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凤
足不出户,窝在家里,玩网游、织“围脖”、看电视,不知不觉,本该丰富多彩的假期变成了不少队员宅居的“家期”。客观地审视“宅”的弊端,冷静地剖析顽童变宅童的成因,三大拯救宅童招数来啦!期盼宅童们能开开心心地走出大宅门,奔向外面精彩的世界。
开学后,少先队大队部对队员们的假期生活开展了一次调查,结果令人吃惊,79.6%的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宅童”。
本该是活泼开朗、阳光可爱的儿童,却宁愿宅在家中沉溺于网络世界而乐此不疲。曾经的顽童变为宅童,究竟是谁的过失?据调查汇总,发现主要有四方面因素:1.网络诱惑,迷住孩子;2.独生限制,孤立孩子;3.家长繁忙,放任孩子;4.服务缺失,忽视孩子。
拯救宅童行动已刻不容缓。笔者以为,应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引导社区、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帮助宅童走出大宅门,奔向大世界。
策略一:亲子同游,引孩子出宅门
把“宅童”从虚拟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味的管教,处理不当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反感。家庭中,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可谓第一责任人,学校可以从家庭教育入手。
以身作则,摘除“宅”帽——据调查,一个宅童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宅爸或宅妈。一些年轻家长本身就是宅男宅女,生活方式将会潜移默化地给孩子树立一个负面的榜样。因此,要让家长明白必须以身作则,理性克制,减少接触电子产品,多看看书,做做家务,运动运动,用积极的行为培养自己健康的生活习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全心全意,倍加关爱——采用家长沙龙的形式,请优秀的家长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告诉家长抽点空闲,陪着孩子谈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用真挚的语言、行动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呵护。其次,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休闲时光可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做做感兴趣的运动。
游山玩水,亲近自然——如今,绍兴人凭着相关证件就能尽情畅游36个景点,极大便利了绍兴市民的出行。父母们要推掉那些和朋友的聚会、应酬,节假日尽量陪伴孩子,在游山玩水的旅程中,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孩子慢慢感悟:网络、电视之外的世界,居然如此精彩动人。
策略二:社团放电,吸孩子成粉丝
一到寒暑假,学校便“暂停营业”。为了挤占孩子上网和看电视的时间,有的家长往往盲目地到培训机构给孩子报上各种补习班、学习班,效果却适得其反。笔者建议长假时期学校可以多成立些“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区可以多开辟些活动中心,组建有趣的社团,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让他们成为社团忠实的粉丝。
投其所好,建立社团——社团的建立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投其所好,努力吸引他们的眼球,让他们能够欣然接受。可以借用学校的场地,招募志愿者免费授课,在乡村少年宫活动中心建立希望书屋、陶吧、剪纸、花样跳绳、跆拳道、乒乓球、围棋、拉丁舞、烹饪、十字绣、机器人等各具特色的社团。每个孩子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择社团,报名参加。
当家作主,开展活动——一般的社团都要定人数、定时间、定地点,但乡村少年宫社团活动可以适当由孩子当家作主:自己选择社团,不限人数,孩子兴趣尤其浓厚的可以开设多个社团;自己商议活动时间、地点和形式,辅导老师根据提议作适当调整。如“农科技”社团的活动可以在教室内了解蔬菜瓜果的知识,可以到室外爱心农场中松土施肥,可以跟着老师上蔬菜基地实地观察调研,可以在社区内举行农产品展览会,还可以分批到农贸市场出售农产品等。
铺路搭桥,展示风采——建议在社区的支持下,学校定期开展“童伴艺苑”社区展演活动、“运动小健将大比拼”擂台赛、社团成员作品展览等,让孩子们得到充分展示的机会,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各社团可以组织表演队,每月一次来到社区大舞台或乡村少年宫的演艺厅举办展演活动,为社区居民和小伙伴表演才艺。在热烈的阵阵掌声中,在啧啧的声声赞叹中,满足孩子们成功的欲望。这些来自现实世界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必然会超越网络世界的诱惑,让孩子做回本真的自己。
策略三:假日群养,引孩子交朋友
积极健康的同伴关系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灵丹妙药。辅导员可以采用类似“群养”的办法,想方设法创造儿童相处的机会,鼓励孩子利用假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广交谈得来的朋友,让孩子在新的环境中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既能够享受到友谊的快乐,又能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对手拉手小伙伴——以社区、小区为单位,少先队组织在假日前夕,要引导队员和小区中很多宅在家中的同龄小朋友形成联盟,结成手拉手小伙伴,根据他们的喜好,聘请校外辅导员,经常性组织一些联谊活动,充分发挥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加强孩子之间的交流接触,手牵手共同健康成长。如召开手拉手小伙伴见面会;组织小伙伴填写好“手拉手友情卡”,促进相互了解;轮流到各个小朋友家中做客玩耍;互相学习对方的一项技能;共度一次元宵佳节等,以此慢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培养正面的兴趣爱好,把孩子从网络或电视的偏爱中“拔”出来。
组建家庭抱抱团——除了组织“手拉手”活动之外,辅导员还要努力取得家长们的支持,拓宽孩子的社交圈子,引导队员们组建“家庭抱抱团”,可以就地选人,把在同一学校、居住在同一小区、生活阶层相近的队员的家庭“抱”在一起,建立QQ群或微信群,组织孩子们共同郊游踏青、海边野炊、上树摘果、早起观日出、晚睡看星空等活动,在发挥各自家庭的优势的同时,又能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孩子的接受能力及适应能力。
成立雏鹰假日小队——假日,大队部让孩子根据爱好、居住区域等情况自由组合,成立雏鹰假日小队,聘请家长为志愿辅导员,开展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比如给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等在高温下辛勤工作的人送水;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房间、表演节目逗老人开心;在小区内栽种小树苗,为绿化环境出份力;自己制作绿色环保袋,赠送给路人使用,宣传环保理念;开展“美丽小区我的家”植物认养、除草运动等,在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中增进伙伴间的友谊,增强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少先队工作者要引导学校、家庭、社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为孩子提供优质、健康、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宅童”心甘情愿走出“大宅门”,奔向大自然,交往新朋友,寻求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