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中的文化意蕴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黄健

2016-06-28 06:58采访编辑韦林枚
广西城镇建设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文化

采访 + 编辑 _ 韦林枚

城市现场在线访谈

新型城镇化中的文化意蕴
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黄健

采访 + 编辑 _ 韦林枚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站在国家现代化和历史的视角,今天我们所谈的新型城镇化的本质,不仅仅是经济结构的变迁,更是观念和制度的转变;不但涉及经济、社会的转变,同时也是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全面转变。

韦林枚(以下简称W):众所周知,城镇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城镇化在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作用,也彰显了一种特定的目标诉求,这种诉求的内核即“人的城镇化”。您个人对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有何理解?

黄健(以下简称H):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站在国家现代化和历史的视角,今天我们所谈的新型城镇化的本质,不仅仅是经济结构的变迁,更是观念和制度的转变;不但涉及经济、社会的转变,同时也是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全面转变。这个过程包括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重新塑造,是实现中国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城市文明的伟大跃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在2000年时预言:“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最主要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在过去的30年当中,中国有5亿人口迁入城市。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人口的总和。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在这么短时间内,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但是,要在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并非易事,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没有先例可循。曾经粗放扩张、人地失衡、举债度日、忽视生态环境、文脉割裂的老路已让我们感受到不堪重负,国家适时提出新型城镇化,这个“新”的根本落脚点即“人”,就是要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精髓就是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我认为以人为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实现:人的身份的城镇化;发展机会的平等化;生产生活空间的优质化;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化,等等。

W:我们注意到,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反思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一个基本共识:城市发展不仅需要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支撑,更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品位的精神内涵。此次您“城镇化的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课题中,提出了文化发展指标作为城镇化发展衡量维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您认为这对于消解当前的“半城市化”现状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正如你提到的,西方很多发达城市走过的城市化道路给了世人很多启示,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文化缺失,这些都逐渐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我们的一些城市在享受城镇化带来的物质成果提升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走上了西方国家曾经的弯路,经济发展背后潜藏的很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建设中“贪大求多”,“城市病”蔓延;随之而来的问题还有:不断被湮没的城市记忆、不断被割裂的城市文脉、不断被破坏的城市遗产和被消解的乡愁。

城镇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精神的现代化。从农村到城市,农民变为市民,不仅仅是身份及劳动方式的转换,更需要完成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模式的提升。在文化关照下的城镇化,体现一种基于传承与创新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在过去的城镇化指标体系中,不论对城镇化的评价维度和方式有何异同,文化发展指标始终是维系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和公共服务为中心,通过文化发展和文化治理,真正使城市变成满足人们各方面生活需要的宜居之所。文化发展可以为城镇化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本身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所塑造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标志。归根结底,文化才是现代城市最大的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我认为,文化与城镇化应当是一种双向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和文化建设是一个互相关联的循环系统。在实践中,不论是文化建设的新要求,还是新型城镇化的新指标,都需要充分凸显城镇发展的文化诉求。我们推进城镇化,不仅要看到产业增长、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变革,更要看到文化发展对于推动城市变迁的重要力量。

W:您这次带领的课题组主要走访了一些先进省份,这些地方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方面有着怎样的成功经验?

H:《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相继颁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将“广西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列为2015年的调研课题,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自治区层面对于文化建设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触目惊心的“城市病”背后,是文化的缺席。

这次调研到了浙江、上海等地,都是城镇化水平排在全国前列的省市。确实收获良多,得到了很多宝贵经验。比如浙江发挥其丰厚的文化遗存,从六大方面推动人文城市的建设:合理确定城市文化生态主题;塑造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加强城乡设计;构建有人文魅力的城市空间;融入传统的建筑元素;加强历史文化名村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方面成果显著,基本形成“农村30分钟和城市15分钟文化圈”;建成文化强镇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戏剧之乡、非遗旅游景区、非遗主题(实验)小镇、浙江省民俗文化村等特色乡镇;参与举办中国(义乌)文交会、中国(杭州)国际动漫节等展会。

上海在公共文化服务民生方面也很值得借鉴。一是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统筹布局公共文化设施,采取市、区县、街镇各出一点的办法,完善15分钟设施网络,优化高、中、低级层次结构;二是加强对新城新区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依托全市“1+17”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整合优质资源,构建配送管道,拓展多元路径,实施对城镇化各类群体内容的精准投放,设施中普遍配备娱乐、休闲、怡情、益智、心理辅导等多样人文功能;三是推动智慧城镇建设和城镇化公共文化云建设,依托科技手段,重点加强对城镇化公共文化场馆的数字化改造,开展城镇化在地、在线、在场、在屏数字化文化传播,构建城镇化百姓文化需求数字化采集分析系统、信息流转系统、公共文化服务导览系统;四是推动城镇化公共文化设施实施免费开门服务、面向特殊群体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个性化服务,推动城镇化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建立理事会等机制。

这些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都充分展现了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我们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就要增强城市在文化传承上的独特功能,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突出文化传承,进一步提升城镇建设的品位。

W:您作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也是长期奋战在文化宣传战线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对广西的文化建设问题一直非常关注。您认为,广西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文化建设进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H:城镇是人类文明记忆的集结地。城镇化理应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最具文化建树的创造过程,而绝不能成为损毁文明记忆的过程。我们今天谈问题,正是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进一步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当前广西城镇化发展中的文化建设问题,我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

一是发展观念淡薄,缺乏创新意识和建设自信。基层群众对文化宣传工作的认识淡化,对新型城镇化仍存在土地城镇化的传统认识。全区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经验尚未得到全面深入总结,部分有效成果推广不足。

