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来国
(蚌埠医学院体育艺术部 安徽蚌埠 233030)
安徽省内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①
韩来国
(蚌埠医学院体育艺术部 安徽蚌埠 233030)
该文通过对安徽省内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形式、内容、场所以及影响参与行为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分析,认为安徽省内农民工总体认知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基本的健身知识和技能,工作环境差、作息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缺乏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应依法保护农民工应享有的劳动权益,社会应给予高度关注和帮助,帮助农民工提高认知水平,引导农民工科学、合理的选择锻炼和生活方式,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行为观。
农民工 体育锻炼 行为 研究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诞生并逐渐壮大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生力军。截至2015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达到1.68亿人,全国总共有2.74亿农民工。近年来,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理论的探索与认识的深化,农民工在城市的地位、作用、社会平等问题成为了当代社会发展关注的焦点及研究的热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出与推进必将加速这一问题的锐显。安徽省是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多年来的外出务工潮也造就了安徽省跻身全国劳动输出大省之列。
随着安徽经济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安徽省内农民工的比例不断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农民工监测调查2014年年报数据推算,2014年安徽省内本地农民工为529.9万人,同比增长7%。由此可见,安徽省内农民工数量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他们是安徽省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对这一身份特殊且数量庞大的群体,应加大对其的社会关注力度,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健康,借助对其锻炼行为的调查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这样既有利于改善安徽省内农民工体质健康和全民健身的普及、推广,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查找原因,制定对策。
表1 安徽省内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 (n=412)
表2 安徽省内农民工对参与体育锻炼的认知 (n=412)
1.1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内农民工为调查研究对象,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选取流动人口典型就业行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高新电子、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服务业),进行随机选取抽测,调查农民工的体育锻炼行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研究文献,提供参考。
1.2.2问卷调查法
在安徽省境内选取流动人口典型就业的制造业、建筑业、高新电子、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80份,回收438份,有效问卷412份。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9.0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1安徽省内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
如表1所示,安徽省内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不容乐观,有32.4%的农民工是从来都未成参加过任何形式上的体育锻炼,另外,56.7%的农民工也仅仅是偶尔参加一次,这一现象让人们对其生活和工作状况十分担忧,对安徽省内农民工的健康状况担忧,能做到经常参加,有良好锻炼习惯的仅有10.9%,其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的是认知水平较低,无健身方面必要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客观的是所居住的环境缺少必要的体育健身设施和器材,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
表3 制约安徽省内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n=412)
表4 安徽省内农民工参与锻炼的形式 (n=278)
表5 参与锻炼的内容 (n=278)
表6 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 (n=278)
2.2体育锻炼的认知
表2中有12.3%的农民工对参与体育锻炼的认知度非常高,认为参与体育锻炼对保持身体健康非常有必要,46.7%的农民工对参与体育锻炼的意义和重要性有一定的认知,这说明大部分的农民功对参与体育锻炼在认知态度上有了显著的改观,这将有利于对他们下一步参与亲身实践的引导;表1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仅有10.9%的比例,再一次佐证了上述关于农民工对参与体育锻炼的认知态度有所改善提高,但是认知水平不高的推测,他们容易受内、外在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参与实际行动的行为的失败。33.4%的农民工对参与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极低,觉得体育锻炼没必要,还有7.6%的农民工缺乏主观认识、没主见说不清,所以觉得可有可无。这两类人存在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主观意识上自认为身强体壮不需要锻炼,再有就是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多为体力活动,难免会有工作就是锻炼,可以替代体育锻炼的想法和认识。
2.3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
