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

2016-06-22 09:33
领导文萃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2016年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的一年。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持续转换,完成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并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就涉及如何评价2015年宏观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成果?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刚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和亮点是什么?作为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如何调整?为此,本刊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研究员。

《领导文萃》:2015年我国经济爬坡过坎,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怎样评价2015年的宏观经济形势?

祝宝良: 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国内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下降,股市汇市动荡,面对这一复杂局面,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与一些国家增速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绩来之不易。

一是经济運行保持在合理区间。2015年,国家不断推出重大投资工程和消费工程,取消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降低住房首付比例和住房交易环节税,完善出口退税和贸易便利化。先后六次降息、五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引导利率下降。开展了3.2万亿存量债务置换,出台融资平台在建项目的续贷政策,积极推进政府企业合作模式。这些举措保证了国民经济总体稳定,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消费需求基本平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快增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物价温和回升。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亮点纷呈。服务业主导趋势进一步显现。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5%,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加快调整,高技术产业增长10.2%,比整体工业增速高出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轨道交通设备等产品的产量实现两位数甚至成倍增长。需求结构继续改善,消费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网络零售等新型消费模式实现迅猛增长,旅游、信息、文化、健康等服务消费持续升温。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经济发展进一步惠及居民。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8.9%,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比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明显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

三是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取消、下放了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商事制度不断完善。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费率,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了民间资本准入门槛,5家民营银行获批营业。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市场决定资金价格的机制初步形成。价格改革迈出重大步伐,政府定价目录大幅度减少。服务业和制造业开放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限制类条目大幅减少50%,90%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实现网上备案。

四是妥善化解风险,及时处置了股市、汇市的大幅度震荡,有效应对了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金融体系保持了基本稳定。

《领导文萃》: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二五”时期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持续影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五年,如何看待“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发展?

祝宝良:“十二五”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出现的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4个指标除了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指标没有完成外,其他指标都圆满完成,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一是经济总量稳定增长。 2015年与2010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从40.2万亿元增至67.7万亿元,年均增长7.8%;按美元折算,从6万亿美元增至10.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经济比重由9.2%上升到13.3%。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人均国民总收入由2010年的4500美元提高至2015年的7800美元,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不断提高。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出现了一些转折性的可喜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投资,2011—2015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5%左右,高于投资贡献率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44.2%上升到50.5%;城镇化率(常住人口)从2010年的49.95%上升到2015年的56.1%。中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的增速超过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

三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高效、便捷的铁路网、公路网、航空运输网、城际铁路网、航道网逐渐形成,特别是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9万公里,占全球的60%左右。建设了一批跨流域调水和骨干水源工程。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加快,逐步形成了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推动了三网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四是对外开放成绩显著。201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4.6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22%,自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世界第一位。2011—2015年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800多亿美元,连续24年位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对外投资增长迅速,2015年非金融类对外投资超过1200多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80%以上,位居世界的第三位。

五是民生持续改善。“十二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在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况下持续增加,2011—2015年累计新增6430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4.1%左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年均增长8.8%,最低工资标准逐年提升。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贫困人口数量累计减少1.1亿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领导文萃》: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增长速度在逐年放缓,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下滑,金融问题不时发生,我国经济运行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和矛盾?

祝宝良: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物质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将逐步下降,服务消费不断上升,消费不断高品质化。一般地说,服务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于工业部门,随着服务业产出比重不断上升,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就开始下降。世界领先国家的经验也表明,一个国家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11000美元左右,也就是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后,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在30%-50%左右,此后呈现低速增长态势。同时,也有很多国家经济长期停滞不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在2013年人均收入已经接近11000美元,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30多年年均10%降到7%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挑战,能否维持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问题可以从中长期和中短期加以分析。

从中长期看,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严峻。

一是我国低成本生产要素优势在逐步减弱。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是充分利用劳动力、土地、环境等低成本要素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引进发达国家成熟技术、利用发达国家的市场取得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老龄化加快,劳动年龄人口总量持续下降,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将不断上升,依赖低成本要素大规模投入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借助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等途径实现技术进步的空间逐步缩小。未来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提高和自主创新,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是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带动力偏弱问题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城乡与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中西部同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依然很大,老少边穷地区仍存在7000多万贫困人口。这些结构性矛盾已经开始拖累经济发展,并将制约经济持续发展后劲,埋下经济风险隐患。

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我国能源资源瓶颈制约加剧,主要能源和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持续提高,水资源等短缺问题不断显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水和土壤污染加剧,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等生态问题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更加迫切。

四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有待继续完善,收入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和冲突易发多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共享发展的紧迫性大大增强。

从中短期看,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

一是产业结构矛盾凸现。受外需持续低迷、前期产能扩张过快、国家进入中等偏上收入行列需求结构从用住行为主开始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等因素影响,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煤炭等重化工业出现相对过剩,有的甚至绝对过剩。高质量、个性化消费品难以满足国内需求,电信、金融、教育、文化、養老、体育等领域被高度垄断或管制,有效供给不足。

