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元,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语文一级教师。长于研究高考试题和命题,多次参加高考阅卷和模拟考试命题审题。在《求学》《中学语文教学》《考试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教师博览》等刊物上发表高考试题命题研究、新课程教学、作文教学研究论文三十余篇。获第四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说课大赛特等奖、全国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等荣誉,指导学生在全国刊物上发表作品四十余篇。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与2015年的《考试大纲》对比,2016年全国卷高考《考试说明》在作文方面的文字表述没有变化。虽然表述没有变化,但根据2015年全国卷的作文试题,可以窥见201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和改革方向。
1.审题难度减小,拒绝价值预设
不管是全国卷Ⅰ,还是全国卷Ⅱ,都没有出现以往材料作文要求选准角度和选好立意的要求,而是将题干变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和“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等表述方式。这是材料作文命题改革的重要信号,预示着以往对考生思维和立意进行过多限制的局面已有所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具体情境展开的开放性材料。考生通过阅读材料,思考题干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即可。
2.设置写作定向,在限定中开放
虽然作文的审题难度有所减小,但考生不能信马由缰、信口开河。题干“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和“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这些具有引导性的表述,其实是在开放性的大前提下,体现了限制性和定向性。这是对考生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似思考的一种反拨。
3.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公民意识
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大多是从社会热点事件出发,引导考生积极思考社会,思考人生,思考公民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培养考生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意识。在此,笔者建议考生要关注社会热点,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思考社会热点事件,努力提升思辨能力。
2016年高考作文热点押题
热词点击一:文化传承
【热点直击】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和加拿大开启了2015—2016文化交流年,和俄罗斯举行了“中俄文化交流年”,和英国举行了“中英文化交流年”等活动。日前,“中拉文化交流年”活动也在北京启动,该活动今年全年在中国和拉丁美洲举办。一系列文化交流年活动的举行,扩大了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
【命题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大量优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了精心保护和妥善保存。明达中学高三(2)班的同学对此话题十分感兴趣,同学们开展了一场“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的课堂讨论会。有人认为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保留民族血脉,保存历史文化;有人认为继承文化遗产的主要目的不是保护,而是为我所用,推陈出新;还有人认为保护的目的在于传承世代相传的手艺;也有人认为传承文化遗产主要在于精神层面,比如根植在手艺中的信念,以及流淌在血脉中的勤劳和坚守等品质。
对于大家的讨论,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文题解读】
本材料作文主要围绕“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来展开,材料的表述和设题方向跟2015年高考十分接近。从材料表述的观点来看,立意方向可大致分为四种:保存说、为我所用说、传承技艺说、传承精神说。本题不限定具体立意,可写立意很多,关键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观点要明确。考生须选定一种观点来展开论述,不能把文中几种观点杂糅在一起阐述。第二,思路要清晰。文章说理要有清晰的思路,起承转合的层次要合理。第三,要联系实际。考生要联系生活中的事件展开说理,使说理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使论述上升到理性的层次。
【素材链接】
立意一:传承在于用心创造
《舌尖上的中国2》中的文化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2·心传》有这样一段解说词:“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艺的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家庭的秘密、师徒的心诀、食客的领悟,每一个美味的瞬间,无不需要用心创造,代代传承。”这段解说词向我们揭示了文化传承的奥秘。
立意二:传承需落实行动
英国对历史遗迹的保护
在英国,崇古的观念渗透到各个地方的每个角落。古老的教堂不管是否仍在使用,就算是坍塌的断壁残垣,英国政府都会尽心保护起来。在波恩茅斯,有一堵据说已有几百年历史的断壁被围墙精心包围着,任何基础设施的修建都要为这个“历史见证”让路。
【速用范本】
