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瓦加
一张我父亲唐铎早年在法国蒙达尼与人合影的照片,静静地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尽管它是从老照片复制来的,但很清晰,照片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五十多年来,尽管我飘洋过海,并在异国他乡辗转多地,但这张照片始终被我精心收藏着,成为我家最珍贵的纪念物之一。
记录我党早期革命实践活动的照片被保存至今的并不太多,其中这张1920年7月摄于法国蒙达尼的照片尤为珍贵。这张照片是留法勤工俭学湖南新民学会会员和会友在法国的合影,上面有许多我党早期著名人物: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萧三、罗学瓒、陈绍休、张昆弟、李维汉,以及我的父亲唐铎。目前,这张照片的复制件还分别收藏在湖南党史陈列馆﹑黑河旅俄华侨(旅苏、俄留学生)纪念馆和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中。此外,这张有着历史意义的照片也曾在上海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陈列过。我很喜欢这张照片,尤其是我父亲的神态。照片上,父亲身穿白色西装,两手交叉胸前,站在向警予身边。他挺胸抬头,双眼凝视着前方,精神抖擞充满活力和自信。父亲从青少年时期就追随自己的老师蔡和森和萧三等人出国寻求真理,在革命先驱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为之奋斗了一生。
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是在1965年初,当时我是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一天,我幸运地从学校图书馆借到一本《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这本书在当时是我们学生都抢着要看的革命领袖传记书籍,为了借这本书,我排队等了两个多月。那天放学后,我带着这本书飞快地赶回家,一进屋,也没先做家庭作业,就捧起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不知不觉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这时,父亲已下班回到了家,妈妈也把晚饭做好并摆到了饭桌上。妈妈叫过我两次吃饭,但我专心致志竟然都没听见。当妈妈用更大的声音第三次叫我吃饭时,我才意识到已经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马上合上书准备去吃饭,这时父亲却来到我的房间。原来妈妈叫我吃饭,见我一直没有动静,特意让爸爸来叫我。父亲走到桌前,和蔼地问我:“看什么书这么入迷呀?连吃饭的时间都给忘掉了。”我马上把书递给父亲,随后站到父亲身旁,给父亲讲书上的内容。父亲一边翻着书,一边听我讲解。讲着讲着,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目光锁定在了书中的一张插页照片上。我奇怪地看着父亲。只见他仔细地看着那张照片,脸上现出激动的表情。随后,他抬起头来,深有感触地对我说:“这张照片我已经45年没有见过了,没想到今天却在这本书里看到了!这就是我早期参加革命的见证,对我来说,这张照片太珍贵啦!”听父亲这么一说,我也把目光投向了那张照片——就是我现在保存的这张翻拍照片。
我看着父亲激动的脸庞,惊奇地问:“爸爸,你也在这张照片上吗?”父亲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用手指指着照片上那个身穿一身白色服装,脚穿黑皮靴,站在最明显位置上的英俊少年问我:“你知道他是谁吗?”我看了一下照片下面的说明,但说明中并没有给出具体人名,便摇摇头。父亲说:“你再仔细看一看,那位少年像不像我呀?”这时我才兴奋地叫了起来:“爸爸,这真是你吗?那你可真伟大呀!”父亲微笑着说:“这就是我。那是我们湖南同乡在法国蒙达尼的一个公园里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的合影。”父亲又指着站在他旁边的女士说:“这位就是著名妇女领袖﹑蔡和森的爱人向警予。”随后,父亲指着照片上的人,一一给我介绍起来:“这是蔡畅﹑萧三﹑李维汉……”这时,母亲也走进来,看见我们父子在专心交谈,便没有打扰我们,轻轻地也走到了桌前。我和妈妈看着父亲激动得发光的面庞,满怀崇敬地听着父亲讲述。
