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象”视角下明诗式微原因分析
——以李梦阳和谢榛的诗为例

2016-06-28 08:28邹祖尧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刘 亮,邹祖尧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办公室,安徽滁州,233100

“兴象”视角下明诗式微原因分析

——以李梦阳和谢榛的诗为例

刘亮,邹祖尧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办公室,安徽滁州,233100

摘要:明朝诗歌整体成就不高,为了探明原因,引出了“兴象”概念。“兴象”是“兴”与“象”的结合,“兴”是文学之“兴”,“象”乃审美之“象”;“兴”乃“文已尽而意有余”,“象”亦“玩味乃可识”。概述了“兴象”对诗歌创作的影响,认为“兴象”是“作诗大要”以及衡量诗歌创作水平和艺术成就的重要标杆。通过分析文坛巨擘李梦阳所创作诗歌和布衣诗人谢榛所改编诗歌中的“兴象”,得出结论:明代诗人对于“兴象”的缺失和漠视是明代诗歌衰落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兴象;明诗;式微;兴象缺失;漠视兴象

1问题的提出

明朝300余年,诗人纷繁若皎洁星辰,诗作亦是浩荡如苍茫烟海。根据清代学者朱彝尊《明诗综》记载,明代诗人总数达3400余人。其后陈田在《明诗纪事》又增补600余人,总计达4000人以上,远甚于《全唐诗》中诗人2300余人的规模。然而,察明朝之诗歌,“诗歌衰落”“诗坛萎靡”几乎成为世人共识,钱钟书先生的论断“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基本受到一致认同,即明诗同唐诗、宋诗、元诗相较,无疑是最末流的[1]。当代词学大师龙榆生亦有论断:“明诗专尚模拟,鲜能自立,作者虽多,要为诗歌史上之一大厄运已!”[2]在他眼中,明诗300多年,前不如宋诗,后逊于清诗,竟亦不如元诗。清代翁方纲也认为,整个明代,实在找不出一首像样的诗[3]。

这诚然是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发展的怪现象,泱泱大明诗坛300余年,竟衰落至清诗、元诗之后而沦落为历代论者“万喙一声、同然一词”以斥之,原因何在?笔者以为,“兴象”的缺失是重要因素。

2“兴象”注解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3李梦阳诗歌“兴象”缺失管窥

明朝诗坛衰落,明诗成就低微,这是针对明诗整体而言的,并非断言明代绝无优秀诗人或优秀诗作,如李梦阳便是颇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李梦阳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倡导并组织了前七子诗歌活动。作为文学复古流派“前七子”的领袖,《明史·李梦阳传》称其“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7]。既然李梦阳“诗必盛唐”,是否真能如其所言,其诗歌成就是否能与盛唐诗歌相媲美?且看下面两首小诗:

荷花港里无人见,惊起鸬鹚对对飞。

例2《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例3《嫦娥》(李梦阳)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再看《嫦娥》一诗,且不论该诗有何寄托之意,仅就诗中透露出来的“天上人间”之旨,亦实在是一览无遗,几无韵致可言,且看下面一首流传千古的唐诗:

例4《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姑且不论李商隐之诗有无他意,该诗亦是“天上人间”之意,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嫦娥的凄冷情怀和寂寞的意绪仿佛就蕴蓄在人们的心里,几乎伸手可触,又仿佛一如星月的冷光般弥散在天地之间,是那样的迷茫飘摇,那样的遥不可及。与此相较,李梦阳的《嫦娥》之诗就显得低级幼稚了,如果说一个是精美的艺术品,而另一个只能算是劣等的仿制品,二者“相去”真得是“不可以道里计”。为什么有此种差别?原因在于前者“兴象玲珑”,而后者则几无“兴象”可言。

正如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丙集》中所云:“献吉以复古自命,曰故事必汉魏,必三谢,今体必初、盛唐,必杜,舍是无诗焉。”“牵率模拟剽贼于声句之间,如婴儿之学语。”,“毫不能吐其心之所有。”“粗材笨伯乘运而起,雄霸词盟,流传讹种。”“先辈读书种子从此断绝,岂细故哉。”[8]如果说李梦阳辈“粗材笨伯”“乘运而起”之后“流传讹种”,使得“先辈读书种子从此断绝”,钱氏断下此语不可谓不过分,有人身攻击的味道,但是细细思量,钱氏应当不是图一时口快,其实,钱氏真正要批的是李梦阳等人“以复古自命”之弊,可是从“兴象”说着眼,钱氏之语也不是毫无道理。上述李梦阳两首诗不正是如同钱氏所云“牵率模拟剽贼于声句之间,如婴儿学语,如童子之洛诵”,几无新意,几无“兴象”吗?