对于农民工来说,外出务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挣钱,在工资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多结余,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花钱或不花钱。所以就有了表3中4.3%的农民工因为担心额外的体育锻炼会增加不必要的经济开支而选择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但这不是影响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只占了总数中较小的一部分比例;另有 4.8%的人因为自身缺乏必要的锻炼知识和技能,再加上无人组织指导所以选择了放弃。7.4%的人因为没有必要的体育装备锻炼不方便,认为买装备还得多花钱,何况出来打工是为了挣钱,没必要;17.9%的人觉得自己是打工的社会地位低,锻炼是城里人的消遣和自己没关系,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不愿意参加锻炼;21.1%的人对体育锻炼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喜欢运动或是因为有别的娱乐爱好所以对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兴趣;21.3%的人因为每天的工作挤占了太多时间而无法参加;23.2%的人是因为每天工作的时间太长、工作强度太大没有精力再参加体育锻炼。
2.4体育锻炼的形式和内容
在调查有效的412份问卷中有参与体育锻炼实践行为的共有278人。其中选择与朋友或同事一起进行锻炼的人数最多高达42.6%,选择到公共场合和其它陌生人一起进行锻炼的占34.3%,有10.6%的农民工是与家人一起进行锻炼的,这部分农民工多是进城务工时间较长,收入相对较高有一定的经济积累且有家人经常在身边的人;集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共有87.5%这说明群体活动是大家最易接受和参与的,觉得群体活动有气氛、有动力,有利于交友、社交、情感沟通,与家人一起锻炼的人数较少主要是因为外出务工者绝大多数的家人不在身边或是单身未婚青年。(如表4)
安徽省内农民工在体育锻炼的内容或项目的选择上较为集中且参与的方式简单。38.2%的农民工选择跑步、健身走,主要是因为跑步、健身走简单易行且经济实惠,又有较好的健身效果比较符合他们的现状和需求;其次,有31.4%的人选择了散步,主要是因为散步最为简单也最为普遍,而且大部分人是晚饭后在住地或厂区附近随便溜达用以打发时间,强度小、时间短;选择球类的有17.3%,广场舞的有8.4%,这些人多是学历相对较高,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基础的年轻人,所从事的工作以技能为主,经济收入相对较为宽裕,比较喜爱运动,社会认同感较高,其中广场舞为清一色的女性。(如表5)
2.5体育锻炼的场所
表6中农民工在选择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中选择驻地附近为活动地点的人数最多,比例达到41.2%,这比较符合人们就近选择的锻炼习惯,这其中在驻地附近进行饭后散步的人数有相当高的比例;选择公园广场的占18.7%,在单位锻炼的15.1%,社区锻炼的12.5%,这说明在全民健身中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对满足大众健身起到了关键的绝对作用;选择去学校锻炼的比例较低只有5. 6%,主要是因为部分的农民工觉得社会认同感较低,有自卑感不好意思去,再者就是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的开放力度不大,门禁制度较严很难进去;选择去收费场馆进行锻炼的人数最少,仅有2.3%,主要还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所致。
(1)安徽省内农民工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较大,未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总体不高。
(2)安徽省内农民工总体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无一技之长,所从事的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没有足够的精体育CEO。阿里体育未来的战略方向是健康和快乐,以健康和快乐为体育产业的“黄金交叉点”,依靠阿里巴巴的商业生态系统,对体育产业环节进行数字化的升级,用数字经济打通整个产业链条,释放更大的生态链价值,让人们在进行体育消费使,享受到更人性化的服务,参加体育运动能够感受到真正的体育精神,让人们更加乐于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中去。阿里巴巴平台拥有3.67亿年活跃买家,数千个运动品牌可供消费者选择,从全球顶级足球俱乐部到NBA等众多巨星与阿里体育的合作,与传统的体育网络传媒新浪体育的合作,阿里体育通过对阿里生态强大的电商、媒体、营销、视频、家庭娱乐、智能设备、云计算大数据和金融等平台,融合一个贯穿赛事运营、版权、媒体、商业开发、票务等环节全新产业生态,以专业的体育产业团队,探索互联网消费者参与模式,联动产业上下游创新,促进全行业的升级。阿里体育还认为,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互联网入口的同时,还能够利用互联网变成新经济基础设施的客观现实,用数字生态经济能够更好地升级体育产业。
3月27日,在2016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乐视控股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贾跃亭正式宣布,乐视体育已经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为80亿,B轮投后估值为215亿。参与B轮投资的机构和投资人包括海航资本等30余位。同时,乐视体育现内容平台上已经拥有310项全球顶级赛事版权,其中72%是独家,未来将更接近用户的服务领域,乐视体育在体育电商、体育游戏、体育票务、体育彩票竞猜等方面全面进击。 在赛事版权内容的储备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赛事版权公司。在2016年2月23日乐视体育与体奥动力在北京联合宣布确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乐视体育以27亿购得中超未来两个赛季新媒体版权,使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播观看体育赛事,通过互联网直播,人们可以观看多种方言,多条专线,氛围轻松,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看体验。当下的体育产业已经发展到3.0时代,观众不再满足于只通过屏幕欣赏比赛,而是寻求深度体验与参与,乐视体育除了提供最优质的赛事直播外,还将为广大体育观众供参与性更强的服务和体验。
[1]解学芳.论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的联动逻辑与发展方略[J].体育学刊,2011(4):14-19.
[2]王子朴,药婧瑶.体育移动应用的形成、发展和前景[J].中国体育科技,2014(6):113-121.
G804.49
A
2095-2813(2016)04(c)-0119-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2.119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SK2016A0594)。
韩来国(1976—),男,汉,安徽霍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