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动态

2016-06-30 03:16
消费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轻工信息中心工匠

才大颖主任出席“2016年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专业研究机构工作座谈会”

5月23日下午,为推动中心所属专业机构的横向交流和规范运作,信息中心组织召开“2016年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专业研究机构工作座谈会”。中心主任才大颖同志、副主任郭永新同志、主任助理马真、孙瑞、王肖涛以及中心所属6家专业研究机构主要负责人一同出席会议。座谈会由中心主任助理、对外合作处处长孙瑞主持。

中心各专业研究机构是自2013年开始,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陆续组建发展起来,目前已经成长为信息中心重要的业务载体和服务平台,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旨在推动相关专业研究与行业需求的纵向结合、推动专业研究机构之间的横向交流、推动专业机构和中心主体业务的融合发展、推动规范运营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中心主任助理、信息统计处处长马真宣读了《关于聘任各专业研究机构主要负责人的决定》,主任助理、网络服务处处长王肖涛主持“各专业机构执行主任聘任仪式”,才大颖主任分别向各专业机构负责人颁发执行主任聘书。

在随后的座谈会环节,郭永新副主任首先代表信息中心就中心的机构建设、业务平台和发展规划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希望各专业机构履行职责、不负行业重托,做到名副其实、实至名归,中国轻工行业品牌实验室执行主任赵龙、中国轻工行业舆情实验室执行主任董盟君、中国轻工行业数据智能应用实验室执行主任刘驰、中国轻工行业跨境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

、中国轻工行业数据增值服务中心执行主任邢胜男、中国轻工行业信用数据中心执行主任姜涛等分别代表各专业机构实验室就业务发展、规划设想、协同创新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信息中心主体业务的纵向联系,以及密切各机构之间的横向交流。

才大颖主任最后做了总结讲话,对各专业机构发展提出“平台、融合、协作、成长”的发展思路,在现有业务基础之上,信息中心将致力于自有平台和共建平台的合作;推动各专业机构与中心职能处室业务的融合、与中心37家行业信息中心的融合、推动各专业机构之间的融合;鼓励个专业机构之间横向协作、跨界交流,实现中心业务和各专业机构建设的同步发展,共同面向轻工行业企业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行政办公室主任周红、劳资人事处处长刘宏林、各专业机构主要业务负责人同志和对外合作处有关负责同志一并参加了座谈会。

中国制造放慢脚步:“工匠精神”走红“世界工厂”

经济增长“减速换挡”之际,曾以“大干快上”著称的中国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调整步伐:耐心一点,专心一点,精心一点。

“走过几年弯路,才知道贪多求全不可取。必须脚踏实地开拓市场,认认真真做好主业,而不是什么都想涉足。”广东一家老牌照明公司的副总经理对中新社记者说。

这与浙江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想法不谋而合。“有人劝我投资房地产,不投资至少损失100亿元人民币。我说也许不止,也许没有。”专注制造业的南存辉告诉记者,他的选择还是打磨“中国智造”。

在2015年制造业整体遇寒的情况下,这家从家庭作坊式小厂发展而来的企业成绩亮眼:集团主营业务同比增长15%,其中智能高压业务增长20%。

过去力推“机器换人”的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如今把重心放在了培训工人上。在这家中国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里,每天都有三四千工人在接受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用该公司海外市场总监刘清宇的话说,光靠机器“做不出好的产品”,过硬的品牌质量离不开过硬的员工,“要让劳工变成技工,即使只是拧螺丝钉,也要当拧螺丝钉的专家。”

这些话语背后,是“工匠精神”。“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6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号召之所以为企业所认同并转化为行动,缘于“中国制造”正处于进退的关键时刻。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工业如今已告别了简单扩张产量的阶段。如工信部部长苗圩所言,目前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是“大而不强”,先进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薄弱,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缺乏,高精尖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生产不足。

中国民众赴海外抢购马桶盖、电饭锅,更凸显出“中国制造”的“硬伤”。

此外,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也在倒逼中国企业转型。如果不切实补上短板,中国将难以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而要打造高水平的制造业,离不开对质量和技术“从99%到99.99%”的执着,离不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更离不开“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这正是“工匠精神”的要义。

实际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并不缺少技术精湛的工匠。但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工匠精神”眼下对中国经济还是“奢侈品”。

一是知识产权保护相对薄弱,伤及“匠心”。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大心病。

“我们花费大量心思研发出的新产品,最快不到三个月市场上就有仿制品出现”,主营电动车的雅迪进出口有限公司部长屈鹏飞说,“这样一来,公司的大笔投入就付之东流了。”

才大颖主任考察亚泰集团哈尔滨公司

4月25日~26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主任才大颖应邀考察了亚泰集团哈尔滨公司,考察期间与亚泰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杨春、副总经理孙霞围绕消费品展、茶博会、珠宝展等多方面的共同合作进行了交流,并广泛探讨了展会的提升,对参展商的服务,以及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等问题,双方约定在恰当的时候访问亚泰集团总部。

主任助理孙瑞赴阜丰集团调研

2016年4月27日下午,孙瑞助理前往位于山东省莒南县的阜丰集团调研。

阜丰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国际化生物发酵制品公司,主要致力于各种氨基酸及其衍生制品和生物胶体的研发、生产和经营,是全球第一大味精生产商、全球第一大黄原胶生产商。阜丰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李德衡介绍了阜丰在生物发酵领域做出的成绩,孙瑞助理指出阜丰集团已连续多年荣登轻工百强榜,且名次不断上升,这也是阜丰战略发展成就的体现。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对外合作处张伟陪同参加了调研。

二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影响“匠人”。造就工匠首先要从培养工人做起。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职业院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但社会上仍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有近900万缺口。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中国官方的重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

决策层也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

有理由期待,多管齐下之后,技艺精良的匠人和认真做“工匠”的企业在中国将越来越多。endprint

猜你喜欢
轻工信息中心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
工匠赞
2016年6月集贸市场仔猪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