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车展看中国客车的气质
通常来说展会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通过参加有代表性的展会我们可以清晰看出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而从5月举行的北京客车展上,似乎看不出更多趋势性的东西。
作为一年一度的客车行业集体秀,在北京客车展这样一个特别的场合,新老企业同台亮相竞相争艳,高分贝的宣传片让展馆内充斥着喧嚣和浮躁,五颜六色的各式展车在昏暗的灯光映照下显得格外安静。
这样的一副场景分明是当下客车行业所处环境的生动写照,风光热闹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无奈和迷茫。当前的客车业正处于高速增长过后的调整期,宏观经济放缓带来的购买力下降,高铁网络迅猛扩张对长途客运业的毁灭性打击,客运市场结构变化导致的客户需求变化,多重因素的叠加让客车业举步维艰。没有人能明确知道,这一轮调整究竟要持续多久,好在最近两年火爆的新能源市场给正处于调整期的客车业打了一针兴奋剂,暂时掩盖了调整所带来的阵痛。
如果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任何行业都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增长,适当调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此时,企业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静下心来解决前一阶段快速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并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增长积蓄力量。然而,在新能源市场的强刺激下,让客车企业本该平静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遍地都是新能源成为本届客车展一道独特的风景,几乎所有整车参展企业都有新能源车型展出,各个展台的主角也都是新能源车型,即使是几家刚刚进入行业的新企业,也清一色主打新能源产品,以至于传统客车在本届车展成为稀有品种。但是,除了一堆雷同的新能源车型,几乎看不到任何能代表客车未来技术趋势的代表性产品,更不用说具有象征意义的概念车型。
客观地说,我国客车企业的确拥有着超常的市场反应能力,这也是客车行业得以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敏锐的市场嗅觉往往导致企业容易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而忽视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通常的情况是,当发现某一市场存在机会时,各家企业通常会一拥而上,最终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供大于求引发价格战,当发现无利可图之后,大家一哄而散继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一幕就会在新能源客车身上重演。
最近,“工匠精神”一词在客车业开始流行,很多企业希望以“工匠精神”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制造水平和产品品质。而在我看来,“工匠精神”除了体现在制造层面的精益求精,更应该是一种耐得住寂寞的坚守,而这也正是当前行业所缺乏的气质。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