始于2013年的乌镇戏剧节为这个千年古镇带来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未来。

2015年戏剧节的主题为“承”。主办方将之解读为:“戏剧百年长河,是传承;青年戏剧之梦,是承诺;文化复兴使命,是承担。”

二是城镇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影响日常运行。城乡基层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规模小、设备落后。尤其缺乏功能先进、设备一流的大型市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文化建筑面积无法达标,人均占有率仍然偏低。市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虽有增加,但因基数低,总量仍很少,后续管理经费无保障,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建设和非遗保护的经费不足。城镇市民和乡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摸稳工作还没有全面深入。

三是城镇化的文化建设模式陈旧,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仍未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城镇文化建设缺乏灵活性、长期性、操作性,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缺少社会投资渠道。市、县(区)、乡(镇)配套政策和举措尚不齐全。城镇化规划重生存不重发展,重“器和物”不重“人和文”,城镇生活重“生”不重“活”,缺少文化元素和空间的占比规划考核。

四是城镇化文化建设内涵和功能单一,既无法满足城镇市民和乡村群众的需求,又无法主动、广泛、持久吸引顾客,实现经济创收。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打造过于粗放和浅显,文化生产的能力、水平、质量、规模亟待提升。

由文化展示馆、尧舜禹纪念馆、藏书阁、民俗展示馆、知也寺、三重塔等组成的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公园,记载着上海发源史,同时也是上海打造“15分钟文化圈”中的重点项目之一。

W:广西作为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独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有着自身的人文历史和资源禀赋。如何利用好我们的优势来打造具有文化魅力的个性化城市?广西区内有没有相关的成功案例?

H:广西具有“三沿”的独特优势,大多数城市依海滨或江河而建,很多城镇有大山大水的空间格局,有着塑造城市个性的元素和特质,在打造个性城市方面大有可为。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发挥好运用好这些优势,让独特的元素和特质充分展现。广西有着深厚绵延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是打造城市品质、提升文明程度取之不尽的矿藏。要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挖掘好发挥好山水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海洋文化、福寿文化等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独特壮韵的城市文化品牌。

为丰富城镇化的文化建设内涵,要完善文化建设的创新机制,深入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资源,高品质改造城镇文化风貌。挖掘、提炼反映地方、民族、民俗和文化特色元素的风物景观,注重保留城镇乡村原有的文化、生态气息,包括对用具服饰、工艺美术、民俗风情、民歌语言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传承和保护,形成极具多样性、地方性和观赏性的、特有的城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化,丰富城镇文化服务内涵,提升基础设施服务的目的。

例如桂林近年来,通过发掘“印象·刘三姐”、桂林米粉、桂林山水、桂剧、彩调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品牌,促进了农民在城镇的就业,开创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还有临桂县五通镇,如今已经建成“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有1000多户5000多人从事绘画产业,其中20人以上的画坊就有40多家。农民画年产值已经相当于一个大型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农民画产业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这就和这次我们考察的浙江绍兴兰亭镇有些共通点,兰亭镇通过打造“中国书法朝圣地”的文化品牌,探索生态旅游、书法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来提升和优化镇域产业结构。五通镇已具有良好的基础,也可通过打造五通农民画品牌,实现从文化大镇向文化强镇的转变。

桂林“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

W: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自上而下的“配送”尤为重要。要破解广西当前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难题,政府应该有何作为?

H: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中“共享”的理念就是涉及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公共文化服务兼具社会公平和服务对象的对应性。从政府层面,需要制定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指标,理清文化建设的“创作—传播—实践—发展”路径,把文化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大局;全面创新文化管理机制与手段,简政放权,通过制度安排,利用和借助文化的功能用以克服与解决新型城镇化中出现的各类文化问题,实现以政府为主导,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实现社会参与共治的文化治理;协调各类关系,共同跳好“集体舞”,奏好“交响乐”,以全球视野,创新发展模式。

为实现共享发展,把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作为头等大事,精确引领群众从“农民”到“市民”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素养等方面以提升和转换,使群众与产业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与发展相同步。强调人民群众文化创新和生产能力的提升,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以生态绿色为核心,特色文化为引领,集休闲、摄影、旅游、传统于一体,在吃穿住行、看听说干等方面创新服务品种和类型,创新宣传媒介,主动吸引顾客消费。通过不懈的文化建设实践,丰富新型城镇化的功能和内涵,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为实现惠民的新型城镇化,需要深化供给侧改革,深入开展新型城镇化的文化体制改革,持续加大对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拓宽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公共服务采取多样化的供给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休闲业、观光农业,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文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和市场的水平和质量,主动吸引顾客,促进文化消费,助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持续发展。同时,将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投入增幅等指标纳入新型城镇化考核体系。

W: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不断延伸,农村和城市逐渐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共享,但人才短缺问题也随之凸显,并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何建议?

H:新型城镇化必定是要将文化纳入城市的顶层设计,首先提升各级城市管理者的文化意识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中“去历史、去文化”现象比较严重,主要是因为一些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到位,对城市文脉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盲目追求物质层面的建设,对城市建设的认识仅停留在大拆大建、铺路修桥上,造成“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因此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识和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积极破解城市发展中的现实矛盾和促进城市转型变革。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人才发展规划,完善机构编制、人员配备、财政投入等政策措施,创新新型城镇化文化组织的架构和工作机制。同时,要做好定向文化人才培养,把基层文化干部培养成文化辅导员,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服务志愿者。

猜你喜欢
城镇化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