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李璠
颂微时代
MICRO-ERA
专题策划/李璠
相比于“小时代”,用“微时代”来描述我们当下的生活可能更加准确,在中心和主流日益弱化的时代,“微”意味着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意味着以一己之力去改变世界的勇气,意味着人和艺术之间更加轻便灵活的连接,艺术在“微时代”是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自由,还是陷入了一种更加扁平化的处境?本期的专题要做的就是在个案中见微知著。
012014年聚新焦展览现场
苏格拉底说:“我所知道的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虽然是生活在千百年前的哲人,却道出了当下人们的常态,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每天一睁开眼,就知道今天一定又要面对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WuLi”“IP”“伐木累”等一堆奇奇怪怪的字眼就充斥在你的手机和你身边的人的谈话中,其速度之快常让人感到莫名其妙。(“WuLi”,是韩语“”的音译,即“我们的”意思;“IP”除了网络上“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定的意思外,还从今年开始被广泛用作“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财产的意思;“伐木累”则是演员邓超在一档综艺节目上对“Family”家庭带有口音的戏谑之词。)而实际上,它们的来源很有可能是一个你从未曾涉及的行业或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网络事件或一个明星的搞笑言辞,接下来随着人们兴趣的转移,热闹不了多久,成为明日黄花。
02新学院力量——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中的青年艺术家作品
重要的不是流行语,如果把流行语的丰富与猝然变化视作一种时代隐喻,那么或许借由郭敬明创造的“小时代”一词来描述还远不够精彩——我们处在不断熵变的过程中,很多人还在用一己之力对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坚持着,而很多时候,洪流之下的我们也难免感到思绪被冲击得碎片化、粉末化。艺术在“微时代”是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自由,还是陷入了一种更加扁平化的处境?事实上,借艺术之名,我们观察到的是:人们以各种方式更主动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寻求着更多人的关注和加入。在中心和主流日益弱化的时代,只有更加活跃的个体和事件能够完成最具体的微言大义。
“58艺术网”的创始人罗忠学很长时间致力于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来连接更多艺术家与藏家,然而,在一个交易连接多元化的处境下,艺术品线上购买力远不如他预想的乐观。既然不能拉动虚妄的消费,不妨提供切实的服务。2015年年底,调整思路后的“58艺术网”重新改版,真正地从每一个艺术从业者的需求入手,把艺术产业中那些长期被忽略的、琐碎的、个性化的需求重新整合起来。看透了“云泥之别”的罗忠学依然期许着借助“58艺术网”见证一个被组合出来的“美第奇家族”可以更加有效地让艺术熠熠生辉。
01芳草地展览馆“崔正化个展——五蕴”展览现场
同样借力互联网的“大咖拍卖”CEO张皓,除了和罗忠学一样有着丰富的“碰壁”经历,更像是从玩玩闹闹中白手起家的。一年前,张皓拉了一群朋友在微信群里进行艺术品拍卖,就玩出了几千元的交易额,在这个微弱之火的鼓励下,张皓开始了第4次创业,如今,张皓在央美附近的画材中心租了办公室,也在前不久正式注册了公司,目前正在和拍卖行合作开展在线同步拍。这个年轻人所创建的一切,开端仅仅是一部手机。听上去像是非常魔幻的成功之路,而背后单枪匹马的孤独则是张皓一人所要承受的。
02/03“触/视:版画诗歌国际交流展”现场