传者,接续传统,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承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延续血脉。口传、心传,传承的不仅仅是濒临失传的手艺,更是博大宽阔的文化气脉。承接、延续的不仅仅是祖辈遗留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更是流淌在祖祖辈辈血液中的精气神和民族魂魄。口耳相传,心领神会,让我们用扎扎实实的行动传承祖辈留下来的文化精华。
热词点击二:互利共赢
【热点直击】
在2015年和2016年年初的外交舞台上,我国先后与沙特阿拉伯、伊朗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英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的伙伴关系,与哈萨克斯坦、古巴等国进入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将和诸国在政治、能源、安全、地区和国际事务等领域开展更密切、务实的合作。这也标志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全面进入互利共赢的新时代。
【命题预测】
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一个使者考察地狱和天堂。
他下到地狱的时候,发现这里的人都饿得面黄肌瘦,非常痛苦。“地狱里不给他们吃的吗?”“不,有吃的,问题是他们手里的勺子太难用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一米长的勺子,尽管勺子里装满了食物,但食物怎么也放不到自己的嘴里。所以,地狱里的人越想吃到东西,内心就越煎熬,所以形容枯槁,面黄肌瘦。
使者又来到了天堂。他看到天堂里每个人都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觉得天堂的日子真的很不错。但是一个现象让他大吃一惊:天堂里的人吃的食物跟地狱没什么区别,每个人手里拿的也是一个一米长的勺子。
为什么天堂里的人能如此和美、欢畅呢?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天堂里的人用长把勺子互相喂别人食物,而地狱里的人则是用长把勺子往自己嘴里喂食物,所以地狱里的人永远都要挨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
本题目属于材料作文,材料是一则近乎寓言的故事。对于寓言故事类作文的审题,考生可从故事的结果推至事情发生的原因,由果溯因,分析出的原因就是立意方向。材料的第二、第三段分析现象,使者在天堂和地狱分别看到了两种不同的现象,第四段是对现象背后原因的揭示。细心的考生对第四段稍加推之,便能发现材料的核心立意:只有互相帮助,才能互利共赢;只有讲求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在这个生存空间日益逼仄的时代,在这个团队精神空前重要的世界,团结协作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考生可联系当今世界推崇合作与交流而实现互利共赢,企业之间并购重组产生财富乘数效应,人与人之间取长补短、齐心协力等内容,由此展开深入思考,立意便能胜人一筹。需要注意的是,考生要把作文写得生活化气息多一点,联系实际的味道浓一些。
【素材链接】
立意一:精诚合作才能带来互利共赢
“敌手”亲密合作
蜜獾和导蜜鸟是一对好伙伴,它们常常相互合作,共同捣毁蜂巢。野蜂常把巢穴筑在高高的树上,蜜獾不容易找到它。目光敏锐的导蜜鸟发现了树上的蜂巢后,便去寻找蜜獾。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导蜜鸟往往扇动着翅膀,做出特殊的动作,并发出“嗒嗒”的声音,蜜獾得到信号后,便会赶过来。然后蜜獾爬上树梢,咬碎蜂巢,赶走野蜂,顺利吃掉蜂蜜。导蜜鸟则站在一旁,等蜜獾美餐一顿后,再去独自享用蜂房里的蜂蜡。
立意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六国被秦国所灭的历史反思
战国时期,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苏洵在《六国论》里这样论述:“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其实,六国虽然强大,但不思联合御敌,甚至彼此隔岸观火,钩心斗角。这不是六比一的对垒,而是一比一,甚至是零点几比一的对垒。这种貌似强大实则一盘散沙的现象,最终只会自取灭亡。
【速用范本】
三国时期的孙权曾有一句名言: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的确,人们只有善于合作,汲取智慧,形成合力,才能众人一心,取得事业上的成就和辉煌。国内知名旅游网站“携程”和“去哪儿”曾经有一段竞争激烈的时期,两家企业疯狂烧钱,却都没能获得很好的利润。后来,两家企业通过股权转让、置换交易等方式开展合作,形成了“去携联姻”的新模式。过去两家企业疯狂烧钱的模式随之结束,双方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合作产生了双赢。
热词点击三:网络时代的爱与怕
【热点直击】
“互联网+”这个词语是目前网上流行的热词。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以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近几年来,“互联网+”已经影响了多个行业,如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ITFIN)、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
【命题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互联互通的新信息时代,小小一部手机或电脑,足不出户,你就可以网上购物、操作股票、购买理财产品,很多人认为这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这又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隐患,一些手机和电脑软件漏洞百出。据媒体报道,有人专门利用手机软件的漏洞骗取他人钱财,获得他人隐私,跟踪他人行踪等,个人的隐私被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此,不少人对网络的作用持怀疑态度。那么,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拥有海量信息,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呢?