二是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期。经过十余年高增长,我国房屋存量已大幅度增加,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居民户均住宅超过1套。住宅库存和在建规模约60多亿平米,按照2015年的销售量计算,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消化。与此同时,随着劳动人口总量减少,新增的有效需求减少,而受购买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各方面制约,2.7亿农民工在城市购房率极低。不启动好2.7亿农民工的住房需求,我国房地产市场将进入趋势性减速和周期性下降的双重调整阶段。

三是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下降。过去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土地出让、政府融资平台进行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投资。但地方政府的融资模式,也加大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房地产价格上涨和债务的不断累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2014年底增至24万亿元。随着地方政府融资的不断规范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减慢,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下降,地方财政收入减慢。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支出等财政刚性支出居高不下,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加重。与此同时,以条条为主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支付制度下,分散了地方集中使用财力的能力,在地方政府没有财力配套的情况下,不能集中财力完成该优先建设的项目。

四是企业经营困难。企业债务率不断上升,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低端劳动力工资上涨较快,社会保障支出特别是部分企业住房公积金支出压力较大,税收负担较重,电价等成本高企。同时,工业品价格已经连续46个月下降。成本上升和价格下跌,导致工业企业利润下跌,三角债增加。

五是金融风险进入易发多发期。商业银行的实际不良贷款量和贷款率较高,不良贷款主要在过剩行业集中的钢铁、煤炭、造船等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企业,处置难度很大。有的银行为了完成利润指标而少提拨备,通过展期、放宽不良贷款认定标准、把部分科目移出资产负债表等办法,隐瞒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债务存量规模大、债务增长快、对新增债务需求较大,在中央对地方政府发行新债务进行总量约束的情况下,有些地方政府采取地方财政与银行、国有企业合作成立基金等形式变相举债,新的地方政府债务又改头换面出现。企业(公司)债风险有所加大,目前,债券的绝对收益率水平和期限利差处于历史上的低位,债券市场真实杠杆水平较高,一旦各种因素如资本外流、汇率贬值导致货币市场利率上升,有可能发生被动去杠杆现象,引发债市风险。受国内经济运行状况预期变差、汇率制度、国内外利差变化等因素影响,资本外流压力加大,汇率贬值风险增加,货币政策既要兼顾稳汇率又要防止流动性不足影响股市的两难选择下,汇市、股市都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不良贷款、债市、股市、汇市等交叉传染,发生金融风险的概率上升。

六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边际效果减弱。过去的经验表明,货币政策调整后6个月、财政政策3个月后发挥效果。但自2014年11月开始的降息和2015年初扩大财政支出后,经济并没有回升。产能过剩行业、僵尸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部门的资金需求拉高了资金成本,违约风险上升导致金融机构流动性偏好提高,无风险利率水平下降不能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部门。地方政府不能有效提供配套财政资金,财政支出的投资乘数和消费乘数减少。

上述这些问题相互叠加、相互影响,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将经历艰难的调整转型考验,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是拖不起、绕不过的阵痛和难关。

《领导文萃》:既然我国经济存在诸如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等问题,依靠刺激国内需求又难以消化,能不能依靠国际市场解决这些问题?

祝宝良: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产能是在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面向外需以及国内高速增长阶段形成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一些产能又有所扩大。在当前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难以通过国际市场解决。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依靠高杠杆和高福利增加消费,中国等新兴国家依靠劳动等低要素成本生产消费品,资源富集国提供原材料的世界分工格局、产业链条和贸易链被打破。美国的金融危机先后在2010年5月传导到欧洲、2012年年初传导到中国等新兴国家、2014年9月传导到资源出口国,全球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大重组正向纵深发展。

首先,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疲弱复苏态势。经过七年多调整,美国去杠杆基本完成,经济复苏加快并进入加息周期,同时通过再产业化和构建新的区域性贸易投资协定,从投资和贸易上降低了对新兴国家的依赖程度,但仅仅依靠自己的能力难以独善其身。欧洲、日本仍在调整过程中,经济复苏缓慢,通缩压力较大。新兴国家正处于去产能、去杠杆的阶段,经济继续放缓。

其次,全球贸易难有改观。受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替代部分进口,世界产业分工发生调整和转移、全球产能过剩、贸易保护主义等影响,近年来,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带动作用明显下降。过去30多年,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世界贸易量增长1.7个百分点。但2012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量增长基本同步。短期内,这一趋势难以改变。

再次,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大。美国开始其加息周期,欧元区、日本以及一些新兴大国仍将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出现严重分化,由此带来的全球资产价格重估和投资配置的影响不可低估。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速度可能进一步加快,造成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外逃、本币贬值、金融市场动荡,将给相关国家的宏观管理带来挑战。

第四,大宗商品价格中低位徘徊。美国经济复苏不会明显增加初级产品的需求增量,全球大宗初级产品需求增速低于供给增速。美元继续维持强势地位会抑制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美俄角力、中东局势混乱等地缘政治冲突加大了石油等大宗初级产品价格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

国际经济格局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像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依靠外需来解决我国的国内经济问题,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对我国经济总体偏差。世界各国对我国产品需求乏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正式达成,并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协调配合,对我国形成了制约。世界经济金融动荡,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和产能合作提供了一定机遇,但我国海外投资的能源原材料的收益也会大幅度下降,增加了企业走出去的风险。

《领导文萃》:为解决我国经济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那么,对《纲要》主要内容和亮点怎么理解?

