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原帼力
近年来,跨境旅游合作区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已正式提出11个,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和西南边境地区,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发展将会促进中国与周边邻国或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2015年11月,中俄蒙哈联合建设的阿尔泰山区域跨境旅游合作区获批(尚未建设),这标志着我国西北边境地区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已经开始启动。就中国西北边境地区而言,新疆旅游资源丰富,毗邻8国,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商贸及旅游合作发展迅速。其中,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毗邻的伊犁州和阿拉木图州,分别是合作中心中方和哈方所在地。本文提出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经贸合作中心为载体,逐步延伸至两州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以促进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合作的深入发展,进而带动双方经贸合作的发展的设想。
一、构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总体思路
综合考虑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旅游资源、前期合作基础、人文环境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要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可采取“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雏形,在合作中心内大力发展商旅结合的商贸游,把合作区打造成集旅游、购物、观光、中哈风情演艺、美食、住宿于一体的中哈风情园;第二步,合作区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在以合作中心为旅游集散中心的基础上,设计若干固定跨国精品旅游线路,采用对自驾游车辆进行注册并GPS跟踪定位等方式,对合作区进行管理和约束,并通过双方旅行社完成跨境线路的接洽;第三步,合作区发展成熟以后,将无障碍旅游的范围扩展至伊犁州(新疆)和阿拉木图州(哈萨克斯坦),实现州际间的无障碍旅游。本文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总体思路为:
一是双方国家政府大力支持,新疆政府积极推动,伊犁州和阿拉木图州地方政府具体实施,通过双边谈判,签署中哈双边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委员会,并借鉴欧盟旅游一体化和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经验,在组织模式和机制构建方面深入研究,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发展框架,加速合作区项目的启动,从而为中哈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平台。
二是建立国家层面的磋商协调机制,解决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过程中和建成以后的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安全保障机制、会议机制等机制构建问题以及组织机构设置等问题;同时构建“合作区一卡通”制度,提高合作区的便利化程度,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和便利,更为双方进一步的旅游合作乃至经贸交往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三是建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结构基金,并对基金的建立、运行和实施提出可行性方案。借助基金,促进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合作区景区景点及其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旅游休闲度假区及其配套设施等,为合作区提供良好的硬环境;同时,在合作区内建设民族文化风情街,促进中哈人文交流。
四是双方旅游相关部门协同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委员会,共同整合合作区旅游资源,开发跨国旅游线路及特色旅游周边产品,打造合作区整体旅游品牌,并完善合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双方在旅游人才培养与互送、跨国文化交流、旅游公司在跨国线路上的无缝对接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分别从旅游便利化、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市场一体化营销三个方面,制定有利于推进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相关对策思路。
二、构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合作机制
(一)签订中哈跨境旅游更加便利化的通关协定
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跨越国界,通关便利化是实现无障碍旅游的第一步。尽管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已经取得了通关便利,但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合作中心,因此为了实现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通关便利化,还需要双方政府进一步签订伊犁州和阿拉木图州境内的通关便利化协议。中哈可通过加强谈判,签署伊犁州和阿拉木图州的签证互免协议,或者允许双方公民以及来自中哈以外的外国游客,可持临时通行证畅游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亦或通过谈判争取哈萨克斯坦对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甚至对整个中国范围内的落地签,使中国公民持身份证、来自中哈以外的外国游客持临时通行证便可畅游两州。
(二)构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组织协调机制
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成立之初,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协调机制来规范合作区的各项事宜。中哈双方可协商成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委员会,围绕两国跨境旅游合作区规划建设等问题,定期组织双边研讨,推进该区旅游服务标准化和国际质量认证管理,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共同防范“黄、赌、毒”和国际恐怖活动;定期召开两国旅游部门联席会议,协商解决相关问题。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委员会负责合作区内的大部分日常事务和非日常事务,可从民俗文化、政府机构、建设发展、产业合作和利益共享五个方面来统筹跨境旅游合作区的运作,真正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及时反馈合作区的建设发展进程以及其组织协调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期进一步完善旅游合作区的总体协调机制。
(三)设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基金
设立与旅游服务贸易相关的结构基金对于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促进旅游合作区的早日践行,中哈双方旅游相关部门可协商一致,借鉴欧盟旅游一体化的成功经验,积极筹资,设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基金,并通过基金的规范管理和使用来带动合作区的建设及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背景的支持下,可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丝路基金等机构融资,早日将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基金付诸实践,最终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提供资金资助、援助、贷款等实质性支持。