对于材料结尾提出的问题,你持什么样的态度?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文题解读】
本材料作文和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作文的风格一脉相承,属于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材料先列举了网络时代的利与弊,接着材料结尾提出问题,要求考生阐述对材料结尾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从审题角度看,并无太大难度,题干中没有进行价值观的预设,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一般来说,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三种观点:一是网络时代利大于弊,网络技术推动人类进步,倒逼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业态的改革;二是网络时代弊大于利,人类被手机和电脑“绑架”,失去了独立思考。三是利弊共存,人们应扬长避短。人们既要善于利用网络上的优秀资源,又要善于降低、规避风险,实现网络安全。
【素材链接】
立意一:“互联网+”下的技术革新
善用“互联网+”成就Uber
国际著名打车、租车软件Uber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打车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了新的发展生态。该公司把手机和车辆进行连接,能让乘客在网上快速找到搭乘的车辆,乘客还可以清楚地知道驶来的车辆的具体位置。结束乘坐后乘客还可以进行网上支付和星级评分,这使乘客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的保证。
立意二:互联网时代不能丢掉自我思考
少年微博直播自杀,问责“围观者”
2014年12月,“四川泸州19岁少年微博直播自杀无救而亡”事件刺痛了社会的神经。事件一开始,便很快引起了网络围观,不少网友在微博中劝其不要冲动,这一度减轻了少年的绝望情绪。但网络暴力却将事态引向另一个发展方向。类似“忍不住哈哈哈”的围观嘲讽不绝于耳,甚至不少人还为此点赞,无情的“网络围观”成了压垮少年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个年轻的生命,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令人扼腕;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样的自杀行为于千万人之间直播并持续了数个小时,却没有得到他人的成功阻止。
【速用范本】
我们用智慧创造了网络时代,却又被深深卷入了懒惰抑或是罪恶的深渊。我非常敬佩古人,四大发明便是不断思考的成品,以及各种建筑、美食、文化,哪一项不是倾尽人们智慧所得的精品?然而,进入大数据时代,虽然我们享受着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带来的便利,但也不能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进步离不开思考,思考更应成为一种习惯,进步不是意味着坐享其成。我们的思想和大脑,绝不能成为数据信息的“跑马场”!
热词点击四:创造
【热点直击】
“创客”(Mak-er)一词在时下悄悄成为流行词汇。“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这个词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实验课题。此课题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为核心内容,参与实验课题的学生即“创客”。“创客”特指具有创新理念和进行自主创业的人。该词位列《咬文嚼字》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第五位。
【命题预测】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其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20%,但进入第十一年时却停滞下来。董事部便召开了全国经理级会议来商讨对策。有一名年轻的经理大胆创新,他建议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m。总裁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材料二:英国有个叫吉姆的职员,他成天坐在办公室里抄写东西,常常累得腰酸背痛。他消除疲劳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工作之余去滑冰。冬季很容易找地方,而在其他季节就没有机会滑冰了。怎样才能在其他季节也能滑冰呢?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脚上穿的鞋子和能滑行的轮子。经过反复设计和试验,他终于推出了四季都能用的“旱冰鞋”。
材料三: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光学环、光微粒说、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可是到了晚年,他陷入了柏拉图学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了陈旧的范畴,就很难有新的成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
