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儿发展为本,智慧与经验聚焦

2016-06-23 22:35杨瑛林春霞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聚焦经验智慧

杨瑛+林春霞

【摘 要】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环境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及时有效地创建,如何达到主题与环境的共鸣?如何真正放手让孩子自主地参与到主题环境的布置和设计中来。面对幼儿园班级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所碰到的智慧与经验谁是主导的实质性问题,我们经过一年的研究、观察、反思,最终从布置与设计方面提出了尊重幼儿想法、聆听幼儿声音、激发幼儿兴趣、再现幼儿经验这几点策略,试图真正创设出有意义的主题环境,把实效性、美化性真正等同。同时,也提出几个小小的思考点:巧妙方法的运用;环境因素的主角;教育内容的变更;环境创设的主人。

【关键词】 主题环境;智慧;经验;策略;聚焦

一、研究缘由

自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推动着教育者理念的转变。走进幼儿园,我们发现每个班级中墙面环境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形式上不像以前那样过分的追求精致、漂亮、完整,教师的主导作用渐渐的由浅性变成了隐性,幼儿不再直接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育目标,而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自己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但是,纵观大部分的幼儿园,真正让孩子完全自主地参与环境创设,独立发挥作用的空间真是微乎其微,往往还是教师动手多,孩子动手少,教师总是认为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远不及自己,天长日久,教师的主动性越来越强,幼儿对环境的参与性就越来越少,兴趣也不会提高。教师完全掌控了布置主题环境的主动权。那么,作为教师的角色,如何让环境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及时有效的创建,如何达到主题与环境的共鸣?如何真正放手让孩子自主的参与到主题环境的布置和设计中来。《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幼儿所需要的主题墙饰尤为重要。

二、策略及效果

(一)吸纳幼儿想法,体现参与性

我们在主题环境创设中发现,幼儿对班级环境创建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愿望,那是真正从一个幼儿层面引发的互动环境设想。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室的环境创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但能发现其中的奥妙,而且能真正理解环境的意义,从而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的。

“神秘的电话号码”主题教学活动就来源于孩子对同伴谈论话题:

双休日,孩子们经常喜欢到朋友家里玩,去朋友家,自然需要记电话号码来联系,每天我都会听到孩子们在问同伴家的电话号码,为了方便孩子们联系,我做了孩子们相互联系的桥梁,于是开始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小朋友都知道同伴家的电话号码吗?”教师神秘的说。

“不知道!”幼儿一起道。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把你电话号码以不同的形式展现,让小朋友来猜猜你家的电话号码好吗?”老师以商量的口吻跟孩子商量。

“哈哈!好主意!”

“那我们怎么设计呢”

“我们可以像走迷宫(数字的组成)一样,只要答对所有的算式,在按箭头来排列数字。”一向机灵的李梓菲自信的说。

“哈哈,也可以以叠高楼的方法(找找相邻数)来猜电话号码哦。”亲亲摇摇头说。

就这样,大家开始设计了自己的电话号码的密码,此时,老师也设计了环境背景,把大家的作品贴在主题墙上,这样一来,孩子们每天都在主题墙跟前停留着,小声的嘀咕着,墙上的密码引发了他们的思考,这样的思考不仅没有让他们退缩,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挑战性。当有的孩子在找到正确的答案时,他们是那么的兴奋,成功感油然而生。

在这一场景中教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让幼儿做了墙面的主人,教师本身以一个观察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出现,观察幼儿的需要,顺应幼儿意愿,在幼儿兴趣点上提出问题让幼儿去解决,使数学活动教育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与幼儿的想法联系起来,使幼儿更深入地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

(二)聆听幼儿声音,引发趣味性

在主题开展过程中,要创设幼儿感兴趣的主题环境,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举动,仔细聆听幼儿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兴趣,关注他们的需要。同时,创设宽松、自由、愉快且让幼儿敢说、敢想的环境,让同伴间相互交流、积极互动,抓住有趣或有兴趣的话题来开展环境创设。

在日常活动中,经常会听到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适时地根据他们的互动交流,抓住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开展环境创设。例如,在主题《动物王国》中,我带孩子们参观我们动物博物馆,活动中大家都对庞大的恐龙产生了兴趣,孩子们纷纷查阅资料、购买有关恐龙的书籍。记得几个孩子们在交谈中说:“我喜欢翼龙,会飞的感觉真好”“我喜欢剑龙,因为它会迷惑敌人,保护自己”“我喜欢霸王龙,因为它有很好的战斗力”听了孩子们的谈论,我请他把家里的恐龙模型和书籍带到幼儿园里来,活动中,我细心观察,为孩子们开辟了一个恐龙园,有各种各样恐龙图片和模型等。

