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酷爱喝咖啡的人。每个展昏,咖啡似乎是我唯一不能或缺的必需品。这种颇具仪式感的行为我已经持续了10多年。我钟情于一家GROVE的咖啡馆,原因有二:其一,它不同于其他有着各种红茶、鲜榨果汁与咖啡并存的咖啡馆。它就真的只有咖啡可卖。因为店主专门研究世界各地不是那么快餐式流行,但却在当地广为流传的咖啡研磨及制作方法。其二,这里的每一个店员。几乎没有流动性。即使频于工作,2个月才去一次这家咖啡馆的时候,我见到的依然是那4个始终微笑着的店员。甚至不必开口,我便会得到我想要的那杯带着温度的热咖啡。这种亲密感和归属感。时常温暖我。
工业革命三百年,带给我们现代人便捷与高科技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碎片时代和快餐文化的无归属感。你似乎很难想象。现存还有—家咖啡馆在认真研究咖啡的百年文化。而且利用学徒制来留住店员。因此,我尊重这家咖啡馆的主人。他是我心中拥有“匠心”之人。
16世纪未,欧洲的宗教战争令一大批德国和法国的钟表匠及珠宅匠纷纷逃到瑞士避难,同时带去了制造钟表的先进技术。如今,那些延续至今的制表家族仍然恪守着几百年前祖辈们的最初理念,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将高级钟表的制作技艺不断发扬光大。因此,世界上才拥有了如百达翡丽这些最悠久、最杰出的制表公司。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本期,WH最想探讨的是我们该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那些即将失落的民族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不是那么具有流行性,这些年这些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大量最具有精华的民族手工技能濒临消失。2016年4月,《苏富比》封面人物是中国女性——朱哲琴。她创立的中国原创设计品牌“看见造物”,是对中国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被重视,被尊重,被重新利用,是国际上对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而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去传承这些即将失落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对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及感恩。
那些曾经用手工制作和使用过的器物,瓷片、玉佩、银簪、一块木雕……它们曾被精雕细琢,拥有历史的温度。咖啡的温度尚且带给我们安全感。何况历史的温度。更会让我们倍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