这是一则多材料作文。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首先要注意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如正反对比关系、一脉相承关系、互补关系等,然后根据材料间的关系得出立意方向。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倾向基本相同,都是谈论创新才能有所创造的道理。材料三引述牛顿的事例,材料结尾也点明了内容倾向: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就很难有新的成就。即如果不创新,就会落后于别人,落后于世界。综合三则材料,立意应确定为“拥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故步自封只会自取灭亡”。建议考生在写作时能从正反两方面展开思考,在符合题意的基础上,联系社会实际写出有深刻含义的作文。
【素材链接】
立意一:创新精神推动科学研究
细胞吞噬理论的产生
德巴赫是法国生理学家,他致力于研究动物机体同感染作抗争的机制问题,但一直没有成果。一次,他仔细观察透明幼虫,并把几根蔷薇刺扔向幼虫。结果那些幼虫马上把蔷薇刺包围起来,并一个个地加以“吞食”。这个意外的发现使德巴赫联想到自己在挑除扎进手指中的刺尖时的情景:刺尖留在肌肉里一时取不出来,过了几天之后,刺尖却奇迹般地在肌肉里消失了。由此他领悟到,这是由于当刺扎进手指时,白血球就会把刺尖包围起来,然后把它吞噬掉。这样就产生了“细胞的吞噬作用”这一重要理论。
立意二:缺乏创新意识会走向衰落
诺基亚没落的启示
作为昔日手机界的王者,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的节节败退,从固守传统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就已初现端倪。诺基亚是第一个研发触控屏技术的公司,却坐失智能手机时代的先机。诺基亚对自己的操作系统过于乐观,忽视了同行业竞争者的研发动向,结果曾一度占据市场份额领先地位的塞班系统先后被安卓和苹果系统超越。如果诺基亚早些认识到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前做好部署,完善操作系统,结果可能就会大不一样。
【速用范本】
著名画家齐白石本是个木匠,他靠自学成为画家。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家的长处,改变自己的作品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60岁以前的。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发生了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齐白石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了独特的流派与风格。可见,只有不断努力,将创造力“释放”出来,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热词点击五:深入理解他人
【热点直击】
据调查研究,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话是:听话、好好学习。这些话完全可以涵盖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这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不断重复的这几句话达到的教育效果却是极其片面的。中国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多还停留在很浅的层面。如何深入理解他人,获得有效的沟通,消除表面化认识的错误,这是摆在人与人之间的重要问题。
【命题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一次孔子曾因旅途困顿,已七日未进一粒米。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白米来煮饭。饭快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了些米饭往嘴里塞,孔子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他。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的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祀祖先。”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这锅饭我已先吃了一口,不可以祭祖了。”孔子问:“为什么?”颜回脸红地说道:“刚才煮饭时,一些染灰掉进了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了,我就抓起来先吃了。”孔子恍然大悟,对自己错误的观察抱歉地说道:“我平常最信任颜回,但仍会怀疑他,可见人心是最复杂的。弟子们要记住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真的是不容易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