孩子们在这里交流着恐龙名称、生活习性等。活动中他们分工合作,启发模仿,使活动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收集、交流、分享等,他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了提高。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孩子们对恐龙蛋也产生了兴趣,大家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恐龙的认识和热爱。有的孩子还设想了恐龙蛋的样子,并以绘画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兴趣和好奇。

(三)激发幼儿兴趣,构建互动性

1.发现问题

环境为幼儿的合作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活动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会引发同伴的模仿、学习及共同探究,而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幼儿参与到主题环境中来。

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看见蝴蝶从窗外飞了进来,立刻被漂亮的蝴蝶所吸引,大家对蝴蝶的习性产生了疑问,如:它们吃什么?它们怎么会那么漂亮的?蝴蝶小时候是怎么样的等?教师适时地抓住孩子们的问题,把他们的问题都收集、呈现在主题墙上,引导孩子从家里拿来了昆虫的图片与书籍,让大家对昆虫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的孩子还让爸爸妈妈从网上收集了一些蝴蝶的图片,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逐渐生成了“有趣的昆虫”这个主题。

在这个事例中,教师是通过幼儿的疑问来引发问题的,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图片呈现、集体谈话、事件讨论等形式来引发新的问题,产生新的能让幼儿参与的主题。

2.引发变化

当主题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和幼儿常会产生厌倦感,这时,适当地调整主题内容,使原有内容产生一些变化,对幼儿参与主题有很大的作用。

还是以“有趣的昆虫”为例:当大家对昆虫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很多孩子对这一逐渐失去了兴趣。教师根据部分孩子想制作昆虫的想法,从制作蝴蝶入手,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材料,并提出问题:怎样让蝴蝶翅膀更漂亮?孩子们就忙开了。部分幼儿先从自己带来的《百科全书》中了解了蝴蝶的一些特征,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她们先用透明的包装纸做蝴蝶的翅膀,可是蝴蝶的身体让她们愣住了,拿什么来做呢?她们发现了老师放在橱上的吸管,她们拿了一根吸管,剪了一半,变成了蝴蝶的身体了。那么孩子们会用什么材料来做蝴蝶的触须呢?我先悄悄地将装着绒球与扭扭棒的小箱子放在一边的橱上。当要做到触须的时候,孩子们真的有困难了。她们用了许多的材料来试,总是感觉不像。宁宁发现了橱上的小箱子,她从箱子中拿出了扭扭棒,把它扭成触须的样子,插在吸管上,一只可爱的蝴蝶做好了,他们发现蝴蝶身上的花纹不好看,于是在老师提供的彩色包装纸上剪下一个个对称的图形,贴在蝴蝶的翅膀上,一只漂亮的蝴蝶就飞在了教室的墙面上了。

这样的变化和成功的体验,让主题环境更具有互动性,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在他们制作的过程中,有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如包装纸、彩色透明纸、吸管,有的幼儿自己带来的图片、图书,还有教室内本身就放着的扭扭棒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各种材料,以及在教室的环境内寻找到的可用的材料等,教师借助材料给予幼儿以启发,幼儿借助材料,发展了自己的创造力,使幼儿在操作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不久,在教室的墙面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蝴蝶以及蜻蜓。

3.积极交流

主题进行过程中,幼儿对主题的感知、经验的积累,都需要有大量的交流,因此,教师要提供一个很宽松的交流空间,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时,又有一个孩子问了“蝴蝶是从哪里来的呀?”教师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幼儿,让他们带着问题回家去查找一些资料。孩子们从书本中知道了原来蚕宝宝也是昆虫,可是“蚕宝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蚕宝宝长大了就是蝴蝶吗?”这一个个的问题从孩子们的嘴里吐了出来。我了解到乐乐的家里养了许多的蚕,就请他从家里带来了一大盒彩色蚕宝宝和一袋桑叶。孩子们立刻围观起来,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这是什么呀?”、“它们吃的是树叶吗?”、“蚕宝宝会吐丝的”、“它们是不是马上要变成蝴蝶了?”、“这两条蚕宝宝在‘打架呢”……,还有几个胆大的孩子时不时地伸手去抓蚕宝宝,和蚕宝宝来个“亲密接触”。

蚕宝宝的“光临”,引发了孩子极大的好奇心。他们天天去看蚕宝宝,交流的话题也不断地深入下去:“蚕宝宝身上为什么会有一粒粒黑点?”“蚕宝宝为什么不会从桑叶上掉下来?”“蚕宝宝会翻跟斗、会抬头、会弯腰”“蚕宝宝也要睡觉吗?”“它的尾巴后面怎么会有一根‘小刺?”“蚕宝宝在我手上爬的时候感觉痒痒的”“我发现蚕宝宝在吐丝了”“这条蚕宝宝长得好大,我给它取个名字叫胖胖”“盒子里有许多黑黑的是什么?”……孩子们十分关注蚕宝宝的成长,并时常带来桑叶喂养蚕宝宝。蚕宝宝结茧了,结成了一个个彩色的茧,孩子们可高兴了,围在一起唱起了歌。等到蚕宝宝吐丝变成了飞蛾,孩子们的兴趣还是不减。于是我就建议孩子们想办法将蚕宝宝的一生记录下来。

