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中,将坚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得以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新路子。
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充满内在活力新体制。做好引导增量的“加法”、化解过剩产能的“减法”、创新驱动发展的“乘法”和简政放权的“除法”,在解决“短”上下功夫,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走出一条依托重点领域改革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路子。
坚持创新扩量升级,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黑龙江产业结构偏传统、新兴产业比重小是“短”,但发展基础优势明显,关键是要把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作为重点,把“短”避好克好补好,通过产业创新升级扩量,走出一条产品向中高端延伸、结构布局合理、质量效益好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撑的新路子。
加快“龙江丝路带”建设,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黑龙江不靠海是“短”,但经黑龙江至俄罗斯到欧洲和日韩的3条国际经贸大通道已经打开,这是扩大对外开放之“长”。通过“龙江丝路带”建设,走出一条以国内区域合作为依托,以对俄开放为重点,打造面向欧美、日韩及港澳台地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路子。
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合理、基础服务功能配套完善、产业支撑有力、城乡协调发展的具有黑龙江鲜明特色的新路子。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取得共享发展新成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通过编织好稳固社会保障网,走出一条基本民生得到改善、小康民生全面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新路子。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释放生态建设新优势。把良好的生态这个“长”扬起来,依托优势解决转型发展之短,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态优势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产业富省惠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
相关链接
2015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8743.4亿元,增长3.0%;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26元,增长5.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57元,增长6.3%。
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4274.11亿元,增长6.5%;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901元,增长7.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326元,增长5.1%。
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5083.7亿元,增长5.7%;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203元,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095元,增长6.1%。
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8032.8亿元,增长7.7%;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10元,增长8.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594元,增长7.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76元,增长8.0%。2007年至2015年,蒙东地区生产总值从2114亿元增长到6839.4亿元,增长2.2倍。2015年,呼伦贝尔市地区生产总值1595.96亿元,增长8.1%。兴安盟地区生产总值502.31亿元,增长9.0%。通辽市地区生产总值1877.27亿元,增长7.8%。赤峰市地区生产总值1861.27亿元,增长8.1%。锡林郭勒盟地区生产总值1002.60亿元,增长7.7%。
责任编辑:康红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