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顺
——石油的故事连载之二

2016-06-27 07:17王志明
石油知识 2016年3期
关键词:沈括燕国石油

■ 王志明

名正言顺
——石油的故事连载之二

■ 王志明

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中国人的姓名或者字号如同根深叶茂的大树,演绎着生命盛事里的春华秋实。族谱、家谱,或是世代相传,或由后人续作,纷纷将先祖追记到上古那个彷如童谣的神话时期。万姓同根,根在人祖,而生长在地层里的石油是“大树”上的哪根枝条、哪片叶子呢?从它呱呱落地那天起,人们就煞费苦心地为它起名,围绕着它的名称有过太多的故事……

沥青喷涌图(出自文献《中东石油溯源》)

骤然之物(Naphu)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王朝对于石油的称呼,这也是人类给石油的最早命名。古希腊的集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于一身的亚里士多德在一次旅行中专程来到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庞大帝国波斯,就是为了看看在科威特附近的一处油池。因为在公元前五世纪这里曾经是波斯的最著名景点的之一。这些沥青让亚里士多德非常惊奇,这种随处可见的胶状物令他印象深刻。沥青质的石油连续不断地喷向空中,形成一道石油喷泉。空气中烟雾弥漫,四周都是油质滑腻的气味。

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古希腊历史学家曾经诧异地写到:“在古巴比伦王国看到的所有奇迹当中,最令人吃惊的莫过于大块的沥青了。难以数计的人从几条茫茫的溪流中取走它,但它仍未减少,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石油最初是被当作厄运的象征。在古巴比伦,对大多数在石油渗出地附近生活的人来说,石油都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的药物,谁只要碰一碰它,就会交厄运。更有人认为如果某一个地方出现了石油,那么当地村庄的妇女就会孀居;如果河流里有了石油,那么人类就会遭受灾难。“驴尿是饮料,石油作药膏。”这在当时就是一种符咒,是用来诅咒仇敌的。然而,孩童的好奇心是永不满足的。尽管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地区的大人们对之躲而不及,但孩子们却把这种肮脏难闻的东西悄悄带回家当做新奇。后来,在《圣经》(旧约全书)的“创世纪”中也有一些故事与石油有关。因而在古代世界的石油名称中有不少是带有迷信色彩的。如:“魔鬼的汗”“发光的水”“普罗米修斯的血”“木乃”“从天而降的神火”等。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石油的发现更是充满了新奇,为它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也着实让大家费了一番心思。

在春秋战国时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两千多年前,有一座叫做峦难的山,在它的东边经常有神龙出现,那里广阔无垠,神龙经常在那里彼此打斗,流出的血像水流一般。神龙的血是黑色的,落在草木或者其他东西上就像刷过漆一样,经常带有紫色的光晕,落在地上会凝固变硬,可以用来做一些珍稀的器物。

从上述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这是油苗流出和沥青凝固的现象。古人对石油这一奇异的物质并不理解,见其形态如膏,似漆,黑糊糊的,又是从石缝中、山崖中流出,便推断它是动物的遗骸埋葬于地下。因为龙和鱼生前不惧水,所以古人就认为是龙和鱼的遗骸经久演变则形成油。

东晋王嘉著《拾遗记》:“方丈之山,一名峦难。东方有龙场,地方千里或云:‘龙常斗此地,膏血如水流。膏色黑者,著草木及诸物如淳漆也。膏色紫光,著地凝坚,可为宝器。’燕昭王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斗膏,以献昭王。王坐通云之台,亦曰通霞台,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遥拜之。”

“凝者为脂,释者为膏”,古人把凝固的叫作脂,稀释的叫作膏。石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液体形式存在的,但又类似于油,所以就有了膏油的名字。

三国时代的荆州水网密布,当时人们经常在水中就能发现油苗,便以为膏油是由死去的鱼类变成的,于是就有了“鱼膏”的叫法。

后来,人们把它当成是可燃烧的水或“水肥”。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记载酒泉有一条叫做洧水的河流,在它的附近经常漂流着一些可以燃烧的油,就像肥肉煮出的肉汁一样。刚开始是黄色的,过一会儿就会变成和膏一样的黑色。因为像肥肉汁,又是在水里发现的,所以当地人称之为水肥。

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故言高奴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博物志》称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莒豦,注地为沟,水有肥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然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锥缸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县有洧水也。”

随着人们对石油性能和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人们将之称为“石漆”。到了隋唐年间,则称为“石脂水”;北宋的时候,人们通过简单的提炼已经可以得到新的石油产品,而这些产品则被称为“猛火油”“火油”“石脑油”。在一些古籍中,也有把石油叫做“雄黄油”“硫磺油”“井油”或“泥油”的记载。

