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艺术的审美落脚处

2016-06-30 01:31潘玲妮
消费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当代艺术定义

潘玲妮

摘要:艺术从诞生以来,总是与美相挂钩的。当哲学家们试图用哲学思想来探讨艺术问题时,“美学”一词一直被用作为“艺术哲学”的同义词使用。但对于那些和生活没有区别的当代艺术,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审美领域。本文将在阿瑟·丹托提出的“第三领域”的美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当代艺术的审美性。

关键词:当代艺术 审美性

从古至今,对于艺术的定义从来就没有所谓统一的标准的答案,柏拉图认为艺术即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即认识,康德认为艺术即可传递的快感,黑格尔认为艺术即理想,尼采认为艺术即救赎,克罗齐认为艺术即直觉……似乎每个时代对于艺术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定义,艺术的不可定义性也在于此。和人一样,艺术具有多种可能性的定义,所以到了近代的哲学家,他们认为艺术是没有普定定义的。“在后期维特根斯坦那里,美完全是生成性的、实践性的、具体性的,并无一般的定义,作为美的体现或由美所规定的艺术概念也没有普遍的定义。”尽管艺术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美并不是构成艺术的充分必要条件。当艺术品开始像普通物品时,美学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一个是艺术品,其他的就不是艺术品,因为从实用角度来讲,二者几乎无法区分。而这就是当代艺术的审美困境所在,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当下的艺术,在内涵上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当代艺术品中现成品的展现体现了美学和艺术最极端的分离,美从当代艺术中消失的时候,我们还如何以审美的态度去看当代艺术?“美不是艺术观念的一部分,美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而有些东西仍然是艺术。”美学家莫里斯·韦兹也宣称关于艺术的定义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艺术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根据莫里斯·韦兹的家族相似概念说,不同艺术作品之所以被称为艺术不是因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或本质为所有艺术作品所共有,将它们同其他非艺术的东西区别开来,而是因为它们在某些共同的生活形式中被理解为艺术,它们之间具有某些相互交叉重叠之处。从艺术的发展来看,美已经越来越不是艺术作品的交叉重叠之处。脱离了美的当代艺术似乎很难从传统的审美角度来看待。但是审美活动不同于人类的其他活动,它根本上是一种整体性的,是以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表现的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精神活动。审美对象可以是优美的,崇高的形象,也可以是荒诞的,丑的形态。“审美主体不仅可以获得甜蜜、轻松的感受,而且可能感到震惊、忧伤,甚至产生一种深刻的‘痛苦。”从这一点上来说,当代艺术是具有审美性的,它没有给人带来美感,而是使人一愣,人们或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或对此豁然开朗,都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

当代艺术的审美性已经不在形,即以往所提倡的平面,或者线条、色彩、构图等,而在于作品的内在含义。如同前文所说的只要有好的观念,任何形式都可以成为艺术。技法、媒介、形式都不是最重要的。黑格尔将美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古典艺术的目的是写实,它的审美性可以确定为自然美,现代艺术的目的是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它的形式是艺术美,阿瑟·丹托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三领域的美”来解释当代艺术的审美性。“第三领域的美是某种东西拥有的美,只因为其目的旨在美化的行为,它才被促使拥有这个美。总之,它是美化的范围。”在《美的滥用》一书中,丹托没有具体说明“第三领域的美”,大部分篇幅在阐述康德、休谟、黑格尔等人的理论,从概念上说明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区别,美和善的关系等等。但是他确实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来试图说明当代艺术的审美性。对此,著名艺术理论家王瑞芸在丹托的“第三领域的美”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说明。“第三领域的美不在形,而在意义,这个‘意义指什么?它应该指的是可能会对我们人心产生的影响。”那些直接拿现成品作为艺术,这样的作品体现的“美”是什么呢?这些作品的“美”就在于它让我们开始反思艺术,反思生活。这些作品刺激着我们的感受,挑战着我们的观念,得以让我们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看待人生,让我们更好地生活。

海德格尔说,“艺术的本质就应该是‘存在着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艺术就是自行设置入作品的真理,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显现了世界的真理。在过去,艺术的主要职责是传播美,绘画雕塑等都极力向人呈现的是美。在古时候,科技还远不如今天这么发达,一场瘟疫可以让人心惶惶,而传播美的艺术使得人们痛苦的生活变得可以承受。当人们看到这些美好的艺术作品时,缺乏美的平凡生活可以被纯美照亮一下。但是到了当代,艺术更多的职责是传播真善,显现一种真理,即世界的“无遮蔽”状态。当代艺术旨在改变人们的心态,而这种改变是与传统艺术不同的。在传统艺术中,艺术作品在博物馆中,在剧院里,我们看一幅画,或者聆听一段音乐,感受到了艺术的美好,此时艺术是高于生活的,我们走出博物馆,走出剧院,生活回归平凡。而在当代艺术中,无论是杜尚的小便池,沃霍尔的盒子还是约翰逊一面国旗的作品,给人第一感觉是惊讶,百思之后豁然开朗。

单单外在美或内在美都不足以说明当代艺术的审美性。当代艺术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创构一种意义,能够改善我们尘封已久的心灵,这也是它的审美落脚处。创构一种意义不是简单的把传统的东西换种方式表现出来,而是要建立在批判的基础上,批判也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要试图改变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让人们更加充分、深刻地体验生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去体验这个世界,而不是被变化着的世界裹挟着随波逐流。艺术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有趣的一部分,它不是专家的权利。在当代艺术中,任何人都可以去创造艺术,它的魅力也在于此,它为我们更加充分地体验生活提供了一些线索,它让我们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察觉到其中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很多东西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在拒绝遵循常规的同时,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当代艺术定义
当代艺术看得懂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成功的定义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