材料主要通过孔子对学生颜回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入,阐述了如何正确、深刻认识他人的道理。孔子对颜回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刚开始时,他认为颜回偷吃米饭,还假装试探颜回。后来在和颜回交流的过程中,孔子才进一步得知自己所看到的并非是事情的真相。最终得出本材料的结论:了解一个人是不容易的。该材料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一是从孔子的认识过程出发,即在了解一个人的过程中,应该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去了解别人,不要受眼前现象的迷惑。我们要学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观察与思考并存的方法,从本质上、从理性的角度去正确认识他人。
二是从孔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情境出发,即深入了解一个人不仅需要自己的观察,而且还要学会和他人交流。不是盲目、主观地想象和臆断,而是通过交流化解误解和矛盾,弄清困惑,才能深入了解一个人。
三是从孔子的感悟出发,人是最复杂的动物,而且人性是复杂的,认识一个人是不容易的。任何片面、武断、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都是不正确的,要学会用一种全面思维、圆形思维、多向度思维去认识别人。
【素材链接】
立意一:认识他人不能受表面现象迷惑
宰相肚里能撑船
杨戏是蜀国蒋琬的下属,他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说:“杨戏这人太不像话了,该把他杀掉!”但蒋琬通过仔细了解其为人,知道杨戏的脾气就是这样。蒋琬说:“让杨戏当面说出赞扬我的话,那不是他的本性,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人称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实这正是深入了解一个人才带来的美誉。
立意二:充分了解他人才能助人成才
比尔·盖茨的成功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成功离不开对他有着深入了解的妈妈。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妈妈就发现了他在计算机领域的兴趣和天赋,于是她就花了当时是天价的两万美元,让比尔·盖茨去西雅图第一所开办了计算机课程的湖滨中学读书。正是母亲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才促使一代计算机天才的诞生。
【速用范本】
主观认识往往控制了我们的思想,使得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我们常常责怪别人用“他认为的他”和自己交流,却从未意识到自己又何尝不是用“你认为的你”和别人交流。所以,了解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真实的你,用真实的你与他人交流。其次,要抛开偏见,别让偏见束缚住了自己的理性。孔子可以当场化解与弟子的误解和矛盾,那作为常人的我们何尝不行呢?有些人因误解而在心里埋下了一生都未解开的心结,怀着悔恨与遗憾度过了一生。可见,只有理性、客观地分析,才能跳出主观的陷阱,做出正确的判断,全方位地了解他人。
热词点击六:公民意识
【热点直击】
2015年9月,一组名为“中国游客大闹曼谷机场”的视频登录各大门户网站,网友也在微信、微博上广泛转发这则新闻。一些中国游客疑似因航班延误,在曼谷机场进行抗议。2016年1月,上海地铁又爆出一名女子在地铁上吃泡椒凤爪,因随地吐骨头遭指责后“舌战”乘客。种种事件表明,一些国人的公民意识还相当淡薄。
【命题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5年9月4日下午,原本在北京时间17时50分由曼谷飞往重庆的航班,被告知不能按时起飞。随后,有一部分旅客则提出要讨说法,要机场方面答应3个条件,否则不到酒店也不登机。此事发生以后,很多人在网上进行了留言和评论。有人指出,航班延误的赔偿问题属于旅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的运输合同纠纷,旅客应依法理性维权。有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支持要求赔偿和道歉,但是方式不能太极端。某些游客的行为有些过激,有损中国游客形象,是缺乏公民意识的体现。还有人指出,民航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民航也有一定责任。民航相关部门需让旅客知道不文明行为与非法干扰行为之间的界限,以及违法行为将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更有人认为,民航和旅客缺乏信任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民航要通过透明的机制,建立自己的信誉。只有双方相互信任,事情才能更好地解决。
对于材料中提出的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文题解读】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考生可从公民意识的角度入手:一些旅客大闹机场,看似是简单的维权行为,事实上是公民的边界意识不清晰而导致的,他们没有分清维权和胡闹之间的区别。考生也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民航的宣传力度不够,法律机制不完善,体系不完整,导致出现了法律的空白。考生也可从这样的角度切入:旅客的行为属于正当行为,这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考生只要自圆其说即可,如能联系当下社会现实,会给作文增光添彩,使文章充满思辨的意味。