钱氏之语录无疑能够让读者对李梦阳诗作的“兴象”缺失有很深的体悟,那就是李梦阳自身对唐诗的极尽推崇让他迷失了自我。世事已然巨变,而李梦阳诗作却还在格调、气度、意象方面专事模拟,也许拟出了少许的形,但说到神,说到“兴象”,自是邯郸学步,既未能续写唐之风韵,又失却了自身的特质,无疑是终乏韵味、得不偿失的。

4谢榛诗作“兴象”漠视掠影

明代诗坛上,还有一个布衣诗人,在诗坛亦是颇负盛名,16岁时诗作就流传开来,尤以声律有闻于时,是为“后七子”之一,亦极力倡导为诗当摹拟盛唐,此人即谢榛。单独看来,谢榛诗作对当时的影响颇为深远,但是他对唐诗肆意修改,漠视“兴象”得到充分的佐证。

晚唐诗人郑谷,被誉为“芳林十哲”,司空图称其为“一代风骚主”。郑谷有一首诗,明清诗评家多认为该诗有盛唐风韵:

例5《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谢榛改后如下:

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长笛离亭晚,落日空江不见春。

初看之下,所改之作似乎别具风味,尤其结尾似乎语义更为绵长,而整体布局又同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些相似,但细细思忖才发现,此种改动恰恰让郑谷诗歌的艺术色彩消失殆尽,因为原诗的艺术特色就在于其结尾。刘学锴先生在鉴赏该诗时明确提出:“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的关系。”[9]至于艺术风格,单从表面上看,郑谷诗作末句仅是对各自行程进行介绍,特别是尾句无论是对于情景的描写,还是情感的抒发都没有显著的特色。可是细细品味,方能感觉到本诗的结尾虽看似质朴平实,但实则韵味悠长。该诗前文重在对离别场景进行反复渲染,借助于杨花柳丝、立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意象,已然能够让读者深切体会到离愁之甚。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结语一句语意平白,只是对各自前进的方向作了介绍,实则让离别时的黯然伤神以及即将天各一方的绵长思念都在这不言之言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此种构思,无疑极大强化了全诗反复咏叹的情味,这就是“兴象”。而谢榛的改动却让原本的“兴象”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中唐诗人戴叔伦有一首名作《除夜宿石头驿》,谢榛也曾对此诗进行了一番整容。

例6《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寂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谢榛改后如下:

灯火石头驿,风烟扬子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萍梗难浮越,功名向西秦。

明朝对清境,衰鬓又逢春。

谢榛作诗本较为注重格调,此番整容,貌似格调更加浑厚了,但是从情感角度看,却是万万不妥的,因为改后原作中汩汩流动的动人情感基本消散殆尽,原诗中作者的默默倾诉仿佛被一个冷漠的看客所取代,情感由自身的真情流淌而演变为一种旁白的冷静表述。而“情感”二字,恰是原作的最长处。吴汝纶评戴诗时说,此诗真所谓情景交融者,其意太兀傲处不减杜公。首尾浩然,一气舒卷,亦大家魄力[10]。徐竹心也说,全诗写情切挚,寄慨深远,一意连绵,凄恻动人,自非一般无病呻吟者可比[9]1404。反观谢榛的修改,自然失去了原作“情景交融”和“寄慨深远”,自然也就失去了原作的“兴象”之妙。

相较于李梦阳专事模拟而致“兴象”的缺失,谢榛则是对“兴象”的漠视,因为他把着力点移至“格调”了。谢榛心中的格律,实则比唐诗中的格律还要严苛,在其眼中,诗的格律与诗法,是不能轻易逾越分毫的,这终究不可避免地成为他诗歌活动的禁锢。

5结 语

从谢榛肆意修改唐诗与李梦阳的诗歌创作实例,不难看出明人之于“兴象”之说该有何等的漠视和缺失。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明人这种漠视和缺失主要是表现在诗歌创作的实践上,其实,明人在理论上对于“兴象”的阐述远比唐人要丰富得多,似乎也要深入得多。但是,明人虽看似深得“兴象”之理,而实践上却严重漠视“兴象”之“髓”。“髓”是什么?无虑“言有尽而意无穷也”,亦情与味皆无限者也。而明人一味苦守无“髓”之理,自亦非理之理也。明人恰以“非理”之理而为诗,无情无味者也,无“兴象”者也,这样的诗歌,哪里能算得上是真诗呢?李梦阳、谢榛作为明代诗文巨擘在“兴象”方面尚且如此,由此可见,明代诗歌整体式微便不足为怪了。

参考文献:

[1]郭万金.关于明诗[J].文学评论,2005(4):101-118

[2]龙榆生.中国韵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9

[3]邓程.明清诗歌衰落的根本原因[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22-127

[5]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4

[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63

[7]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281

[8]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11

[9]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49-1350

[10]高步瀛.唐宋诗举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03

[12]林玲.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象[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59-60

[13]张佳音.“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的兼容共生:论胡应麟的诗学观念[J].殷都学刊,2004(1):82-86

[14]莫砺锋.论后人对唐诗名篇的删改[J].文学遗产,2007(2):30-38

(责任编辑:胡永近)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6.05.015

收稿日期:2016-01-02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明诗衰落的原因研究”(SK2014A333);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一般项目“初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4tszy050)。

作者简介:刘亮(1983-),安徽凤阳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6)05-00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