根据孩子们的需要,我与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小米、棉花、餐巾纸、纸条等,有的孩子用小米来表示蚕宝宝的卵;有的孩子用长条的纸条折成蚕宝宝的形状,表示长大的蚕宝宝,有的用棉花表示茧;有的用餐巾纸团成一团表示蚕茧,蚕宝宝的一生在孩子们的手中记录了下来。

在活动过程中,我经常注意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交流,在交流中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材料,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性地将蚕宝宝的一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了出来。他们由倾听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也意识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发展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了合作的愉悦。

(四)再现幼儿经验,体现创造性

关注幼儿活动,追随活动进程,及时捕捉有益的信息,丰富环境内容,不断呈现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在“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中,我引导孩子们从大自然中去收集各种树叶,并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设计、自己布置,能以实物呈现的以实物呈现,不能以实物呈现的启发他们用绘画、图片的形式呈现,通过孩子们的亲身经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还体验到了参与布置的乐趣。随着探索的深度,他们对各种各样的树产生了兴趣,于是班级里的“树”也慢慢呈现出生长变化的阶段特征:发芽了→长出嫩叶了→嫩叶由浅黄变成淡绿→叶子转成深绿色→树叶茂密起来了。随着孩子对主题经验的不断获取和丰富,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家利用各种大小不一的纸箱、废旧报纸、大型积塑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树”,如桃树、榕树、高的树、矮的树、春天的树、秋天的树……,班级变成了一片美丽的森林。

随着经验的累积和主题的不断深入,孩子们从关注树的成长转向关注树木的朋友,他们通过外出参观,发现树上经常有小鸟、蚂蚁、七星瓢虫、毛毛虫等小动物停留。

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又利用纸盒、报纸、乒乓球、纸碟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小鸟和昆虫,有的悬挂在“树枝”上,有的放置在“树洞”里,有的粘贴在树干上,再加上教师特意播放的鸟叫和虫鸣声,幼儿仿佛置身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一次又一次被激起。

环境创设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呈现出了动态、递进的特征,并成为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环境创设的坚实基础。幼儿在这个积极投入、参与的过程中,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也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

三、研究反思

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开展,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离不开幼儿的主动参与,我们应以幼儿发展需要为目的,发挥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到主题环境创设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但受到了教育,而且通过他们的参与布置、看看讲讲做做,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以下是我们的几点思考。

(一)巧妙方法的运用

引导幼儿参与主题环境创设中,如何采用巧妙的方式,更加适时、自然地引导幼儿,使主题环境为主题活动的深入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教育内容的变更

创设主题环境根据不同时期的教育内容不断更新。适时的环境布置使幼儿对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产生新奇感。因此,教师要根据主题环境进行交易内容的有效变更,使其能够促进我们的教学活动有效性提升。

(三)环境创设的主人

在主题创设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大胆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设计主题的进程,并在活动中给予他们适时帮助、鼓励、指导,让幼儿在环境布置中充分的与环境产生共鸣和交流,使环境和孩子互动起来,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发展孩子们的潜能,使孩子们成为环境的主人。

(四)环境因素的催化剂

教师作为环境的重要因素,将在观察、了解、评估和指导的过程中,应该成为儿童适时发展的“辅导者”,也可以说是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学习催化剂”的角色,帮助及支持孩子自发的活动,让孩子积极主动且有组织的探索、实验、寻求知识的方向。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的”。因此,我们创设一个正面的、积极的、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幼儿在良好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所需要的栋梁。本文所述的策略仅仅是有效策略中的一小部分,更多更好的策略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中加以提炼与总结。

【参考文献】

[1]刘武贇,费佳丽.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策略[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6(2).

[2]王红桥.浅谈幼儿班级主题环境创设[J].读写算:教研版,2015(14).

[3]徐丽.基于幼儿的班级主题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5(10):4-6.

[4]张艳梅.创设丰富环境 滋养儿童心灵——园本主题环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J].好家长,2014(46).

[5]孙希娟.浅谈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J].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2014(3):60-61.

[6]凌静菡.主题环境创设中的师幼互动[J].长三角:教育,2013(2).

[7]吴丽明.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题环境创设[J].教育科研论坛,2012(9):50-51.

[8]丁蓓.浅析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6).

[9]王玮,王喆.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J]. 学前教育研究,2016(1):9-18.

[10]兰晓燕.基于环境心理学原理的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J].丽水学院学报,2016(1).

猜你喜欢
聚焦经验智慧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