祝宝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25项指标,和“十二五”规划相比,增加了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互联网普及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空气和地表水质量等科技创新、扶贫、资源环境指标,去掉了人口总量控制目标。

一是“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需保持在6.54%。实现这一速度并不容易,世界上不少发展中国家在进入和中国同样的发展阶段后,经济长期停滞,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二是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重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核电站、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三是坚持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从区域协调发展看,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从城乡发展一体化看,主要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五是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坚持进出口平衡,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扩大国际产能合作,落实和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用好双边产能合作基金,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六是坚持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重点解决贫困问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4年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2015年末全国还有5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兜住兜牢人民群众生活底线。

《领导文萃》: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该如何调整?

祝宝良:按照“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当前的经济问题,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切实防控风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矫正生产要素配置和价格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2016年就是要在稳定经济的同时,着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防控金融风险,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1.加快清理僵尸企业,消除过剩产能。一是确定去产能目标和僵尸企业标准,研究人员安置、企业资产核销、资产处置等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出台财政金融支持措施,解决人员安置和资产处置的资金,严禁地方政府对僵尸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和各种形式的保护。中央安排1000亿元奖补基金,重点用于钢铁、煤炭等行业安置分流职工。二是完善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推进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三是推动国企改革见实效。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与国企密切相关,国企没有股权结构改革,整天去弄董事会、监事会等各种管理企业的“会”,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会越来越低。要按照《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的要求,在电力、电信、民航、军工、石化等领域推出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示范,选择几家央企,在母公司或者上市的二级公司进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选择一些大企业的子公司,推出力度比较大的、以管理层和员工持股为主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明确公开地给出股票价格上的优惠。很多国家在管理层或者员工购买本企业的股份的时候,都有一定的优惠,只要公开透明、定价合理就可以。

2.加大房地產去库存力度。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释放这部分新市民被人为抑制的需求。进一步降低购房首付比例,降低购房营业税和所得税。二是推进保障性住房货币化,运用发放租赁补贴方式解决住房保障问题。三是发展三四线城市养老和旅游地产。四是成立国家住房保障银行,可考虑把大量沉淀的住房公积金作为资本金注入,并通过发行金融债、财政贴息等手段融资,主要为“夹心层”和农民工购房提供长期、低成本融资,弥补商业性住房金融缺位。

3.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一是继续简政放权,规范中介服务,降低制度性成本。二是实施减税政策,营改增扩大到建筑业、金融、房地产、居民服务业。加上其他措施,相当于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三是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偏松,继续适时降息降准,扩大企业(公司)发行债券的规模,引导全社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负债率。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向部分金融机构定向投放流动性,降低这些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通过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融资便利等工具,降低部分实体行业或企业的融资成本,定向支持这些行业或企业的发展;采取结构性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部分金融机构或部分金融业务“减税”。

4.着力稳汇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弃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表,明确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自然结果。人民币由“钉住”美元转为“钉住”一篮子货币,并设置对一揽子货币汇率的波动走廊,一旦超出波动范围,就果断干预外汇市场,打消贬值预期。通过管住汇率这一头,扩大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为市场提供充裕的流动性创造条件,鼓励债券市场的发展。加强外汇市场执法检查力度,对地下钱庄、虚假贸易、逃汇、骗汇等违法犯罪活动实行高压打击,维护外汇市场正常秩序。稳定股票市场预期和信心,稳妥推进新股发行注册制,提高大股东减持门槛,相关部门要及时向市场传递政策信号,不能让市场随意猜测政府的意图。

5.着力扩内需补短板,防止经济增速滑出底线。稳增长的关键是扩大基建投资,国家将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力度,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发债规模到4000亿元,用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通过筹集专项建设基金、公私合作等融资方式,在稳定铁路、公路投资的基础上,加快轨道交通、城市地下管网、停车场、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着力落实扩大消费政策举措,加快落实符合条件的机场等免税店政策,引导境外消费回流;采取专项整治措施优化消费环境。加大失业保险、低收入群体、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支出力度,托住民生和社会稳定底线。

6.着力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一是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二是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作用,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领导文萃》:按照今年两会的部署,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

祝宝良:“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加快,增长动力积聚,人民生活改善,为2016年乃至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宏观调控政策相对2015年有所宽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2016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从2015年的2.3%提高到3%。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2016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和2015年持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比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应该说,“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理念、任务和2016年的政策措施为2016年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我国经济有条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不会出现硬着陆甚至发生严重经济金融危机。

当然,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高技术产业还没有替代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情况下,经济还会处于探底过程中,2016年应该不是经济增长的底部。从实际需求看,我国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将继续放缓,基础设施、服务业和高技术行业的投资会保持较快增长,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外贸进出口仍将低迷不振,低通胀局面继续延续。预计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6.5%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的预期目标可以实现。

总之,正如李克强总理不久前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所指出的,“中国经济希望大于困难”。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