如果说罗忠学和张皓的事业因互联网而起,算是半个“网红”的话,网络在成就一些人的同时,也让一些人利令智昏。因为社交网络联通了全世界,只要你有想法,它就能为你提供一个24小时不间歇的秀场,比如山东南流泉村的农家女孩王守英可以用黄瓜、白菜来实现她的装设计的思路,但引起一片争议,而曾经出演过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中的一具尸体的群众演员Matt,把据说在14个月跑了42个国家录制的“怪鸡舞”视频上传到网上,被疯狂转发点赞。后来,连Matt自己都揭穿视频不过是电脑合成的效果,也难说其背后不是一场裹挟和愚弄大众的商业阴谋。网络降低了每个人和时尚界、艺术界之间的门槛,但有时也不免会被强行强拉入到这个秀场,一起摇摆。
相比网络虚拟的秀场,位于北京朝阳区东大桥侨福芳草地却是个实实在在的艺术秀场。许多独具一格的艺术创作展示于芳草地的灵动空间里,为顾客提供真正充满艺术氛围的理想购物之所。此外,这里还典藏了来自世界其它地区的贵重艺术名品,全年都能带给顾客愉悦的艺术体验。当我好奇于艺术与商业之间会碰撞出何种奇妙的火花时,侨福集团艺术文化部总经理吕恒顺先生介绍说,作为一个以商业性为主体的艺术空间,芳草地的艺术品的展陈可以支持不定期撤换。这样,客人每次来到芳草地都像是第一次来一样新鲜。而收藏方面,也不是只进不出,也会向周边的学校、机关捐赠一些艺术品,这样购藏、展示和捐赠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在这里,商业和艺术有趣的伴生着,人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亲密度是任何一个博物馆都难以企及的。
2015年通州万达“哎悠生活节”58艺术网青年艺术家微个展
为了艺术更广阔的自由,还有一群人在身体力行。从1999年开始,徐冰收集不同航空公司的安全说明书,用这些微小的标识创作一种当代人都能读懂的书写。当徐冰的《地书:从点到点》以“小黑的一天”为主题书写的时候,这本书的符号使用已经涉及了QQ表情、商标、甚至是口香糖背后的环保解说图。之后,徐冰更推进到了“字库”软件上,任何语种的输入都会被转化为地书符号,他不做任何的主观发明和编造,却借用生活中微小之物实现心中“普天同文”的梦想。这种阅读的新鲜感带来的不仅是诸如麦当劳等商家的青睐,更是引发了网友广泛的关注和参与,徐冰的《地书》的确将一件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变成全民皆可参与的大事,也验证了在今天,星星之火的燎原变得越来越容易。
“58艺术网”新闻发布会现场
不只是大艺术家才有追梦的权力,在加拿大和英国求学艺术多年的90后北京女孩儿王梅一毕业后,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办一个国际版画诗歌展,于是她去做了,也做成了。玉泉山美术馆的邀请展展厅里有她诗意的一角。通过王梅一的组织和协调,22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同一个主题“触碰与视觉”展开创作,每人只制作28版,6版用于展览之外,剩下22版做成作品合集互换留念。之后由中国诗人艾洛为每一幅作品配上一首散文诗,艺术家之间很多互不相识,当他们都拿到一套完整的作品集的时候,他们才初次相遇,进而喜爱上了对方的艺术创想,成为朋友。带着理想主义的王梅一坚持非盈利性质的展览,像一个孤独的人带着22颗耀眼的星走在大地上,敲开一家一家机构的大门寻求合作,学会面对接受拒接和碰壁,在别人看来那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尘埃,但在王梅一看来,这是她热爱着的全部。
很多坚持都来自于热爱,而有些古老的传统在这个“微时代”却并不是因为广泛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强大,相反,却日渐衰微。作为程氏手工制作宣纸打纸簾的最后一代传人,程宵春收了名徒弟谢巍巍。他们不仅是师徒关系,以前是工友,现在也是好朋友,徒弟甚至比师父还要年长一些。面对打簾这门手艺几至消亡的处境,程宵春的决定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有人来继承这门手艺,欢迎清华美院“清影工作室”的师生用四年的时间,与其同吃住,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传统纸簾的制作过程以及传统手艺人的生活、工作与手工艺之间故事。但另一方面,他却不愿自己的儿子继续来接手,他给儿子起名程书浩,希望他好好读书,免于作为一个手工艺人的辛苦。当手工打纸簾在老字号的家族里,都没有经营的愿望时,才令人真切的感到,比技艺衰微更可怕的是心无所恋,心无所向。
一个小专题也许无法览尽这“微时代”的百般姿态,然“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志一也。”
01/微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