造成“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中心,这个想法得到了民间组织管理局和市县乡有关领导的认可。在争取到16万元的项目资金后,金伟带领村民开始紧锣密鼓地忙碌,铺广场、刷墙壁、添设施……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10月19日,江西省首家村级“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中心在枚溪挂牌成立。

依托这个大本营,金伟将更多想法变成了现实:携手县妇联和社工服务中心,开展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健身养身等活动;组织老人编排“打高足”、“四色马”、“划旱船”等民俗节目;每周六下午开办德育讲堂,为70余名留守儿童细讲《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等蒙学经典……

在推介枚溪的过程中,金伟又是一番辛苦“折腾”。

为制作《大美枚溪》微视频,金伟顶着炎炎烈日,扛着摄影机翻山越岭寻找最佳拍摄点,并起早贪黑进行剪辑、配音,视频上传到优酷网公益频道仅3天,点击率就达2600次;创办《大美枚溪》村刊,每期刊载村民来稿,积极传递基层好声音。

要致富先修路。枚溪村村路狭窄坑洼,严重影响了群众出行、信息交流和物品运输。金伟上跑下筹,争取到国家客运联网工程等项目资金130万元,彻底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又向民政部申请了5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安装太阳能路灯,照亮了群众回家的路。村庄面貌有了质的提升,2016年上半年获评为全省精品社区。

村庄要脱贫,产业发展必不可少。枚溪村的优势是680亩粮田所产大米品质上乘,远近闻名。然而,种粮户却仍在贫困边缘徘徊。

“新鲜稻谷没有卖出好价钱,商户上门收购1.2元一斤,农户送到粮食收购站1.3元一斤,超市的陈米至少都能卖到2.3元一斤。”种粮大户罗晓伏无奈地说。

金伟算了一笔账:以亩产800斤、一年收两季计算,村民一年辛苦种一亩水稻的纯收入还不到1200元。2015年下半年新米上市时节,金伟更是愁得彻夜难眠。

“要不你扛回北京来,咱家难得吃回新米。”妻子姜玉在电话那头的一句玩笑话,彻底把金伟给点醒了,他立马召集村民商议:“城里人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渴望吃到新鲜放心的食物。如果我们能打响‘生态大米品牌,销往大都市,肯定能卖个好价。”

说干就干,金伟加班加点为30户贫困家庭建立了直销网店,手把手教他们进行线上交易,并申请入驻淘宝网生态农业频道。

为解决物流问题,找到便捷可靠的货运专线,金伟跑遍了全县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反复甄选,积极洽谈。

很快,贫困户罗战华便以5元一斤的好价钱卖出了第一单。打开了局面,网上订单纷至沓来,罗战华一家喜滋滋地将新鲜大米打包发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整个枚溪村沸腾了!尝到甜头的村民连声感激,没吃到“头汤”的急忙央求。就连“种粮大王”罗晓伏和“土鸡司令”罗慕赣等一批产业能人也跃跃欲试,金伟就主动上门为他们指点迷津。

枚溪大学生村官郭世耀深有感触地说:“大多数老百姓的愿望,就是希望金书记多‘折腾。”

如今,每每谈起金伟,一向很少“买人账”的七旬老人罗典泮总是赞不绝口:“吃苦第一、干事第一、为民第一,他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书记!”

大方“摆阔”

在村民看来,金伟是少有的阔气人,但就是这么一个“阔气”人,平时却衣着朴素、生活节俭。对一日三餐,他从不讲究。早、晚餐都自己动手,煮个鸡蛋面,或啃几口干粮凑合。

“中午金书记就在村民家轮着吃,每餐给50元,并约法三章: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肉;不超过四个菜;地里种什么就吃什么。”村主任罗年生说。

起初,村民总想多做几个好菜招待金伟。可金伟每次都要求村民把好菜端掉一两盘才上桌。就这样吃了200多户,自付餐费达1万余元。

村干部罗典城说:“工作负责的干部很多,但像他这样搞工作倒贴钱的,还真是少见。”

2015年8月13日,几个村干部聚在一块清算核对账目。金伟不经意看到一张支出2800元的发票,“哟,这可是笔大数目!”他凑上前一看,发现居然是村里为他添置日常用品的票据,二话没说便要过发票当场撕碎,并唰唰地点足2800元交到罗典城手上。

村干部见状,很是诧异。“这是公务支出,报销理所应当,你撕票干嘛?”报账员满脸疑惑。

金伟却说:“咱们是贫困村,本来就没钱,可不能因为我再给村里添负担。”

据罗典城介绍,金伟自掏腰包的“阔气”事远不止这些。

春节,金伟包500元红包看望村里劳模、英模;每周购买200元左右零食分发给留守儿童;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购买《党章》分发给34位党员……

“到枚溪村以来,金书记因为公家的事,起码倒贴了2万块钱。”罗年生告诉笔者。

低调“拒绝”

江西人的饭菜,口味偏辣。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第一顿饭金伟还是被辣得头皮发麻、嘴角红肿。村支书罗柳保提议给他开“小灶”,金伟却不领情。

“如果连这里的‘辣都吃不了,又怎能吃得了这里的苦?”

从此,金伟总是在煮面时多备些辣椒,先沾一点,舌头打卷;再添一勺,上蹿下跳,往往是“吃一顿饭,出一身汗”。数月后,他居然成了响当当的“辣不怕”,让罗柳保连称“想不到”。

南方气候湿热,组织上考虑金伟是北方人,起初把他安排在枚溪农庄住,那里有空调电视,条件稍微好些。但金伟只住了四个晚上,就搬去了村委会办公楼。

这次的“拒绝”还真让村干部无法拒绝。“我问村民,你们家有空调吗?大部分回答说没有。我又问他们,那你们热吗?他们说还行。他们都能住,为什么我就不能住?况且,枚溪村呈狭长分布,农庄位于村子边缘,我怎么联系群众呢?”金伟的话很质朴,却是一种境界。

金伟搬“家”第二天,不慎被虫咬伤左腿,生出脓疮,走路都拉扯着痛。村干部们都劝他休养一阵子,可他上午刚到医院换好药,下午就开始在村里走动。

在他那里,不少记者也吃了“闭门羹”。

县委机关报慕名前来采访,他予以婉拒。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先后三次前来,与他推心置腹,终于打开了金伟的“话匣子”。但是,只要问及个人的闪光点,他立马闭口不言。

真是金口难开呀!难道是嫌县级平台影响力太小?一些人暗自嘀咕。

不久,又有几名省级以上的媒体记者前来采访,他们事前做足了功课,请各路“神仙”出马说情,可金伟还是一一谢绝。

金伟常对记者朋友说:“我哪儿有什么成就,顶多是为村庄的发展助了一把力。只要你们多关注基层干部,推介我们的乡村特产,我就谢天谢地了。”

低调如斯,让人叹服。

“真心换得百姓赞,汗水浇灌丰硕果,智慧点亮致富光……”一首由当地村民填上新词的《铜钱歌》,唱出了枚溪人对金伟的由衷感激和敬佩。

那些曾经的读不懂、猜不透,早已化作歌声里温热的词句,在枚溪人心中久久荡漾。

猜你喜欢
村干部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油站建起来,村民富起来
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村民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公示制度让村干部津贴更“明亮”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为新任村干部廉政课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