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莲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民族音乐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特色鲜明。在音乐形式的创造、表达情意的方式、音乐体裁等方面,都有我们民族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在音乐中的反映。弘扬民族文化,使民族音乐得以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承担着重大责任。
另外,从个人发展的意义上说,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在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欣赏者的言行举止。儒家认为音乐可以完善人的人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谓“成于乐”是说“乐以冶性”,“成性亦修身也”,所以才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所以,强调民族音乐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的有文化的公民,对于实现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目标具有莫大意义。而要成为具有民族自豪感的有文化的公民,就要了解、接纳、欣赏、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并且形成认同这种文化的意识。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意识要看他对文化的思想体系有多少认识。文化意识产生于对文化思想体系的独到和整体认识。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要做到对本民族的文化思想体系有独到和整体的认识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我们就从这个体系最基本的载体之一——教材说起。
一、“音乐地图”使音乐文化立体起来
纵观几套教材的使用,每套教材的编写者都有一个美好愿望,就是尽可能挑选最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供孩子们学习,希冀他们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受到美的熏陶。尤为可贵的是,每套教材都有大量民族音乐作品,在突出中国风格的同时,更注重体现地方特色。但是,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教材无法做到像数理知识那样有很高的系统性,尽管编写者已经尽可能按照作品的难易程度安排在各个学段,但看上去还是有零散的感觉,尤其是近几年的教材微调,同一个作品今年出现在三年级,过两年说不定就到五年级去了,不说眼花缭乱,至少我记忆混乱。那么怎样才能把整个学年段的作品形成一个清晰体系呢?我想提出一个叫“音乐地图”的概念。所谓“音乐地图”,就是把每一册所学的民歌、民乐按所在地区标注在我国地图上,考虑到文化的流动性,不用太精确,标注在大概的位置即可,如有必要,可以附注简单的文字说明(如果外国作品多的话,则同样适用于在世界地图上进行标注)。这个“音乐地图”可以放在教材的最后几页,方便老师和学生参考学习。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大家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音乐文化既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又有各地区的流通、融合,而民族音乐的教学不能抛开民族生活的背景文化和历史,参考这张地图,横向看,老师和学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更全面地了解这些作品。纵向看,可以把前后所学知识进行比照,由此对同一地区的作品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了解何为“地方风味”。
有了直观的教材,那谁帮助学生看懂这张“地图”呢?当然是老师,所以要想学生变得“有文化”,自己先要有培养孩子形成音乐文化意识的意识。
二、教师“有意而为之”,学生“顺势而成之”
笔者观察到,很多音乐老师在平时教学时多偏重技术技巧的传授,虽然在教学中也有作者作品介绍,也有拓展作品的欣赏,但大多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眼界狭窄,更遑论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唯独在公开课上,老师们呈现的素材往往会让人眼睛一亮,对作品的理解也深刻而精辟,展现出来的专业素养更是叫人叹服。看他们的课,常常很想赞一句:“有文化!”既然老师如此有水平,为什么大多数学生的见解只是“平平”呢?那是因为我们平时对“文化”,对“思想”这类东西贯彻得太少。比如《好一个土娃子》的教学,大多数老师可能听到学生能很好地歌唱,能知道这首歌有幽默的民歌风味就完成教学任务,有没有想过更深入了解词曲作者,如果查过,就会发现曲作者的创作具有浓厚的荆楚音乐的特点。如果把作者的其他作品,比如《山路十八弯》引进课堂听听,那么学生的眼界是不是会更宽阔呢?在学习其他作品时,他们是不是会查找相关作品呢?有的老师会说,平时课务繁重,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查找资料,把教材教参提供的内容讲全讲透就已不易。这样的照本宣科,不过是教师人云亦云地“灌”,学生不辨优劣地“吸”而已。其实,要让学生慢慢形成一种音乐文化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顺藤摸瓜。例如在教唱《一只鸟仔》这首歌时,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发现歌词中的“丢丢铜仔”一词正是一首宜兰童谣,与《一只鸟仔》旋律基本相同。从《丢丢铜仔》这首童谣,我了解到当时台湾宜兰地区民众的生活状态及当时的台湾地理环境,还找到交响乐版本的《台湾组曲》。当我把这些内容充实到课堂时,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首单纯的歌,他们还看到歌曲背后的文化。
2.举一反三。以江苏民歌《杨柳青》为例,我在教唱《杨柳青》时,讲到衬词的运用,讲到语言的特点。后来在学唱另外两首江苏民歌《打麦号子》和《拔根芦柴花》时,我就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两首歌的特点,并请他们关注这两首歌所在的地区,看一看地图,再听几首苏南音乐进行比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对江苏音乐有比较完整的认识,还感受到探究的快乐。
3.存疑善问。有一次,我教唱《捉泥鳅》时,先让学生听了一个比较欢快的版本,问他们歌曲情绪如何,回答很统一,我接着给他们听一个略带忧郁的版本,再问他们歌曲情绪如何,结果他们的答案还是欢快活泼,当我说我觉得有点忧郁的时候,一众学生都遗憾大叫:“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我问他们刚才为什么不说,他们说怕答错。于是我告诉他们,听音乐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每个人听到的都不会一样,就算是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听同一首曲子,感受也会不一样。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敢于问一声:“为什么相同的歌曲会给人不同的情绪?”从这个问题,我让学生了解音乐速度变化带来的音乐味道的变化,让他们知道语调的特点。
经常运用类似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思路就会逐渐拓宽,会更多地关注各种音乐现象,学生也会跟着你顺着文化的脉络,领略到音乐文化的魅力,并由此形成愉快接受、主动探索的意识,也就是民族音乐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