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2016-06-28 06:55
广西城镇建设 2016年2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生活



视点

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有多重要?

吴志强:城市规划不要鸟瞰要“人看”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吴志强指出,城市规划要了解老百姓心里想什么。因为城市规划不是让大家坐在一旁欣赏的,而是老百姓要生活在其中的。城市规划完成之后,要让住在其中的人感到满意。应该用最少的资源,创造一个让老百姓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幸福。尽管城市规划的定义在不断演变,但不变的是人的需求,是人对城市的美好梦想。一座好的城市,首先,要有特色而不是一个复制品。其次,要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城市要有自己的文化和故事,没有故事就没有内涵。最后,要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方便,感到有活力。

黄庆桥:杜绝城市盲目建设的冲动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黄庆桥认为,遏制城市建设“摊大饼”“兜底翻”,首先需要城市管理者摒弃贪大媚洋求怪的错误城市建设理念,不盲目攀比,不脱离实际。同时,还需要在城市建设上坚持科学规划,杜绝长官意志。城市规划一方面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基本国情、历史文化和当地实际情况,不能脱离实际盲目照搬他国城市建设经验。“政贵有恒”,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体制上杜绝城市盲目建设的冲动。

朱晶晶:把大写的“人”字刻入城市规划者心里

人民网记者朱晶晶说,城镇化面临的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既有规划不足,也有管理不力,既需要健全体制机制,也需要修葺世道人心。新型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是为“人”解决问题、解决“人”的问题。首先,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问计于民,要做到“建人民所需所想之城”,真正做到开门建城。其次,要在体制机制建设中贴心为民,城市建设不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还应当有配套体制机制的跟进。最后,要在城市价值观建设中立行塑民,倡导清新的社会风气,营造没有“雾霾”“天蓝气爽”的城市生活生态,让城市生活更加祥和安宁。

鲁宁:把“城市规划”挺起来亟须刚性法治开道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鲁宁表示,医治“城市病”必对症下药,最管用的首味药,非法治建设和管理莫属。从本质上说,规划之所以成为贴在墙上的“另类壁纸”,主要是因为那些考虑欠周全甚至是唯经济数据好看至上的不当用地项目。这种项目建设越甚,规划必成一张空文,城市的“大饼”越摊越大,正常甚至急需的民生项目用地却不时遭挤占。找准了“城市病”的病源,就要对追责法条进行增补、细化,明确追责主体的工作已刻不容缓。更重要的是,对随意更改规划的市长们加大追责力度,再辅以其他必需的刚性配套性约束措施,国内大小城市才有望逐步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

推广街区制要小心什么?

常武:推广街区制不能走极端

《北京青年报》记者常武说,街区制是与小区制并列的一种城市建设布局形式,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城市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其好处是可以增加公共道路供给,提高路网密度和交通效率;弊端则是住宅楼下车流增加、车速更快,由此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加重了居住区的近噪音干扰,降低居住舒适度和生活品质。现在,我国新建小区逐步推广街区制,包括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也要走出“封闭”,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但是要注意,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完全无视城市住宅的居住舒适度和生活品质——不能因为要推广街区制,就把小区制贬得一文不值。

王树盛:现代城市需要“街坊模式”

江苏省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王树盛说,街区是按日常活动步行可接受距离进行空间组织,形成单个街区,街区之间通过机动化交通衔接构成整个城市。通俗地说,街区的特征是基本生活都能通过步行解决,平均只需步行5分钟左右,通达度强,而封闭小区尽力维护局部的利益,漠视与外部城市空间关系,街道仅承担运输通道功能,生活功能枯萎。至于开放小区造成的卫生、安全、权属、居住环境等问题,未来也可以通过信息、通信和技术的发展,采用技术手段规避。开发商及设计师在新的小区设计过程中也会充分考虑。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规划生活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