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泽怡
沧桑古老的路,布满苔痕的墙,岁月悠悠,爱无声。
这是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给我的第一印象。没有绚丽的特效,没有催人泪下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是父与子相携走过的一段旅程,一段两颗心渐渐接近的旅程,一段或许再平凡不过的旅程,却活生生地打开了我的心门,引起了我沉寂许久的心灵的共振。
“雨是无声的风是沉默的,路是哺育的你是安静的,手是粗糙的脚是疲惫的,头发是零乱的你还是安静的……”不得不说,这首歌很切合这部影片,片中的父亲,瘦弱、苍老,但那并不高大的身形却让我看到了伟大的人格。“外边来我们这的老师、医生、储蓄员、公安个个都能当劳模、当干部,就你啊,光是走啊走,这么多年……”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泪点。试问当下,何人不为了官职薪水四处邀功?何人能不要名利不要报酬为他人忙碌?恐怕也只有在那个夜不闭户、淳朴的年代,那些静谧和睦的小山村里,才能有“父亲”这般纯善、质朴的人吧!几十年风雨兼程,几十年离家弃子,他付出的是青春,是亲情,是血与汗水,他收入囊中的也只有那满手的老茧,额前的褶皱,以及那愈见佝偻的身体。不,他还满载了沿途村民们淳厚朴实的关怀!或许这便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地送信的动力源泉!
“能背起父亲的男人才算长成!”我很爱也很欣赏这句话。父亲这一个词,我一直认为很神圣。父亲对子女来说就像一座巍峨的山,能背起父亲,也就是背起心中的山的男人,才算有了担当。湍急的溪流,湿漉漉的溪石,高大健壮的儿子,趴在儿子背上笑得自豪却噙着泪光的父亲,不得不说,这画面很美,美得诱人落泪。活在当下的我们,有谁曾有过哪怕是一丝要为父亲提供肩膀去依靠的念头?我们眼中的父亲,是永远不会被风霜侵蚀的钢铁,是历经千年沧桑也不会倒下的参天古木,世界上所有高大、傲岸、不屈的美的意象都被我们用来形容父亲,却独独忘记了一个最平凡的词语——苍老。我们知道花谢花开,知道春去秋来,知道月落日升,却从不知道,或许是刻意忽略了父亲也会被时光打磨出皱纹,被岁月挑染出白发这一事实。父亲,他日渐苍老的容颜也是渴望子女用尚且稚嫩的双手去轻抚的吧!他不复挺拔的身躯必定在期盼一个稚嫩的肩膀给他依靠吧!影片中的儿子定也是这般想的。他虽与父亲聚少离多,感情浅薄,但父亲终究是他幼时崇拜过的英雄。时光能吹散记忆,削弱回忆,但如果真是这般,又怎会有父亲的一路追随,儿子在父亲不见时的焦急寻找呢?想来他们在心底必然深深爱着对方。那一弯溪流便是冲走他们之间的隔阂的得力助手,登高的那一只纸飞机,也定是父子亲情的放飞,而那乱石间的一个个脚印,印证的更是儿子对父亲爱的无比坚定。
孩提时坐在父亲的肩上玩闹,这是我最宝贵的回忆之一。片中的父与子也有过这般温馨,虽然只有短短几秒的画面,远没有全片山水画面来得多,但它却是我最喜爱的场景。很感激,也很庆幸,它让我重温了往昔。父亲虽然瘦弱,但他的背于我而言却是那么宽厚,他的肩永远那么宽大,能让我安然坐着,也能顽皮地拉着他的耳朵,恬静地睡去。曾经我也天真地以为,日子能一直这般浅淡、简单。闲时坐在父亲的肩头嬉闹;累时,趴在父亲的背上休憩;倦了,也能窝在父亲的怀里酣然入睡。片中的儿子一定也曾这样期盼,渴望着。但是,我们都输了,败给了时光这个无情的“刽子手”,也输给了现实这个“帮凶”。当我们像蝉一样褪去青涩的壳,童年里的欢乐也便藏在了枯干的壳里,一同葬去的还有父亲的一头乌发,一段青春。当片中的父亲终于能退休回家,儿子早已过了在他肩头玩闹的年纪。值得庆幸的是,儿子已经长成,已经能如幼时父亲爱他、护他一般回报父亲,已经能用宽厚的背支撑起父亲的天空,一如幼年时父亲用宽大的肩膀支撑起他的世界。那时的儿子,心底一定是骄傲的,自己终于成为儿时心中崇拜的英雄那般的人,终于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终于也能让父亲感到自豪!对此,我却是深深遗憾的。我曾无数次叹息自己并非男子,不能给父亲依靠,羸弱的双肩依旧稚嫩,不能托起父亲如山般伟岸的身躯。也曾感慨上苍的残忍,不给我机会去抚平父亲额前的皱纹。但有时却那般感念上苍的眷顾,不让我因见证父亲的衰老而痛心,把他最美好的年华镌刻在心底。
时光,流逝着;岁月,沉淀着。一段段静默的旅程,父子无声却相携而行。碧绿、苍白、淡黄,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风景。任时光匆匆流过,路不断变更,无声的爱仍然延续,风景在前方依旧绝美。
“外面纷扰的梦是延续的,我是眷恋的你是守候的,歌还在唱着世界已变了,我总想远方哪你还是安静的。”这首歌的确很适合这部影片,我也很爱它。
羽翼渐丰的孩子,宁静安详的父亲,尘世喧嚣,爱无声。
这是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给我的一段发自内心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