(四)形成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安全保障机制
鉴于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特殊的情况,以及跨境旅游合作区跨越国境的特点,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三股势力”与爆恐事件的负面影响较大。因此,中哈中央政府、伊犁州与阿拉木图州地方政府应积极合作,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对跨境旅游合作区内重点目标,如人流量比较大的旅游景区景点、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地方的安全检查与防范。此外,中哈应相互协作,积极开展安全保障合作,如安全情报信息共享、突发事件的协查等,确保跨国旅游合作区的环境足够安全和稳定。更重要的是,应建立一套专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行之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对突发事件进行全方位排查和防范,防患于未然,切实保证合作区游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五)搭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监控反馈机制
为确保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过程中的效率,中哈双方需要协同努力,建立合作区监控反馈机制,即在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内,跟踪对比跨境旅游合作区各项目的建设计划和践行情况,收集各项目实施过程与原计划的不同之处,并结合原计划进行对比分析。若一切正常,出具定期报告进行沟通与交流;若出现异常,找出原因,制定应对措施,并出具特殊情况报告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时报双方政府进行会议讨论,经协商一致共同对跨境旅游合作区目标进行调整,继而进行下一轮的监督反馈。
三、加快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基础设施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质量和吸引力。中哈双方旅游相关部门应对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内的交通要道、主要景区景点进行规划和整顿,以提高其质量;对景区内的饭店、酒店的卫生和安全条件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其合规经营;同时整改景区景点内公共基础设施,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安全、卫生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如整改景区景点内公共厕所,检查其卫生和设施是否达标,未达标的要求限期改正,已达标的可优化后继续使用,同时补建一批公共厕所加以完善。双方政府还应该给予政策和税收优惠,吸引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如喜达屋、洲际、喜来登、花园、希尔顿等进驻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酒店成立跨区域连锁酒店或通过收购、兼并和品牌输出等方式参与合作区各城市酒店的经营和管理,提升合作区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二)构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智慧旅游信息网络
智慧旅游,是指将旅游资源、线路、产品、旅行社、住宿、餐饮等旅游信息网络化,让游客能轻松快捷地了解到最全最新的旅游资讯。双方旅游相关部门应联合设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官方网站,并通过该网站向公众提供合作区内旅游市场、旅游企业、旅游相关政策与制度、旅游资讯及其他旅游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立旅游企业宣传网站、开通旅游电视频道以及创办旅游刊物等方式向国际游客宣传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以扩大其在世界旅游市场的知名度等。在官方旅游网站和企业网站成熟的基础上,还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和信息资源,加强合作区内各旅游企业信息的整合与共享,以期实现游客跨境旅游的无缝对接,同时减少因旅游合作区内各旅行社、饭店、景区各自为战而形成的信息沟通不便、交易费用增加的问题。
(三)创新开发特色旅游线路
合作区跨越国界,中哈双方应适时设计跨国旅游线路,以此作为双方合作的突破口,这也将会成为合作区的特色之处。可根据伊犁和阿拉木图旅游资源的地理空间分布情况,邀请旅游专家、学者按照资源的类型、景点的大小、游客的喜好以及旅游预期的天数等因素,设计若干特色各异的跨境旅游线路。如对于喜好自然风光,想体验异域民俗且预期游玩两天的游客,可选取如下两日游线路:合作中心-霍尔果斯门景区-解忧公主薰衣草园-喀赞其民俗风景区-托乎拉苏景区-边境合作中心-阿拉木图琼布拉克滑雪场(冬天滑雪,夏天观光)-阿拉木图市博物馆-合作中心。此外,对于有边境情结的旅客,还可设计专门的中哈边境线旅游线路,或者包含中哈边境线的其他旅游线路等。合作区特色旅游线路毕竟跨越国界,线路衔接工作异常重要,可由符合条件的跨国旅游公司(旅行社)负责,全程确保游客安全和旅游活动的畅通无阻。
(四)设计开发国际化与特色兼顾的旅游周边产品
特色是旅游的灵魂和精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是旅游开发成功的要旨。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着汉、维、哈、俄罗斯、回等多个民族,浓郁的少数民族风俗是其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可结合哈萨克斯坦的异域风情,跨境旅游合作区可依据双方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纪念品,如新疆和田玉雕、英吉沙小刀、新疆地毯、艾德莱斯绸、花帽、罗布麻、天山雪莲等,还有哈萨克斯坦的纪念币等。此外,异域特色饮食也可以成为旅游合作区重要的旅游附加产品,通过建设民族美食街这一类的旅游项目,将新疆大盘鸡、椒麻鸡、烤全羊、手抓饭、拉条子、烤包子、各种馕以及哈萨克斯坦著名的五指手抓羊肉等送到游客的餐桌,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项目,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总之,打造以新疆和哈萨克斯坦特色纪念品和美食以及歌舞为主,体验异域风土人情为辅的旅游周边产品系列将会提升合作区的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
(五)推进中哈旅游企业合作组建跨国旅游企业集团
在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过程中,合作区内的旅游龙头企业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各旅游公司、旅行社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贯彻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针,政企合力,共同推动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鼓励合作区内有实力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参股、兼并、直接设立等形式设立分支机构,或者按连锁经营、加盟等形式组建国际旅行社或旅游企业集团,实现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整体经营和跨国旅游线路的无缝对接。此外,对于合作区内的小型旅游企业,可通过相互持股、相互投资等方式进行合作,或设立中哈合资企业、中哈合作企业,以达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同业竞争减弱的效果,还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双方旅游产业动向,及时作出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