【素材链接】
立意一:公民意识是体现民族脊梁的注脚
奥运梦下志愿者的公民意识
2008年中国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奥运梦,也承受着地震突袭的惊天灾难。在盛况与悲剧的背后,国人的公民意识渐渐突显出来。
在短短的15天里,北京有100万市民走向街头,走向赛场,在北京街头充当奥运会的志愿者。也许他们的分工和职责不同,年龄、学历、地位不同,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北京亮丽的风景线。在所有的志愿者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奉献、宽容、博爱等志愿者精神,我们还惊喜地看到了志愿者身上的公民意识——一种为国为民为社会奉献的责任意识,一种视自身为城市形象代言人的大气眼光。
立意二:公民意识决定国家繁荣程度
马丁·路德·金谈公民意识
美国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的文明素养,即人们所接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这才是真正的利害和力量所在。”
【速用范本】
公民意识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底线和社会基本准则规范,公民意识的提升既是公民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文明程度进步的重要标志。大闹机场、过度维权等现象频发,恰恰说明了一些人公民意识的欠缺。出现这种情况,游客要求赔偿和道歉是非常合理的,但是从方式来看,不能用极端的手段为维权打掩护。行为过激,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暴露自己公民意识的虚弱,还会激化矛盾,使事情的解决过程变复杂。只有在理性思维的指导和约束下,通过正当、合理的渠道反映诉求,才能合理解决矛盾,这也是公民意识的题中之意。
热词点击七:感谢疼痛
【热点直击】
从2015年到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新的政策探索期“四期叠加”的新阶段。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同时也要看到,进行结构调整,虽然有阵痛产生,但调整结构的长远效果是能使经济长期向好,行稳致远。
【命题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只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它拼命挣扎,尾巴断了,小壁虎才得以逃命。一位农夫见了,对小壁虎说:“你这可怜的小东西,刚断了尾巴,是不是很痛啊!”小壁虎含泪点了点头。“来,我给你包扎伤口,这草药是止痛的。”农夫拿出一包草药说道。“不,我很感谢这疼痛,因为疼痛让我知道自己还活着,而且你帮我包扎伤口,我怎么能长出新的尾巴来呢?”说完,小壁虎带着钻心的疼痛爬走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
该材料作文属于寓言故事类作文。寓言故事类作文审题方法很多,可由果溯因,也可抓关键句。本材料中就有非常明显的关键句:我很感谢这疼痛,因为疼痛让我知道自己还活着。由此可知,材料的核心立意为“感谢疼痛”。疼痛是一种自我感知,自我疗伤也是成功前必须经历的阶段和感知的内容。从农夫的角度可以得出立意,如同情他人、善待他人,这些立意虽然没有跑题,但并不是最好的角度。因为材料的主体是围绕小壁虎展开的,所写立意应围绕故事主要对象的特征来展开。
本作文立意角度虽然较为单一,但如果经过认真思考,可写的内容其实很多。一个人在成功前一定会有这样一个阵痛的阶段,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成功前的必经阶段,也是成功的先兆。联系我国当下的经济形势,必须忍受提速换挡的阵痛,阵痛之后必将迎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实力的跃升。
【素材链接】
立意一:正确认识痛苦是人生必要的组成部分
贝多芬对痛苦的思考
“我们这些人毕竟是由无限的精神所构成的,而且生来就是要经历痛苦和欢乐的,不妨可以这样说,最杰出的人总是用痛苦去换取欢乐。”贝多芬曲折的人生际遇让他对命运和疼痛有了这般非同寻常的理解。不同于莫扎特的温馨,贝多芬的作品大多充满着英雄性和戏剧性。贝多芬把对自身遭遇的愤慨升华为对人类苦难的悲悯,把与自身命运的抗争进化为对自由美好的歌颂,这也是他人生的写照。
立意二:痛苦助人成长
沈从文在痛苦中成长
十年文化浩劫期间,沈从文被打成右派,被派往乡下进行劳动改造,更惨的是他还被派去打扫女厕所。前后处境的悬殊而带来的疼痛感,直逼他的内心。可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痛苦转化为滋润心灵的清泉。人活在这个世上,苦也罢,乐也罢,最重要的是,心中要有一泓清泉。这泓清泉给了他平和、恬淡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沈从文能够笑对这段特殊时期的折磨和痛苦。
【速用范本】
感谢疼痛,经过无数次的摔落,雄鹰才能搏击长空;感谢疼痛,经过火焰长时间的焚烧,凤凰才能得以涅槃重生;感谢疼痛,经过无数风雨的洗礼,彩虹才得以在蓝天显现。小壁虎被蛇咬断尾巴后,拒绝了农夫的善意帮助,因为它知道,只有痛苦,才有成长。痛苦过后,才会长出新的尾巴,才会获得新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