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华
近年来,随着垦区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旧模式的交替中,也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整体居民素质,培育“新市民”主人翁意识,建立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一、前锋农场基本情况
前锋农场位于建三江管理局东部中心区域,东接二道河、前哨农场及抚远县,南邻八五九、胜利农场及饶河县,地理位置优越。农场总面积156万亩,拥有耕地107万亩,下辖8个管理区、16个作业站、7个居民委,常住人口约1.5万人。场部地区绿化率达41%。目前,前锋农场整体搬迁工作全面完成,城镇基础建设日臻完善,人均住房面积达23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73%。
二、前锋农场提高“新市民”素质的思路
提升“新市民”的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应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推进。这决定了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必须要树立持久战的思想。管理区及作业站居民自整体搬迁至场部后,处于“村民”向“市民”的转型期,生活习惯和责任义务都需要调整和适应。
(一)实施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和农场全员素质提升两大战略,初步建成居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德”和干部“心态、学习、行为、目标、时间”管理“五管”体系。通过典型引领,促使干部和居民在角色转变中加快适应新规则,履行新义务。目前,农场已在党政机关、教育、医疗、文化、农业等各条战线选树先进典型30余个,其中国家级典型1个、省级典型3个。
(二)推进职工素质升级工程。近几年,前锋农场在8个管理区和7个居民委建立了职工书屋,并在新区建立了职工学校,全年按季度授课;通过文体活动的开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促进了居民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打造部门协作格局。前锋农场长期开展文明创建工作,通过文明单位创建规范化,强化素质提升顶层影响力。
1.全面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开展争创各级文明单位活动。由团委和各党支部(总支)牵头,常年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2.实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由各党支部(总支)牵头,围绕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两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加强道德教育进行自查自纠,每年开展道德评议活动不少于一次。
(四)按区域划分实施属地管理。以生产、生活两个“闭合圈”为线索,将人口密集的居民区作为重点,按城区规划布局,在社区7个党支部基础上,设立了37个党小组,实行“三包”制度,即党支部包小区、党小组包楼栋和党员包家庭,推进社区自我管理,初步形成了素质管理的监督组织机构。
三、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首先,楼房区与平房区的不对等。撤队并区针对的是场部地区外的居民点,不包括场部地区的平房区。限于条件,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邻里模式、生活娱乐方式都有待改善。其次,新型城镇建设与居民素质提升基本需求的不对等,即设施不能满足或较好地服务居民。
2.相关制度有待健全。关于居民管理以及居民自治的相关法律依据不够明确,制订的管理制度均为民约类内容,不具权威性和约束力。此外,场规民约多是根据实际问题制订的防治管理办法,缺乏长远规划和细则考量,相对粗放。
3.推动素质提升的相关组织建设不够完善。首先是组织层面单一。无论是部门协作还是志愿服务,多数为思想政治工作下的统一部署,参加群体多数是单位负责人、管理者,缺少民间组织。其次,诉求点单一。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多数是以楼区环境、治安诉求为立场实现自我管理,作为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有待于加强,对居民诉求的表达还不够充分、全面。
四、推进“新市民”素质建设的措施及对策
提升居民素质应抓住主动、被动两个作用力,从加强软环境建设、增强感召力,加强硬环境建设,提高强制约束力入手。
(一)在加强软环境建设上,注重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1.倡导符合全民利益的价值观。前锋农场在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2.加强素质提升宣传力度。首先,实施“小定位”策略。在全场人口密集、人口流量相对较大的区域打造以素质提升为主题的核心,使该核心区成为地理代名词,换言之,“小定位”即是以素质提升为切入点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人文景物,让广大居民从中获得更多的自豪感,提高荣誉感,潜移默化地实现素质的自我提高。其次,融入多元素。素质提升是多元化的,应根据行业、处所、区域、媒介,设计符合各自实际的文化识别系统,并以此为载体,提高思想熏陶力度、行为准则约束力、道德观念影响力。
(二)在加强硬环境建设上,注重制度约束和机制配套
1.加强城镇基础性设施的配套完善。这里提出的是基础性设施,而不是基础设施。主要是强调在基础设施中,更具基础作用和高使用频度,投入资金相对较低、建设时间相对较短,且使用后效果更为明显的设施。重点加强“明设施”的建设。明设施就是指室外地面上、建筑墙体表面的设施。比如,公厕、公共垃圾箱、路灯、民用布告栏等。通过加强这类设置为素质行为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加强基础性设施的配套完善,需要引入量化参数。根据城镇建设自身实际,综合考虑人口密度、住宅密度、人均资源分配。例如,以100平方米为例,楼房户数为200户,废弃物中转箱分配指数需要达到每20户1个,那么该区域内需要10个这样的设施。同理,一条街道单边道路设置垃圾箱按每30米1个,可通过硬件培养公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行为自觉,从而实现素质的被动提高。
2.加强民间自治组织的规范管理。素质提升可以适度弥补法治盲区,这个过程也是居民实施自我管理的过程。因此,可以通过居民自我管理,推进居民自治组织、机制的建立健全,促使民间自治组织在回应居民诉求、维护广大居民利益过程中,实现生活行为和管理行为朝自我提高方向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规范民间自治组织中,要注重多诉求、多群体组织的建立,这一原则有助于扩大管理覆盖面,增加管理专精程度。同时,可以实现居民通过理性渠道来表达诉求,从而实现管理行为与生活行为的提升。
提高居民素质应处理好主动与被动作用力,统筹兼顾好相关设施、制度、机制的建立完善,让所有居民有制度可参考,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触犯素质底线,有设施硬件给素质展现空间,真正成为高素质、合格的“新市民”。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