父亲说,1920年5月,他与萧三﹑傅钟﹑赵世炎等人乘法国邮轮离开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泊,他们到了第一站——港口城市马赛。第二天,他与同船的几位湖南青年一起乘火车到了湖南留法人员聚集人数最多的蒙达尼镇。这座城镇坐落于巴黎以南一百多公里处,曾是中世纪法国王室的居住地之一。这里风景优美,气候适宜,又有法兰西民族风俗特色,是学习﹑生活的佳地。那时,蒙达尼镇有两所中学对留法中国学生开放,一所是蒙达尼女子公学,向警予、蔡畅、熊季光、郭隆真等都在这里学习;另一所是蒙达尼公学,男学生大部分都在这里学习。蒙达尼公学院内有一座三层楼的宿舍大楼供学生住宿,中国学生都住在第三层楼上,每个房间可以容纳十多个人住宿。父亲与李立三﹑李富春同屋,与李富春上下铺。当时,蒙达尼公学的副校长沙博博士是法国社会党人,比较同情中国留法学生。所以,湖南留法学生在学校除补习法文以外,还可以阅读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以及法国共产党人主办的进步报刊。当时留法勤工俭学青年中,存在各种思想倾向,信奉的主义五花八门,还组织有各种社团。课余,这些学生聚集在一起,开展社团活动,探讨辩论,探索真理。父亲经常跟随自己的老师蔡和森参加湖南新民学会会员和会友的集会和活动,接受进步思想熏陶。这张照片就记录了当时在蒙达尼湖南进步青年的一次重要集会。
从此,我们家就有了这张照片的复印件。但有关这张照片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1979年8月,我父亲去南方出差,回来后他给我讲述了他在上海转车时发生的与这张照片有关的趣事。
在上海,父亲参观了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当时有个展厅正在举办中共成立前,全国各地及海外共产主义小组和团体开展革命活动的展览。就在这个展厅里,父亲又看到了这张照片。他心情十分激动,站在这张照片前,往日在法国的革命活动一幕一幕重又浮现眼前,往事如潮水般冲开了他记忆的闸门。他凝视着﹑回忆着﹑思索着。这时,解说员带着十几位参观者来到了这张照片前,父亲没有走开,加入人群一起聆听起解说员的解说。在听完解说员的解说后,父亲很有礼貌地向解说员提出了一个问题:“您知道那个身穿白色西服,站在人群前面的年轻人是谁吗?”解说员迅速回答道:“那是唐灵运同志。”父亲笑了一下,他没有想到,现在的人们还能记起几十年前他曾用过的名字,于是又问:“那是他过去的名字,可他现在的名字叫什么呀?他现在在哪儿?”解说员没有回答,好奇地看着我的父亲,她一定在想,这位来宾为什么对唐灵运这么感兴趣呢?这时,父亲说道:“那个年轻人是我呀!是的,是我!”当时陪同父亲参观的辽宁大学校办王治国主任忙介绍说:“这是唐铎同志,我们辽宁大学的副校长。”解说员惊奇地看着这位向她发问的来宾,同时比较着照片上的年轻人,霎时间抓住了共同点,确信站在她面前的就是照片上的唐灵运。她紧握着父亲的手欢快地说:“欢迎您,唐铎同志!”与此同时,参观的人们也都向父亲投去了敬慕的目光。
参观即将结束时,纪念馆馆长与那位解说员来到了父亲面前。馆长将父亲和王主任让到接待室,热情地说:“我今天很荣幸,欢迎唐老到我们馆参观。您是我党的革命老前辈,我们很想聆听当时拍摄这张照片的情形。”父亲欣然接受了馆长的请求,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造就了大批栋梁之才。当时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湖南学员中,我的年龄是最小的,1920年我只有16周岁,经常得到大哥大姐——李富春﹑萧三﹑李立三﹑蔡畅等人的关照。特别是我的老师蔡和森,最关心疼爱我,他不仅经常给我讲革命道理,还常常带我出去参加各种革命活动。拍摄这张照片的早上,蔡和森让我穿得正式一些,并带我参加了在蒙达尼召开的湖南新民学会会员和会友会议。当时为了争取大多数留法勤工俭学学生都信奉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把大多数留法青年学生团结起来,蔡和森和向警予、李维汉等同志商量,决定邀集散居法国各地的13名新民学会会员来蒙达尼聚会,就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在会上,蔡和森﹑向警予明确地提出了‘应用俄国式的方法去达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的,并‘旗帜鲜明地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认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神经中枢,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蔡和森还提出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学会的方针,得到了大家的赞成。会议期间,我与我党著名的革命家们一起留下了这张合影,这张照片记录了那重要的历史瞬间。”馆长听完父亲的介绍后,又拿出笔和墨,请父亲为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题词留念。
现在,这张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照片不仅悬挂在纪念馆中,而且人们在很多书籍﹑期刊及报纸上也能看到,它已成为我党早期革命活动的极其重要的记录。我不仅要自己精心保存这张照片,还要把它传给我的后代,让他们在大洋彼岸也了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壮大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