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脱实向虚久矣。于资本而言,逃离实体转型的长期阵痛,涌入短期来快钱的地产、证券市场,是便宜理性的选择,然而由此导致的经济亚健康,令人忧虑。引导资本脱虚向实,日益为管理层所重视。近来监管机构的一系列政策考量,无论对于跨界并购、中概股回归的收紧之说,还是对于新三板的种种约束,均发端于此。
监管加码,叠加宏观形势的变化,不仅A股受到影响,VC/PE市场也有所反映。CVSource投中的统计显示,从2016年4月披露的投资案例和金额两项数据看,一向火热的VC市场相比上月双双回落,PE市场则跌落到近一年来的最低值。
一二级市场的相互辐射一直存在。曾经,二级市场高估值的诱惑,鼓励VC/PE投出一系列令人目眩的案例,即使明星初创公司坐地起价,一些机构也愿意高价抢投,一则因为IPO的估值更高,二则投中万众瞩目的明星项目,也可望为基金后续的募、投环节带来便利。
而一些投下巨资的VC/PE,为了赢得超额回报,除了从管理、市场等层面帮助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也会通过并购等资本运作,拉高项目身价,在二级市场卖个好价钱,其中不乏游走灰色地带的玩法。
不过,在脱虚向实、去杠杆的大方向下,高估值的游戏格局恐将生变。对于公司本身的遴选,以及对其价值的准确评估,更见重要。投资行为需要回归其本源,即使市场热捧的项目,也应冷静以对。本期剖析的云锋基金等投资华大基因、凯雷投资歌力思的案例,都揭示出PE在市场气氛热烈之时高价入股的回报不尽如预期。
事实上,不少明星投资人在总结经验时都曾指出,淡市往往才是投资良机。如今市场又开始由夏入秋,对于投资机构,或许高价退出的机会窗口在收窄,但对于那些找寻价格相宜的潜力标的者,获取高回报的机遇或又在放大。
脱虚向实的目标,是引导资源向实业领域配置。这会对投资的行业选择产生哪些影响?智能制造等面向未来的高成长实业企业,会否取代故事成分太浓重的领域,为更多投资者所青睐?事实上,目前市场已经出现“脱虚向实概念股”之说。希望脱虚向实,不是仅仅成为一个短炒的概念。
资本的脱实向虚,是长投不如短炒的权衡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从融资、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整体制度环境上进行改进,为长期投资与新技术研发提供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