石油的用途也更加广泛,从单一的照明发展到医学和军事中来。

明朝李时珍(1518—1593年)的《本草纲目》曾经记载,石油可以“主治小儿惊风,可与他药混合作丸散,涂疮癣虫癞,治铁箭人肉”。

著名的驱火牛田单破燕的故事就是古人巧用石油破敌的一个成功例子。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五国大举讨伐齐国,短短半年间,齐国七十多座城市纷纷陷落,最后只剩下莒城和即墨两座孤城。面对燕国大将骑劫的围攻,即墨守将田单早已有了对策。他先是让老百姓假装传出燕国将士害怕战败被俘受迫害和担心自己在城外的祖坟被破坏的消息,又让士兵装扮成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给骑劫送去金银财宝,并谎称即墨城中粮食已经不足,希望即墨投降之时能够受到骑劫将军的照顾。骑劫听到这些所谓的“好消息”之后,就信以为真,等着即墨人前来投降。而此时的田单已经挑选了一千多头牛,每头牛身上都披了一块被子,上面有着大红大绿、稀奇古怪的花样。牛角上捆着两把尖刀,尾巴上还系着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一天午夜,田单下令凿开十几处城墙,把牛队赶到城外。点燃牛尾巴之后,一千多头牛被烧得“牛脾气大爆”,朝着燕军兵营方向猛冲过去。齐军的五千名“敢死队”紧跟在牛队之后,拿着大刀长矛冲杀上去。城墙上站满了老百姓,他们拿着锅碗瓢盆,狠命地敲打起来。一时间,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夹杂着鼓声、铜器声,惊醒了燕国人的睡梦。燕国将士们还睡眼朦胧,就只见火光遍地,成百上千头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已经冲过来了。一千多头牛角上捆的尖刀,五千名敢死队的利刃,很快就打破了燕国军队的阵营,光是燕国将士自己乱窜狂奔也死伤了不少。骑劫坐着战车,想杀出一条活路,可还是被齐兵围住,最终丢了性命。齐军乘胜反攻,田单的军队不到几个月工夫就收复了被燕国和秦、赵、韩、魏四国占领的七十多座城。最后,田单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临淄,齐国才从几乎亡国的境地中恢复过来。

直到沈括将其命名为石油之后,“石油”一词才名正言顺地沿用至今。

北宋科学家沈括(公元1301—1095年),字存中,钱塘人,嘉祐进士,后拜翰林院学士,对天文、地理、物理、律历、音乐、医药、军事都很有研究。1080年,宋神宗派他担任鄜延路经略使,负责陕北一带的军事。沈括在陕北任职期间,对当地的石油亲自

做了考察,并且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讲到了有关石油的命名。在书中,沈括把石油与地质结合起来,认为石油“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且“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沈括的这一描述初步对石油的出处做出了解释,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石油和天然气是储存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矿产,其存在状态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是“地下油河”“油湖”甚至“油海”。

沈括详细写到:“在鄜州、延州境内有石油,就是(人民)过去说的高奴县脂水,脂水就是石油。石油在水边产生,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断断续续地流出来。当地居民用野鸡尾巴处的毛将其沾取上来,采集到瓦罐之中。这种油非常像清漆,燃烧起来像火炬,冒着浓浓的烟,帐幕沾上了油烟就都成了黑色。我猜想这种烟可以被利用,就试着清扫烟煤用来做成墨,墨的光泽像黑漆一样,即使是松墨也比不上它亮。于是(我)就大量制造它,给它叫做‘延川石液’。这种墨以后一定会在世上广泛流行,只是从我开始做它罢了。” 沈括将石油燃烧后产生的烟尘制成了墨,他还写过一首《延州诗》,描述了当时延州开采石油形成滚滚烟尘的场景:“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也有专家考证,最早使用“石油”这个名字的,并不是沈括,而是比他早一百多年的李昉。李昉的《太平广记》一书中记录了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油井——延长油井。

北宋李昉《太平广记》(公元976-984年成书):“石油井在延长县北九十里,井出石油,取者以雉尾挹之,采入罐中,燃之如麻,多煤烟,为墨至佳,更疗疾病。”(出自《中国石油编年史》P7)

猜你喜欢
沈括燕国石油
苏春燕国画作品选登
石油石化展会
沈括
助燕伐戎
奇妙的石油
沈括的登山包
沈括与《梦溪笔谈》
箪食壶浆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