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6-06-28 07:06汤临佳李翱
中国国情国力 2016年6期
关键词:智能制造

◎ 汤临佳 李翱



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建议

◎汤临佳李翱

摘要:智能制造正在逐步改变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加快应用智能制造理念与方式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全球主要工业国家对智能制造应用的已有经验出发,分析了我国发展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并结合当前一些工作实践提出有关发展政策建议。

关键词:智能制造;发展经验;推进机制

当前,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全球掀起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特别是以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和智动化成套设备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元素与传统制造业快速融合,将深刻影响未来产业发展格局。在新常态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及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推动我国传统产业顺利转型升级进行重大战略调整,落实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建设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智能化制造模式。

现实需要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我国要素成本的逐步上升,发达国家的高端制造领域出现“逆转移”态势,同时越南、印度等中低收入国家以更低廉的资源、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制造业向其转移。制造回流与制造转移的同时发生,对我国制造业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工业制造大而不强与亟须转型升级的阶段性矛盾日益突显。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减缓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调整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产业再次升级时必须考虑智能制造的影响机制。因为智能制造的应用能够显著增强制造加工企业的自动化水平,显著降低人力成本支出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时提升企业智能化网络管理能力,从而加强技术创新对产业的引导力。具体地讲,智能制造与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已具备内外部条件。

1.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风向标

国外主要发达工业国家已从工业电气化、信息化制造向智能制造过渡,如德国工业4.0计划,日本“创新25战略”,美国“再工业化”计划等,都意图以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和柔性制造系统等现代装备制造业来占据产业制高点,运用现代制造技术和制造系统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

2.智能制造能够推动产业面貌发生高端化改造

自动化、数字化工厂大幅降低了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劳动力,劳动力占生产总成本越来越小。同时,智能制造方式有助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实现定制生产,大大缩短交货期。而且传统自上而下集中式经营方式将被分散的经营方式所取代,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将被扁平管理体制取代,从而加快产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3.智能制造在国内部分城市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国内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参差不齐,仅有10%左右的大企业达到较高智能制造水平。国内发展智能制造较好的有福建泉州市、广东广州市、江苏常州市等。加快促进智能制造技术的突破和企业层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培育新的智能制造产业部门,已成为促进工业竞争优势由比较劳动成本优势向生产效率优势转型的关键。

4.智能制造能够成为“中国制造”的新铭牌

我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传统“小、快、灵”的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精准化资源配置、自动化组织生产和网络化企业互联的趋势。提前部署和落实我国智能制造战略,其外部性经济效应将在未来5-10年集中显现,通过智能制造可以降低约40%以上的生产成本,从而塑造我国实体经济新一轮比较优势。

■ 风定花闲 韩凤平/摄

经验及借鉴

近年来,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出台加速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国家战略,其着眼点就是瞄准高端制造,核心内容是要发展智能制造。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在推广智能制造方面做了以下努力:

1.建立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

一方面,制造大国近些年来纷纷提出了智能制造战略或计划。日本在2006年率先提出“创新25战略”,接着美国和韩国分别提出“再工业化计划”和“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随后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英国提出“高价值制造”战略以及印度提出“印度制造”计划。这些政策的目标都是通过智能制造促进产业升级,以创造力带来持续增长和高经济价值潜力的产品、生产过程和相关服务,在全球大竞争时代,保持本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已推出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应用智能制造。如美国在税收政策上主张把公司税从目前的35%降至28%。日本政府通过优惠税制、优惠贷款和减税等多项政策支持,建设覆盖产业链全过程的智能制造系统。韩国、英国等国家则用计划拨款来推动“融合技术”的发展。

2.形成跨门类的综合技术领域

新时期的“智能制造”不仅是指机器换人、自动化生产等,它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内容,包括“云”、“网”、“端”领域的应用。如日本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在社会各行业的运用、信息技术安全和国际战略四大领域融入智能制造,其涉及的技术项目包括多功能电子设备、信息通信技术、精密加工、嵌入式系统、智能网络、高速数据传输和云计算等。而多学科交融的智能制造需要开放的知识交流平台,要求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

3.重视在中小企业中推广智能制造

标准化流程再造使得工业智能制造的大规模应用推广得以实现,这一过程中通过产业内核心大企业带动关键智能部件、装备和系统的规格统一化,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和服务等流程统一,大大促进了智能制造总体水平。与我国仅少数大企业达到智能制造水平的现状所不同的是,美德等制造大国还十分重视中小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以德国为例,德国通过如弗朗霍夫等公共性产业研究机构将先进制造技术转移到中小企业,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制造水平。而在美国,企业是研发的执行主体,其制造业领域的小企业数量接近30万家,所以美国政府也不得不将中小企业视为再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4.以立体的网络化框架来管理复杂系统

智能制造系统是一个集跨学科、多企协同和异地合作等特性的复杂系统。为了能有效管理这个系统,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各种网络框架。德国工业4.0计划积极提倡智能生产技术和智能生产模式,基于“工业物联网”推动制造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另外,为了建立高质量的工业宽带网络、物流运输网络等,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建立和完善国家基础设施,并努力研发工业化制造标准。如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包括公开完整的技术说明等资料,以便于促进网络的迅速普及与社会各方的参与。

政策建议

1.政府应引导投资建设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

一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全国云计算数据中心选址布局,统筹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积极探索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二是引入“云制造”这一新兴领域,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城乡工业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推进物联网建设,并接入互联网,形成全国基础设施物联网络。三是部署终端产品感知系统,实现对部件的实时性、无人化、精准化、全天候监控和自动感知,采集消费者对产品的创新化需求。

2.努力创建一批先行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项目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产业集群,引导块状经济向智能集群转型升级。在实施建设智能集群的过程中,开展智能集群试点,引领块状经济制造水平提升。二是依托产业集群,开展智能制造企业试点示范,培育形成一批智能加工装配设备、智能生产线制造企业与基地。三是在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的带领下,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企业管理、产品生产的模板。支持区域品牌试点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国际品牌。

3.加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公共性技术供给力度

一是培育建设一批面向智能制造的共性技术研发及服务平台,为企业引进国外成套成熟技术及本土研发的先进技术提供支撑。二是鼓励公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供工业设计、管理咨询、合同研发、检验检测和宣传推广等服务,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向企业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

4.继续给予金融和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一是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智能制造企业改造的信贷支持。培育和推荐优秀企业上市,充分利用新三板等平台扩大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规模,充分运用保险资金、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等金融工具,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二是推进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创新,发展电子商务等金融借贷产品。三是制订税收优惠政策,创新财政资金扶持方式,激励传统企业向智能制造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DOI:10.13561/j.cnki.zggqgl.2016.06.003 ■ 编辑:马振东

猜你喜欢
智能制造
计量科学在智能制造产业中的应用
智能装配生产工序研究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